路遥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路遥平凡的世界-1)

这部书是我最爱的之一,当初是看到一篇文章,说各大高校借阅榜第一名的就是《平凡的世界》,我十分好奇,就因此与该书结缘。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写成,1988年路遥写完此书,4年后,1992年仅仅42岁的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读一部作品,一定要先了解作者的背景,路遥1949年出生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的贫困农民家庭,因为家里贫穷7岁的时候把他过继给了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并在农村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人生创作。大学毕业后任职《陕西文艺》编辑。从这些主要经历里,你是否看到孙少平,孙少安的影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全三册(路遥平凡的世界-1)(1)

《平凡的世界》是我认为把现实生活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路遥让我们看生活最残酷的一面,同时他又非常克制,并没有像现在的一些作者,影视剧,把人间极端悲惨全部集中到一个人物上,残酷的生活就应该有苦有甜,路遥用他无限的慈爱也把生活的甜精心烹制让我们品尝,时时不忘抚慰每一位平凡人的心灵,鼓励每一个平凡人积极乐观的过日子。

非常幸运的,路遥生前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中记录了《平凡的世界》创作过程。

在动笔之前路遥准备了将近三年,他这样说道:“不知不觉已经快三年了。真正的小说还没写一个字,已经把人折腾得半死不活。想想即将要开始的正式写作,叫人不寒而粟。”正式的写作则花了六年,这些年路遥的身体极大的消耗和透支,《平凡的世界》发表四年后年仅42岁就因病与世长辞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九年里,他是独居,隐居的状态,离开妻子,女儿,已有的成就,作家的圈子,他是真真的为创作这部作品付出了所有。

这三年路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准备:

一:大量的阅读,交叉阅读

路遥这样说道:

“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

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

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读书过程。有些书是重读,有些书是新读。有的细读,有的粗读。大部分是长篇小说,尤其是尽量阅读、研究、分析古今中外的长卷作品。其间我曾列了一个近百部的长篇小说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同时也读其它杂书,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著作等等。另外,还找一些专门著作,农业、商业、工业、科技以及大量搜罗许多知识性小册子,诸如养鱼、养蜂、施肥、税务、财务、气象、历法、造林、土壤改造、风俗、民俗、UFO(不明飞行物)等等。那时间,房子里到处都搁着书和资料,桌上,床头、茶几、窗台,甚至厕所,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手都可以拿到读物。读书如果不是一种消遣,那是相当熬人的,就像长时间不间断地游泳,使人精疲力竭,有一种随时溺没的感觉。

书读得越多,你就越感动眼前是数不清的崇山峻岭。在这些人类已建立起的宏传精神大厦面前,你只能“侧身西望长咨嗟”!”

二:准备作品的背景材料,读报和其他文献

路遥这样说道:

“根据初步设计,这部书的内容将涉及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间中国城乡广泛的社会生活。

较为可靠的方式是查阅这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年地查。报纸不仅记载于国内外第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且还有当时人们生活的一般性反映。

于是,我找来了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计本。

房间里顿时堆起了一座又一座“山”。

我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需的工作,一页一页翻看,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的大事和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工作量太巨大,中间几乎成了一种奴隶般的机械性劳动。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靡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那里肉厚一些)继续翻阅。

用了几个月时间,才把这件恼的人工作做完。以后证明,这件事十分重要,它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任何时候,我都能很快查找到某日某月世界、中国、一人省、一个地区(地区又直接反映了当时基层各方面的情况)发生了什么。”

三:深入生活,实地走访

路遥这样说道:

”到此时,我感到室内的工作暂时可以告一段落,应该进入另一个更大规模的“基础工程”——到实际生活中去,即所谓“深入生活”。

我提着一个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开始在生活中奔波。

一切方面的生活都感兴趣。乡村城填、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国营、集体、个体;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只要能触及的,就竭力去触及。有些生活是过去熟悉的,但为了更确切体察,再一次深入进去——我将此总结为“重新到位”。有些生活是过去不熟悉的,就加陪努力,争取短时间内熟悉。对于生活中现成的故事倒不十分感兴趣,因为故事我自己可以编——作家主要的才能之一就是编故事。

而对一切常识性的、技术性的东西且不敢有丝毫马虎,一枝一叶都要考察清楚,脑子没有把握记住的,就详细笔记下来。

比如详细记录作品涉及到的特定地域环境中的所有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从播种出土到结籽收获的全过程;当什么植物开花的时候,另外的植物又处于什么状态;这种作物播种的时候,另一种植物已经长成什么样子;全境内新有家养和野生的飞禽走兽;民风民情民俗;婚嫁丧事;等等。在占有具体生活方面,我是十分贪婪的。我知道占有的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就越自信,自由度也就会越大。作为一幕大剧的导演,不仅要在舞台上调度众多的演员,而且要看清全局中每一个末端小节,甚至背景上的一棵草一朵小花也应力求完美准确地统一在整体之中。

春夏秋冬,时序变换,积累在增加,手中的一个箱子变成了两个箱子。

奔波到精疲力竭时,回到某个招待所或宾馆休整几天,恢复了体力,再出去奔波。走出这辆车,又上另一辆车;这一天在农村的饲养室,另一天在渡口的茅草棚;这一夜无铺盖和衣躺着睡,另一夜缎被毛毯还有热水澡。无论条件艰苦还是舒适,反正都一样,因为愉快和烦恼全在于实际工作收获大小。

时光在流逝,奔波在继续,像一个孤独的流浪汉在鄂尔多斯地台无边的荒原上飘泊。“

恐怕很难再有第二个人为了写一部作品做了如此多的准备,这也是《平凡的世界》为什么能够得到那么多,不同的,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读者的一致认同!路遥把他的创作过程如此细致的记录了下来,想必也是有心留给后人,或许有一天,有一位有心之人,也能够如此付出所有而成就另一部著作。

有些读者可能觉得《平凡的世界》描写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间中国城乡广泛的社会生活,离我们现在有些遥远,既没有高科技,又不时尚,这个故事恐怕只有中年人,老年人才看的进去。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我希望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来读一读,其他的不说,书中蕴含了大量的生活智慧,就算你现在用不到,终有一天你会用到。书里的每一个人物,你也终将在你的生活中遇到相似的。

本期就先说到这里,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