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

大家知道卒中病人来到康复科,最希望恢复的是他的步行能力,而且对于增强卒中后病人的ADL能力,其步态和步行能力的恢复也是最重要的。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和家属认为即使不进行康复,也可以恢复步行能力,但是这种步行不稳定,也不安全,且耗能极高,这种属于步态异常。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1)

步行是我们人类固有的功能性活动方式,而步态则是我们步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模式,步行存在着个体化,比如说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都有不同的步态,所以我们步行最需要的就是建立功能性,安全、速度这些是达到功能性步行的基本要求。

自然步态的要点包括:

(1) 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

(2) 上身姿势稳定。

(3) 最佳能量消耗。

而这些步态还需注意六要素,即骨盆的旋转 、骨盆的倾斜 、支撑相膝关节屈曲、踝关节机制、足部机制、身体重心的侧移。

改善步态是很多患者的第一诉求,所以这是我们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责任,本次主要为大家分享一些躯干训练对步态的重要性。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2)

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后,他们的运动或感觉通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肌张力、肌力异常,伴随着运动控制障碍,最终会导致患者身体失去平衡功能,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偏瘫。

有的偏瘫患者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后,肢体、吞咽、言语等功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遗憾的是,总感觉坐姿、站姿、走路时身体不稳定,躯干重心总往健侧偏移,患腿也好像变短,很是无奈…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3)

这是因为有些患者只重视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而忽略了躯干控制能力的训练。事实上,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障碍之一,患者躯干的康复治疗千万不能疏忽。

当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心肺功能正常,听觉、视觉、听力正常后,就可以在治疗师或家属的帮助下开始躯干控制及平衡能力的康复训练了。

偏瘫早期躯干康复

根据不同患者的偏瘫程度,下面会演示不同时期、不同难易程度的训练方法,若训练中发生头晕、头痛或恶心症状时,建议先暂停训练。

1. 桥式运动

患者仰卧,双腿屈曲,然后伸髋、抬臀并保持。桥式运动是早期床上体位变换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改善姿势并提高控制运动能力。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4)

2. 翻身训练

翻身训练强化躯干力量,促进肢体屈曲伸展,可以促进本体感觉,从而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5)

3. 直立床训练

直立床是帮助患者从卧床到站立的过渡方法,可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提高下肢负重、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6)

4. 四点跪位、三点跪位、两点跪位训练

四点跪位训练可增加躯干、髋关节、上肢及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控制能力。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7)

四点跪位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8)

三点跪位-后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9)

三点跪位-前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10)

两点跪位

起初练习时可采用双手双膝着地的四点跪立姿势,后期可逐渐增加难度进行三点跪位、两点跪位训练。

偏瘫中后期躯干康复

1. 床上平躺位训练

患者伸直下肢,双脚放于瑜伽球或滚筒上,利用躯干力量将臀部抬离床面,并保持下肢与躯干呈一条直线,保持肘关节伸直和球的稳定。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11)

2. 床上俯卧位训练

患者双脚放于球或滚筒上,并伸直膝关节,双手支撑床面并伸直双肘,使下肢与躯干呈一条直线

脑梗后走路不稳怎样康复锻炼(脑梗后站立不稳)(12)

文章介绍的是卒中偏瘫后训练的几个核心要点,按照上述方法多加练习,可以加强患者躯干运动能力。但是,卒中后的功能训练并非仅仅是几个“核心训练动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需要真正恢复“好看”的运动方式,还需要专业医生的精心指导。

谢谢你的阅读,如果你是脑卒中患者或家属,想学习更多的脑卒中康复的相关知识,或想加入到康复训练营,跟着我的直播一起跟练,可以关注章鱼康护头条号,给我发私信,祝健康快乐! #脑梗塞# #长城心血管健康周# #章鱼康护脑梗训练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