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有效提问(课堂中阶梯式提问)

课堂上讲评练习时,对其中一个知识进行了延伸,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如何判断二者有反应?

类比上册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也无明显现象当时是如何判断?学生回答用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判断有酸生成。很好,科学家们从而大胆猜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生成物的角度来看,抓住生成物的特殊反应现象来判断。于是有个学生马上想到了在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中学过的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有气泡产生,可以用稀盐酸来检验碳酸钠生成。我鼓励他回答得特别好!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个单元的酸碱中和反应我们是怎么探究的?同学回答利用无色酚酞溶液的变色来判断酸碱是否反应及反应是否结束。那这个实验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呢?.....通过无色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的酸碱性怎么变化?什么性在减弱?什么在减少?从什么角度来看?......如此提问后很快有学生回答出是从反应物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借助反应物减少,看下能否设计一个有明显实验现象的装置?同学们想到了证明氢氧化钠减少,用无色酚酞溶液,但又被其他同学否定,生成的碳酸钠也呈碱性,所以不能用无色酚酞溶液。我借机提示既然酸碱性强弱有变化那可以用什么?马上有同学反应到用pH 试纸......还能从另一种反应物减少到角度来判断吗?同学们不假思索回答说可以。那怎么证明二氧化碳减少呢?气体少了会引起什么变化?压强!于是同学们又开始设计压强变化的装置,有的甚至想到了压强传感器来测量......整堂课同学都积极的思考着,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特别是有个别思维极活跃,真的是学习理科的好脑袋。

如何让学生学会有效提问(课堂中阶梯式提问)(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