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三新教学反思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核心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矛盾)

(一)原始社会

1、生产力:旧石器——新石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生产关系:

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分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地位关系:共同劳动、平等互助

3、上层建筑:氏族制度、集体决定

(二)奴隶社会

1、生产力:金属工具

2、生产关系:

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分配: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位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剥削与被剥削)

3、上层建筑:奴隶制国家

4、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三)封建社会

1、生产力:铁制农具

2、生产关系:

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分配: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地位关系: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上层建筑(封建统治方式):封建君主专制

(1)经济剥削:地租(主要方式)——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

(2)政治压迫: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显著特征)

(3)思想钳制:封建迷信、道德,“君权神授”

4、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四)资本主义社会

1、生产力:机器大生产

2、生产关系:

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分配: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地位关系: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上层建筑:“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政治制度

4、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原因:

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基本矛盾的表现及发展趋势

(1)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2)发展趋势:终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二、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一框起始,介绍教材逻辑思路

学习新课前运用大单元思维(总——分)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学习单元的逻辑体系。本模块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包括第二课站起来、第三课富起来、第四课强起来)两部分和两个综合探究。

2、厘清概念,明确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概念初中的政治和历史都有所涉及但学生对概念的内涵认识比较模糊,需要厘清概念从而真正懂得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概念的介绍尽可能形象化些,比如“祖先扛着锄头去种地”去理解“生产力”;结合我国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去理解“生产关系”;结合我国社会的改革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结合“爸爸妈妈在家中的地位”来类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三新教学反思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

3、发挥多媒体视频作用,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直观感受不同社会形态的特征

怎样让学生穿越时空,语言往往是贫乏的,而视频素材却丰富多彩,容易引人入胜。可以播放的视频素材有:《疯狂原始人》、动画版《白毛女》、《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

4、巧妙利用教材“探究与分享”,培养学生能力素养

情境的选择可以是课外鲜活的案例,但不要忽视身边的风景——教材的“探究与分享”。这是教材编写专家精心挑选、组织的的经典素材,对培养学生解读、分析材料,归纳、梳理问题,表达和思辨能力至关重要。

如P3探究与分享: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阐明你的理由?P3-4探究与分享: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P5探究与分享:比较上述两段材料,说说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什么异同。(特别是让学生归纳相同点)P6-7结合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分析上述材料,谈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和特点。这些优秀教材资源要有选择地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5、议题式教学不应一刀切。

新课程倡导议题式教学,但不是每课、每框、每课时,时时刻刻都要采取议题式教学。要结合课的内容、课的进程灵活运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三新教学反思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2)

6、详略得当,大胆取舍,上出“思政味”

拿到新教材政治必修一,第一反应这就是“历史”。教材有大量的史实,毕竟论从史出,我们要尊重历史。但如果对教材的所涉及的内容面面俱到,不要说两课时,就四个课时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得大胆取舍,重点让学生去探究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揭秘社会形态更替背后的奥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合作、探究、分享、思辨感受浓浓“思政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