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

01

还有不到一周就要除夕了,冬日的北京,久违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角落里残存未化的冬雪堆积着,路上行人寥寥,地铁上却挤满了返乡的人群,他们提着重重的行李,行色匆匆,往返于地铁换乘之间。

春运被称作“当今世界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口迁徙”,数亿人跨越大半个中国,不远万里昼夜奔波,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回家。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1)

春节回家是每个漂泊在外的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期盼,思乡和团圆寄托了他们所有的情感。

到了除夕那天,一家人热气腾腾的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其乐融融,享受着一年当中难得的阖家团圆时刻。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2)

自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开始,不知不觉间,央视春晚这道“除夕年夜饭”已经伴随国人走过了36年,那些诞生在春晚节目上的经典笑声和片段也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02

在春晚舞台上,语言类节目是最受观众期待的节目,也诞生了很多经典名场面。

20世纪80年代,马季在台上兜售“宇宙牌香烟”,以及和赵炎、冯巩等人合说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姜昆、唐杰忠表演的《虎口遐想》,那时候的相声针砭时弊、幽默风趣,远比现在不痛不痒、只会扔包袱逗乐的相声高级多了。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3)

陈佩斯和朱时茂搭档表演《吃面条》《羊肉串》,陈佩斯的表演行云流水、惟妙惟肖,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在《主角与配角》当中他俩表演一邪一正,一武一文,创造出了令人捧腹的反差喜剧效果。

《王爷与邮差》是陈佩斯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个节目,“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后来知道的消息是因为侵权风波他被央视封杀了。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4)

赵丽蓉在《英雄母亲的一天》饰演了一位淳朴善良的老太太,也创造了“司马光砸缸”这句梗。之后她和巩汉林形成固定的“母子搭档”,创造出了《妈妈的年》《泰坦尼克号》《打工奇遇》等经典作品。

80年代末宋丹丹首次亮相春晚,《懒汉相亲》当中那句“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瞬间让大众记住了她。之后她和赵本山的搭档开启了春晚舞台上小品的黄金年代。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5)

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当中,赵本山和宋丹丹的“白云黑土”组合甫一亮相便一炮而红,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俩就是我们嗑的第一对CP。《钟点工》当中,赵本山一句“你以为脱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流传了十几年还经久不衰。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6)

除了搭档宋丹丹之外,赵本山和范伟的搭档也创作出了不少经典,《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拜年》以及后续的《卖拐》系列,赵本山塑造的“大忽悠”形象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春晚小品的经典搭档组合还有郭达、蔡明,以及冯巩、牛群,后来牛群不上春晚了,剩下冯巩和别的演员搭档,当那句“我想死你们了”从冯巩嘴里说出时,熟悉的味道仿佛又回来了。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7)

除了相声和小品之外,歌曲类节目也创造了很多经典。1984年李谷一在春晚舞台上首次演唱《难忘今宵》,从此以后这首歌曲成了春晚的固定结束曲目。

来自大洋彼岸的费翔在春晚演唱的《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直接带火了迪斯科。王菲和那英深情合唱的《想约一九九八》脍炙人口,陈红和蔡国庆演唱的《常回家看看》更是广为流传。

春晚舞台也是推新人的最佳舞台,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演员经过登上春晚节目之后变得家喻户晓。

当谢霆锋牵着当时还是新人的董洁出现在舞台上时,大家都在猜谢霆锋身边的女孩是谁。经过春晚舞台之后,董洁一炮而红,成为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8)

小沈阳、沈腾、马丽、贾玲等都是通过春晚让更多观众记住了他们,而他们也逐渐从新人成长为舞台上的中流砥柱。

03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观众对电视的依赖变少,各种网络节目逐渐兴起,综艺、真人秀、网剧等等,除夕夜看春晚已经不再是观众们唯一的娱乐方式。

好多人说年味儿变淡了,春晚节目质量的下滑也降低了它在观众心中的期待,现在人们看春晚,吐槽的意义多过欣赏。

不过在我看来,春晚毕竟是大锅菜,众口难调,有人喜欢,必定有人不喜欢,它能做的就是照顾大多数人的口味,尽量咸淡适宜。

2020年鼠年春晚刚公布主持阵容的时候,除了任鲁豫和尼格买提还算是大家熟悉的春晚熟面孔,其他三位都是首次主持春晚,观众开始怀念以前的春晚。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集体怀旧的年代。

宋丹丹前两天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她参加的最后一个春晚了,属于春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都要往前看。

正如《甲方乙方》结尾,葛优的那句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每个人都是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产物,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我们终究也会怀念现在。

春晚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春晚三十六年过去了)(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