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

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画家赵力中从2001--2007年,用七年时间精心绘制出一幅反映开国大典的油画巨作《日出东方·1949·10·1·天安门》(长4.2米,高2.2米)。

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1)

赵力中《日出东方·1949·10·1·天安门》(油画),已被国家文化部收藏。

为了扣住主题,找到天安门建筑物与人物的比例关系,赵力中两次自己买门票登上天安门,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日出东方》送到北京后,受到了《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组委会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这幅定格开国大典瞬间的鸿篇巨制中,一共有46个人物。其中,首次展现了20余位有名有姓、有史料证实当时在场的中央人民政府官员和各民主党派人士。为了形象、全面地反映这一重大的历史背景,从萌动创作这一作品的愿望起,7年来,赵力中查阅了百万字的历史资料,对大量的影视资料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人们看到这幅作品时,既会感叹它的艺术价值,更会感叹它的历史价值。

六、2005年底,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央美术学院的唐勇力领受创作《新中国成立》这个重大题材。新中国成立等同于开国大典,而开国大典又有董希文、刘宇一的名著在前。这着实让唐勇力承受了巨大压力。从接受任务、搜集资料开始,到最后全面完成创作,唐勇力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可谓历经艰辛。2009年8月,最终完成这幅高约2米、宽约8米的巨作《新中国诞生》,再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3位委员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

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2)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国画)203cm ×816cm,2009年,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正中的毛泽东主席正在对着麦克风发表讲话,半空中一群群飞翔的白鸽和天安门城楼悬挂的巨大红色宫灯相映成趣,画面气势宏大。作者以水墨设色,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采取平行构图方式,把众多历史人物置于轴心对称的空间内,一字排开,人物面貌和神韵清晰,形象刻画准确传神,有精神内涵和各自特点。作为垂直背景的廊柱与横向人物在空间设置上高度契合,在对比中达到和谐统一,传递出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庄严和神圣。而大红灯笼、大红廊柱、红色窗格与和平鸽又突出了开国庆典的喜庆、祥和氛围。构图完整,有气势,画面有震撼感。该作品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同行的肯定,甚至有的认为这幅中国画的《开国大典》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

2012年,唐勇力应中国国家博物馆邀请,为中央大厅的展陈进行专题创作,历经千余日精心描画,第二幅《新中国诞生》于2015年11月26日正式亮相国博中央大厅。该作品高4.8米、宽17米,成为当时国博收藏的最大一幅中国画作品,也是新时代体现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七、为了向建国70周年献礼,吉林画家王洪章、郭旗、杜元翁历时一年,于2019年完成了大型历史题材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尺寸300cm*600cm)。

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3)

《开国大典》(油画) 王洪章、郭旗、杜元翁 2019年

2019年7月,该作品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览”。这幅油画是几位画家继2017年创作出大型油画作品《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黄大年》之后的又一力作。它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的构图方式和表现手法,将空间因素最小化,以平直拉开的方式呈现最为接近历史原貌的宏大场景。同时,这种构图传达了直面伟人的视觉感受,将领袖人物的精神样貌幻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加入了对部分人物历史功绩的考量,将由于特殊历史因素没能出现在画面中的人物进行了补充,这一创造性的构思使这一题材在历史上的缺憾得以完整。

八、 2021年6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展览展出各类作品近180件,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党史题材美术作品创作的最新成果。其中,艺术家赵建成新作《开国大典》亮相展出,以中国画这一民族艺术语言,带领观众重温了开国大典的光辉历史时刻。

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4)

赵建成《开国大典》(中国画)2021年

2019年下半年,赵建成领受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创作《开国大典》的任务,创作时间仅有一年多,可谓使命光荣,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创作一幅崭新的《开国大典》,最难的莫过于跳出之前名师佳作的既有框架,找到新颖的构思立意。是延安时期的一张老照片令赵建成茅塞顿开,照片中用木头架起的土台子,上面站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聂荣臻等人,摄影师自下向上取仰角拍摄,人与台浑然一体。“台”的功能寓意令赵建民兴奋不已。于是他将决定,降低视点,将毛主席等开国元勋置于汉白玉雕栏的台阶上,台阶平行的横线与人物站立的竖线,形成了《开国大典》画面形式的基本框架,凸显出崇高感、稳定感、纪念碑式的意味。台阶演化为一个巨大的底座,托起了新中国的希望。

经过一年半的艰辛创作,赵建成的《开国大典》终于在2021年2月20日完成。画面以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物为主体,准确塑造了他们的形象与精神世界,同时展现出天安门饱经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蕴含中国古典建筑的恢弘气度与文化内涵。

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油画学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画家段江华的版画《东方红·1949》,于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

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5)

段江华《东方红·1949》(版画),180×130cm,1999年

《东方红·1949》体现的是开国大典时阅兵的场景。从血与火的战场走来的人民军队,正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且边走边向城楼上的人民领袖行注目礼。

这幅版画是独特的。画中没有一人有清晰的形象,天安门城楼上更看不到人,只是一个简单的背景。整幅画乍看像一张旧胶片或染上红色的旧照片。作品用色简单,只有红、黄、黑三色,主色调是红。天是红的、地是红的、人也基本是红的。像水墨画的大写意,泼红,用黑和黄色勾画轮廓。结合题目,揣测寓意,大概是讲,红色的人民军队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终于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就是由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黑暗终于过去,黎明已经来到,东方已经泛红,艳阳就要升起,美好生活将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

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画家李成民2014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人民万岁》,是有关国庆主题中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在动笔之前,作者对开国大典相关的事件、人物、场景作了长达三年的研究,最后带着强烈的表达欲开始动笔。从开始动笔到结束,又经历了三个多月,艰难前行,身心备受磨砺。该作品能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银奖,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收藏,也说明作者是下了苦功夫的。

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6)

李成民 油画《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 , 180×130cm,199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藏)

他的突破首先在于视角的转变,在大家都把焦点对准主席台时,他把镜头对准了天安门广场上欢庆新中国成立的人民群众。广场上红旗猎猎、漫天飞舞、人山人海,欢欣鼓舞。画面看似无主角,却处处是主角,体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的主旨。同时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不过,我们仍然能够从如潮的人群中找到毛主席像,虽然若隐若现,但画面的视觉中心还是会落在天安门城楼上,让人仿佛看到人民领袖正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喊出“人民万岁”。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精巧构思。

十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王洪亮教授,上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件历史性雕塑,是为中华世纪坛创作的大型浮雕作品《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油画历史场景(你见过多少不同的美术作品)(7)

浮雕 王洪亮 《开国大典》 2001年

浮雕选取参加开国大典的几位主要国家领导人进行刻画,动作神态细致入微,人物形象鲜明、面部表情清晰。从人物布局上,未按当时的职务,而是依照贡献、地位、情感等因素,重新进行排列。虽然没有大的场面,但人们依然能根据人物服饰、音响设备等判断出事件的时代背景。

几代新中国美术家以饱满的爱国情感,创作了一幅又一幅反映开国盛典的画作。这些佳作不仅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再现1949年10月1那个伟大历史时刻的重要图像。虽然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在表现新中国诞生这一重大主题上,都有着各自的精彩,读者可对比着欣赏,既可从中回顾历史,又能领略不同的艺术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