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塘湖的传说故事(巜鱼骨庙的传说)

#以书之名#半年前,陈家珍先生向我推荐同村的作者姜茂树,介绍他最近写了一部神话小说,是关于大神堂渔村历史变迁的,嘱我给看一下。姜茂树找到我,我认真地拜读了整部作品,也提了一些修改意见。

昨天,凤珍主编说,小说已到编辑部,准备连载,让我写个编者按。这次当我再次重读这部作品,感觉百十字的按语不足以表达我对这作品的感想,于是,写下了这篇简短的评论。

麻塘湖的传说故事(巜鱼骨庙的传说)(1)

对于志怪小说、穿越小说以及神话小说我读得不多。最早是《西游记》、《聊斋志异》,后来看了一些诸如《搜神记》之类的志怪小说,感觉不如传统叙事小说读得过瘾。这里一是有些语言障碍,习惯了白话文的简洁与通俗。二是那些鬼狐的象征意义需要琢磨与思索,不如当代小说写得淋漓尽致,又充满张力。从资历上说,姜茂树是个从事创作时间不太长的作者,虽说年龄较大,但接触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却是个新兵(恕我这样说)。因为在汉沽百余名的文学作者中,他才刚刚起步,但有勇气投身创作洪流之中,也是值得嘉奖。

通读七万余字的作品,这部以鱼骨庙为背景的作品,力图让人们在他的笔力牵引之下,以全景式的画面,展现鱼骨庙周遭所发生的事件、背景、发展、民俗、故事、传说以及人物活动轨迹,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滨海渔村的风情画。

以史为鉴,让村庄在县志中复活。作为小说,也为村庄立传找到依据,作者援引《丰润县志》、《宁河县志》作为鱼骨庙在神堂的历史记载,使人信服,也为作者进一步展开情节与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许多神话小说常用的手法。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故事。

作者发挥对渔家生活熟稔的特长,展开想象的翅膀,汪洋恣意,今古纵横,结合典籍、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向我们娓娓道出了围绕鱼骨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枝枝蔓蔓,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怅惘。在这一点上,也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挖掘历史的责任感。

麻塘湖的传说故事(巜鱼骨庙的传说)(2)

村庄的成长史,就是民俗、风情的渐变史。在姜茂树的这部小说里,大神堂成庄的由来、鱼骨庙传说、瘟疫的兴起、燕王扫北、赶鱼郎、飞镲、盐母娘娘等许多耳熟能详的滨海故事和传说,都一一呈现在几万字的篇幅里,这些极具滨海元素的盐味故事,汇聚了滨海人千百年来的智慧和结晶,是我们祖先不畏劳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写照,也是生生不息渔家人的根之所在。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并永久传承下去。

民俗是一面镜子,也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财富,是值得永远珍藏的。而作为后人,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一瑰宝加以传承。正是这份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在阅读和欣赏中,为完善这一宝贵资料而付出抢救和呵护的勇气和责任。在这个层面上,不管小说的成熟度如何,是否能够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都是值得称道的。

发挥小说的功效和作用,让章回小说熠熠闪光。作为神话志怪小说,它的体例是特殊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古人为什么发明神话志怪小说?虽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无庸置疑的。这就是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让人不能直接讽刺现实(有文字狱),只能借助隐喻,以鬼狐、猴子等作托体,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怒。

而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章回小说,它的精彩与辉煌是引人入胜、爱不释手,从而名垂千古彪炳青史,这样的小说俯拾即是,不胜枚举。作为当代的作者,在前人基础上,就要汲取他们的精华,发扬光大。

姜茂树的小说,不管在章回的设置上,还是布局架构上,沿袭了古代小说的手法,希望在实践中构建自己作品的独到之处。在语言上,由于不能准确掌握小说特有的风格及特点,在情节推进、人物塑造、故事铺陈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稍欠火候。这是因为其创作经验少的缘故吧。

麻塘湖的传说故事(巜鱼骨庙的传说)(3)

作为一个中篇的架构,一定要掌握中篇小说的基本要义,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矛盾冲突、故事推进都要通盘把握,笔墨的轻重,人物之间的关系纠葛、人物性格语言的运用,都是要花费心思琢磨的。切不可千人一面,千人一调。这也是小说创作中的大忌。

作品的力足点有三点值得在以后的创作中加以注意:一是小说的特性。作为三种常见的小说体例,如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它们自有自己的创作规律与特点。中篇即是塑造几个富有典型性格的人物,这样的小说才有看点,作品才会丰满。二是写好非遗文化。如非遗的飞镲,是盐海地区的独有的传承项目,要写出其特点及神韵,这样才会令人信服。三是语言的运用。我总强调,作为小说中的若干个性格人物,不会都是一种腔调,这是他们的经历和学养决定的,一定要有性格语言。此外,作为叙述语言也要符合情境,符合小说总的风格,这样你的小说才有味道,才会推动你的作品向前发展,吸引读者的眼球,跟着人物命运而延宕起伏。

麻塘湖的传说故事(巜鱼骨庙的传说)(4)

最后要说,由于作品为神话志怪体,由神话到现实,再由现实到神话,这种转化与反转,就意味着作者要掌控好节奏与脉络,写出自己的特点,而不是传说或神话的堆砌或拼盘,写出富有时代感的新作品。但我欣喜地看到,作者能够将这些色彩斑斓的滨海故事放到广阔的滨海背景去展现,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尝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