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

#赵本山#

2008年,刚刚演完小品《火炬手》的赵本山,一回到后台,便立马失声痛哭起来。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2)

作为搭档的宋丹丹,急忙安慰道:

“别哭行吗?你哭我也哭了。”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3)

原来,长期的精神高压让赵本山的情绪彻底失控。

这是一个小品演员在成功演出后的精神释放。

曾几何时,没有赵本山的春晚,是没有灵魂的。

曾几何时,小时候的我们都会在除夕夜等待着赵本山小品的亮相,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或者说,有了赵本山,就有了独特的“年味”。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4)

赵本山曾经说过:

“春晚小品最大的主题就是快乐。先不要寻找别的,你这个单纯的作品教育不了人。我们一年365年都在教育的过程中走过,就在这一晚上还教育他有用吗?就让他快乐起来,快乐就是主题,没有别的。”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5)

每年春节,大家都是在过年,可是赵本山确实在“过关”。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春晚就是一群绝世高手的“华山论剑”。

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登顶,但赵本山却在这“华山之巅”论剑21年,这背后究竟有多难?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6)

在赵本山小时候,他的母亲患上肺结核,无钱医治,带病离世。父亲独立逃荒,留下了6岁的赵本山,跟随瞎子二叔一起讨生活。

不过,瞎子二叔自顾不暇,根本无法照顾赵本山,乡亲们见他可怜,有吃的就会舍得给他一口吃。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7)

就这样,赵本山6岁就开始吃百家饭,跟着盲人二叔学手艺。二胡、小曲、唢呐、三弦,样样精通,眼下讨生活的日子,让赵本山很快学会察言观色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8)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9)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0)

在20几岁的时候,赵本山模仿瞎子二叔的样子,在东北舞台上表演了一段节目《摔三弦》。他学二叔的样子惟妙惟肖,把一个算命的盲人表演得活灵活现。这个节目让刚刚二十出头的赵本山有了名气,可谓是在辽宁地区一炮而红。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1)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2)

接下来的十几年,赵本山亮相于各种舞台,不断蜕变和磨炼,对于各种各样人物舞台的呈现,日益精熟、炉火纯青。可以说,只要他想演,就没有他演不出的人物。

比如,1989年赵本山在作品中表演了一位老太太,细节表现把握得非常精妙。即使是一个人表演,但是依旧把节目表现得十分吸引人。尽管当时的赵本山才32岁,还留着胡子,但就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太太”。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3)

后来,当红相声演员姜昆、李文华下乡演出,当走到辽宁铁岭时,发生了一件让他们匪夷所思的“怪事”。以前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可是到了辽宁铁岭却不好使了。好几个笑料“包袱”抖出去,台下的观众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4)

姜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在散场之后,他堵着观众挨个问为啥不笑,一个小伙子告诉他,你们这个节目比我们铁岭赵本山差远了。后来,为了能够见识一下铁岭赵本山的本事,姜昆干脆在铁岭等了三天。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5)

三天之后,姜昆终于等来了这个铁岭赵本山。在相同的舞台之上,赵本山的表演让姜昆笑得合不拢嘴。于是,在姜昆的大力引荐之下,1990年赵本山终于如愿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并且凭借着小品《相亲》,赢得了满堂喝彩。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6)

第二年,赵本山表演的小品《小九老乐》,赵本山直接跑到场下,跟观众面对面唠嗑。

第三年,赵本山表演的小品《我想有个家》,他直接用两句歌,唱哭了全国人民。

连续三年,赵本山表演的节目效果年年获得第一的好成绩,而《我想有个家》更是让他的人气达到了巅峰。赵本山也从此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常客”。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7)

《卖拐》、《不差钱》等小品节目,更是帮助赵本山红遍了大江南北。

英雄总有迟暮时,年龄渐渐增长的赵本山,身体也逐渐吃不消了。面对春晚的表演,他也自己坦言:

“简直承受不了的压力。”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8)

2008年,刚刚演完小品《火炬手》的赵本山,一回到后台,便立马失声痛哭起来。原来,长期的精神高压让赵本山的情绪彻底失控。这是一个小品演员在成功演出后的精神释放。

“也可能,从现在开始,小品的舞台不再有我!”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19)

自从蛇年春晚宣布退出之后,属于“小品王”赵本山的时代彻底结束了,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也随之消亡。

或许,从政治到社会,再到文化,都绕不开这样一个由盛到衰的宿命。但不可否认的是,赵本山曾经在中国当代小品喜剧领域的贡献和影响,构建出一个多年驰骋于中国人精神领地的文化权力的时代舞台。

“本山大叔”在中国有着极其广泛的接受群,甚至不分阶层,从农民到市民,从知识分子到权力资本,赵本山通过他独具特色的个人小品节目,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中国情怀。

赵本山最失误的一次小品 2008年小品王(20)

#赵本山哭泣

#赵本山的小品有什么社会意义#

反思一下现今的“文化怪圈”: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如果不能被赋予开放自由的价值元素,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注定会褪色与破败。

赵本山曾经说过,小品的核心便是让人快乐。如果丢失了这一核心要素,而掺杂过多其它因素,这样只会让小品越来越远离观众、远离人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