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

今天我们通过网络,一起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二)》,同学们都能按照要求积极参加学习。虽然这才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的第二天,但大家已经基本上能够顺利学习了,相比于昨天,已经好了很多。

批阅过所有同学的作业,我发现大家学得很好,和以往的学生,在教室听课后的效果基本上一样。你们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这些也是以往的学生都出现过的。下面我具体地说一说,从你们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希望能帮助你们把有关的知识弄懂、学会。

首先说的是有关“千克”和“克”的填空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1)

图一中的十个小题中,画线的两个小题做错的学生最多。它们的正确结果分别是3.5和0.04。你们错误的原因在于:一是没有记清楚以前学过的克与千克的进率是多少;二是虽然知道进率但是不知道怎么用。

(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1千克=1000克。)

这两个题的统一思路是:先将几克化为分母是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的形式。如图二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2)

那么“3千克500克”等于多少千克呢?先要把它们换算成以克为单位,即3千克500克=3500克,再写成分数的3500/1000千克,最后等于3.5千克。

40克=( )千克,根据图二可以这样写出结果:40克=(40/1000)千克=(0.04)千克。

要说的第二题,还是有关“千克”与“克”的题。如图三。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3)

这道题的每一小题的分数,应该说大家填的分数都是对的,但是有些同学填的分数,在这里却是不适合的,因为这些同学用自己填的分数弄得自己把下面的小数填错了。请看一位同学的作业(图四)。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4)

有一些同学,和上面这位同学的填法是一样的。我们先看他填的小数都一样,都是0.1(千克),难道5克、50克、20克、200克都等于0.1千克吗?显然不是,所以他填的是错误的。

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原因恐怕就在于上面他填的分数。应该说他填的分数都是对的,关键是他在把分数改写为小数时,弄错了。我们知道,0.1=1/10,但上面的四个分数1/200、1/20、1/50、1/5,所以它们都不等于0.1。

为了不出现这样的错误,在填分数时,不要把分数“化简”,也就是说上面的这四个分数要分别写成:5/1000、50/1000、20/1000、200/1000,然后再把它们改写成小数(0.005、0.05、0.02、0.2),就不会出错了。

第三个要说的题(图五),其实只要你细心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出现。为什么说跟你的“细心”有关呢,因为这道题的一开始,已经给出了两个例子,而出现错误的同学,不能说没有看例子,即使看了,也没有当成回事吧?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5)

这道题出现了两种错误,一是在写单价的时候没带单位名称——元;二是有的单价只有一位小数,有的没有小数部分。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6)

看下面这个题目(图七)。在填写的时候,要把“厘米”换算成“米”,把“克”换算成“千克”。因为表格中已经给出了单位。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7)

有的同学却还是写原来的数量。其实表格只填数就可以了,不用写单位。正确填法如图八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8)

最后一题,做错的同学最多,没有一个同学是完全对的,都是只做对了一半。请看原题(图九)和一位同学的作业(图十)。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9)

小数的初步认识题及答案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10)

同学们都知道先写,10厘米=100毫米。这是正确的。但是错的也几乎一模一样,都把第二个算式写成了:500÷100。这是错误的。可能也有的同学看出来是,100÷500,但写出来后不知道怎么算,又写成了500÷100。

为什么是100÷500呢?咱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篮球100元,那么一个篮球多少元?大家应该都会计算:100÷2=50(元)

那么上面这“500张纸厚100毫米,一张纸厚多少毫米”,不就是100÷500吗?

100÷500,应该怎样算?同学们应该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所以100÷500就可以写成(100÷50)÷(500÷50)=2÷10 。2÷10写成分数的形式就是2/10,再改写成小数就很容了,也就是:0.2 ,即每张纸厚0.2毫米。

上面这个算式(100÷50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5也可以,得出的是20÷100,化成分数,再化成小数,同样是0.2。

现在才是网上学习的第二天,很多同学表现都不错,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争取学会、学好,在家里等待正常上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