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笔记)

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讲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笔记)

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讲解

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

1、使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压热器的目的: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2、应用到两种物理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转换法: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长,吸收热量多。

控制变量法:水和食用油质量相同、初始温度相同时,加热时间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高;水和食用油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时,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表明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3、实验探究: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水比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强。

4、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二、比热容

1、物理意义:比热容是表示不同物质吸热(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研究表明,吸热能力强的物质,放热能力也强。

吸、放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

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c=Q吸/(m·△t) ,单位J/(kg·0C)。

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时吸收的热量,与温度降低10C时放出的热量相等,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比热容。

3.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与物质的种类和物态有关,与其它因素均无关。

4.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

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升温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慢。因此,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内陆比沿海昼夜温差大。

水的吸放热能力强,可作机器冷却剂,对机械或生物体(比如人)起保护作用。

三.比热容的计算

一般公式: Q=cm△t

放热公式:Q放=cm(t0-t)

吸热共识:Q吸=cm(t-t0)

注意:无物态变化时可用,单位要统一。

四、热平衡方程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

公式:Q放= Q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