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硬硬的鼓鼓的怎么办(宝宝肚子摸起来硬硬的)

新手妈妈小芸最近特别焦虑,她的宝宝不足三个月,这些天肚子一直鼓鼓的,硬硬的,每天只吃很少的奶,还爱哭闹,晚上老是睡不安稳,有时候涨着脸缩着身子用力,好像很不舒服的样子。

后来经过医生检查,诊断为消化不良。吃了一些助消化的药,肚子变软了,孩子食欲也好了。

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宝宝肚子突然变得硬硬的情况,有些症状较轻,只是普通的胀气或者消化不良,做好家庭护理就可以;有的症状比较严重,消化不良伴有肠胃炎或者其他胃肠疾病,就要及时就医。

下面列举的6种原因,可以帮助家长做出初步的判断:

宝宝肚子硬硬的鼓鼓的怎么办(宝宝肚子摸起来硬硬的)(1)

一般腹胀

这种情况最常见。

宝宝吃奶的时候会吞咽空气进胃里,特别是哭闹后吃东西,更容易如此;或者宝宝喝了带有气体的饮料,肠胃无法快速消化,也会腹硬腹胀。

此时,如果宝宝吃奶、睡眠等活动一切照常,就不要担心,如果宝宝一直不肯吃奶、哭闹,甚至呕吐,就应该去医院就诊。

还有一种情况是宝宝哺乳后,母乳或奶粉中的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导致腹胀,这就需要控制宝宝的饮食量。

家庭护理中,可以用热敷、按摩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宝宝排气。

热敷时,注意不要烫伤孩子;按摩时,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肚子,注意力度要适中,这样能有效缓解宝宝肚子胀气的情况。

消化不良

由于小宝宝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食物容易堆积在胃肠道里不能及时消化、吸收、排出,尤其是宝宝进食太快太多的时候。

宝宝消化不良,除了引起腹胀,还会出现打嗝、恶心的症状,进食后尤其明显。

预防消化不良,主要从饮食入手,尽量少食、多餐,孩子添加辅食后,选择好消化的食物,引导孩子不能挑食,也不能暴饮暴食。

宝宝肚子硬硬的鼓鼓的怎么办(宝宝肚子摸起来硬硬的)(2)

宝宝肠绞痛

肠绞痛一般发生在3个月以下的健康婴儿身上,典型的症状是他们每天至少无缘由地哭闹3个小时,每周至少3天,同时有腹硬、腿伸展、放屁的现象。而且,肠绞痛的宝宝在不哭闹的时候,并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

肠绞痛不需治疗,也能自愈,大部分宝宝会在3~4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

便秘

便秘的宝宝经常会肚子胀胀的,除了排便困难、排便时疼痛或者腹痛,还会出现呕吐或吐奶增多,食欲减退,脾气烦躁,睡眠不安稳等症状。宝宝会说自己肛门周围发痒、发胀或疼痛。

宝宝便秘按摩是首选的缓解方案,平时要注重预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如果便秘严重,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胃肠炎

宝宝由于病毒、细菌感染或者喂养不合理,会患上胃肠炎,出现呕吐、腹泻、恶心、腹痛、腹胀、发热等,肚子有时会发硬。

一般来说,宝宝出现胃肠炎,通过日常的饮食调整和积极补液等对症处理,大多在 7—14天就可以痊愈。

宝宝肚子硬硬的鼓鼓的怎么办(宝宝肚子摸起来硬硬的)(3)

其他胃肠道疾病

如果宝宝持续哭闹,频繁呕吐,肚子硬硬的,还需要考虑其他肠道疾病等,譬如肠梗阻、肠套叠、阑尾炎等等。发现症状要及时就诊,针对治疗。

肠梗阻:除肚子硬外,还有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或排气等症状,孩子的腹部胀气拒绝触碰。一旦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果确诊为肠梗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肠套叠:典型的肠套叠症状就是阵发性腹痛和哭闹,严重时,每 15~20 分钟发作一次,疼痛缓解时,孩子会安静下来,之后再次腹痛或哭闹,如此反复发作。

腹痛最初发作后不久还会呕吐、腹部有腊肠样的包块、患儿可能有便血现象,少数儿童还会出现典型的像果酱一样的带血和黏液的粪便。

出现肠套叠症状,要第一时间就医诊治。

阑尾炎:宝宝从肚脐周围开始肚子疼,然后移动到右下腹部,且腹部紧张,伴有压痛,难以忍受,这时需要立即去医院做检查,如果确诊为阑尾炎,或者是阑尾炎穿孔导致的板状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消化道畸形:如果宝宝长时间未排便,出现腹胀、肚子硬、频繁呕吐,还应考虑为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消化道畸形,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