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镇国府宝石攻略(庄园)

学习罗胖子,每天三百字,历史小趣事,点滴有意思。

1827—035 坚持日更第35天,还有1792天

庄园

———《桃花源记》背后的秘密之三

其实,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认为,《桃花源记》中提到的秘密的世外桃源,是有真实原型存在的。

原型大约来自两个方面。

桃花源记镇国府宝石攻略(庄园)(1)

第一个原型是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中国北方饥荒遍野,社会矛盾尖锐。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认为:“西晋末年戎狄盗贼并起,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桃花源记镇国府宝石攻略(庄园)(2)

其实这种庄园早在西晋之前就有了,三国年间的侠客般的奇人田畴,率领所有宗族里的和从别处前来依附的共几百人,进无终山中,营造了一块地处深远险峻又很平敞的空地居住,亲自耕种粮食。百姓都来归附,几年间达到五千多户。

据考证,这座无终山,就在今天天津蓟县附近的盘山。

桃花源记镇国府宝石攻略(庄园)(3)

有意思的是,陶渊明在其《拟古诗之二》中,特地提到了无终山。”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显然,陶渊明是知道无终山和田畴事迹的。

桃花源记镇国府宝石攻略(庄园)(4)

当年臭名昭著的董卓,也营建有邬堡--郿坞。这是董卓在迁都至长安后,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建的院邸。

据《后汉书·董卓传》:东汉初平三年, 董卓筑坞于郿 ,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后卓败,坞毁(故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

近年,郿坞的遗址被考古学家发现了,目前正在发掘整理之中,眉县政府准备将其开发为一个旅游景区。

没想到,大奸大恶的董卓也幻想躲到世外桃源去,当然,他没有得逞就身败名裂,惨死在吕布的刀下了。

桃花源记镇国府宝石攻略(庄园)(5)

第二个原型是当时很多巨富大姓所营建的庄园。

在西晋时期,以斗富事迹最为著名的石崇便“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莫不必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

看此介绍,是不是与桃花源记有一点像?

这个金谷园,遗址就在今洛阳市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内。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蹁跹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所以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两汉尤其是东汉时期,庄园经济已经大量出现,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地主们为了保护自己掌握的土地免受战争的洗劫和乱兵的掠夺,开始建立有着高墙堡垒的大庄园。曾有人形容大庄园经济“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 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

桃花源记镇国府宝石攻略(庄园)(6)

当然,还有学者认为该传说很可能本来就是武陵蛮族的传说。有人还推定同时还推定《桃花源记》的原型应是武陵地区蛮族亡入山林川泽,逃避赋役的典型个案

看来,陶渊明创作这篇千古名文时,脑海中一定浮现着许多原型,只是不知道,哪一个是他心里最美的庄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