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全(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

关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这一说法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五千年文明”之说从何而来,二是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创始神话或起源传说,一般认为中华文化历史可亿追溯到三皇五帝最早的黄帝时期。

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全(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1)

炎黄二帝塑像

西晋皇普谧在《帝王世纪》中推算,尧以上共有五帝,历时341年而黄帝的统治可追溯到公元前298年。

17世纪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1614-1661)的《中国上古史》一书中提议把伏羲统治的元年定为中历史的开端,推算数出哪一年为公元前2952年。

清朝末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为重塑民族认同,革命党人便从上古英雄的传说的,搬出黄帝这一结束乱世,开创新时代的人物作为中华民族开端的代表。辛亥革命前后掀起一股“黄帝热潮”之后,黄帝逐渐成为中华文明和代表,炎黄子孙也成为华夏各民族的代称。

民国时期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就是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黄帝纪元年4609年辛亥11月13日(即公元1912年1月一日)此后随着国家教育和宣传“五千年文明”“炎黄子孙”的概念逐渐流传下来。

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全(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2)

孙中山

至于“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可能和历史学家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这本少儿历史科普读物有关。该书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和《十万个为什么》齐名。之后大量历史通俗读物出版不但借鉴了《上下五千年》的写作形式,甚至借用了书名。各种“XX上下五千年”出版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全(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3)

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

第二个问题涉及考古、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内容

按照克拉克洪的文明三要素文字、城市和礼仪性建筑,是界定文明的最关键特征,并认为一个社会,只要拥有以上三个特征中的两个,就可以被认为是文明。文字、城市和礼仪性建筑,是界定文明的最关键特征,并认为一个社会,只要拥有以上三个特征中的两个,就可以被认为是文明。

​距今约8000-9000年,在河南的贾湖遗址中,出现了可以被视作文字雏形的刻画符号。

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全(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4)

贾湖遗址中的刻符

距今约5000年,在甘肃的马家窑遗址中,出现了人工冶炼制造的青铜刀,至于红铜器等,则可以追溯到更远。

​文明的悠久固然是其是否伟大的一个标准,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和他的持久恒定的流传,是值得肯定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全(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5)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

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各位还有什么新的爆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