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文化扶贫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董颜丽)近日,记者从舞钢市文广局获悉,该市文化馆表演的小品《找的准》在各贫困村演出时,引起群众的强烈共鸣老百姓说,小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将老百姓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系成包袱、巧妙打开,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文化扶贫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董颜丽)近日,记者从舞钢市文广局获悉,该市文化馆表演的小品《找的准》在各贫困村演出时,引起群众的强烈共鸣。老百姓说,小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将老百姓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系成包袱、巧妙打开,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这是该市开展文化扶贫的一个具体事例。扶贫先扶志,如何让村民在精神上也富起来?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不仅注重物质扶贫,让群众富“口袋”,而且注重文化扶贫,让群众富“脑袋”。我市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针对一些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安贫、守贫观念,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自强自立,促进脱贫攻坚健康发展。同时,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完成33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及广场建设,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从2018年5月29日起,全市182个行政村每周开展文体活动不少于两次;从2017年9月开始,率先在33个贫困村配备文化管理员,每月每人补助350元;2018年给全市所有行政村配齐了文化管理员,补贴纳入财政预算,逐月发放。我市还采取“政府购买,群众受益”的形式,实施文化“三下乡”活动,每年广场文化活动3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每年2300场以上、送戏曲下乡每年300场以上。全市组建的300余支村级文化活动队伍每年自发组织的日常文化活动不计其数。

一系列文化扶贫活动,提振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尚店镇尚西村村民陈小波往年在福建打工,2017年回家过年时惊喜地在村图书室发现了养羊致富的“秘籍”。从品种选择、日常养护、疾病防治到市场销售,陈小波把图书室中有关养羊技术的藏书全部借来仔细研读,并经常向来村指导的农技员请教,如今不再外出打工了,小规模养羊,俨然一个养羊专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