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火车去拉萨一起去旅行(坐上火车去拉萨)

坐上火车去拉萨

文/原林

(五)西藏的甜茶与藏面

西藏的甜茶和藏面是西藏同胞们每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藏民每天的生活都是先从早晨喝一杯热乎的甜茶,吃一碗喷香的藏面开始的。就如同蒙古族人的煮奶茶和内地的市民喝豆浆吃油条一般。

我头一次喝甜茶吃藏面是我到拉萨的第四天。那天我去西藏宾馆找我的同学,在宾馆等候的过程中认识了同在宾馆工作的藏族姑娘卓嘎。卓嘎很懂西藏的传统工艺文化,我也很喜欢传统工艺艺术,所以相识之初的我们聊的很来。她很在行的向我介绍了西藏的传统唐卡艺术和西藏天珠的传统历史…,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很是着迷。等到我同学到来时,我们已经相聊甚欢,一见如故了。在她下班的空档,她就带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去位于拉萨色拉路附近的几家唐卡艺术馆,去现场观摩唐卡的制作技艺和制作过程…。

我看的是兴趣颇浓,对这项古老传统的藏传文化技艺敬佩有佳!也有些流连忘返。

下午,热情的卓嘎又拉着我与我的同学一起来到色拉南路附近的一家老字号甜茶店——光明港琼甜茶馆,请我品尝西藏特色美食——甜茶与藏面。

坐上火车去拉萨一起去旅行(坐上火车去拉萨)(1)

这家甜茶馆店内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不少本地藏民和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都挤坐在长条桌前,有滋有味的品尝着西藏特有的甜茶,也有肚饥的客人顺便来上一碗地道的藏面。

我们三人等待了少许时间,才在最里面的一个角落里找下了位置。我们落座后只见卓嘎从衣兜里随手掏出一把块块的零钱来堆放在桌子上,我颇为惊诧,不知何意。正在我感到莫名其妙之时,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过来一个端着托盘,且盘中放着空杯子的敦实藏族大姐,走到近前用藏语向我们询问着什么,我对藏族是一窍不通,只见卓嘎也用藏语轻答了几句。只见藏族大姐从托盘中熟练地拿出了三个干净的玻璃空杯摆在我们三人的面前,我左顾右盼的瞅着周边的人们不知道这是何种操作…。

坐上火车去拉萨一起去旅行(坐上火车去拉萨)(2)

正在我不知所措之时,又走过来一位身穿白大褂,手提大茶壶的藏族大姐用藏语向我们说着什么,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只好用求助的眼光看着我同学和卓嘎。她俩也用藏族和大姐简单的沟通了几句,只见藏族大姐用大茶壶给我们三人的空杯中倒满了一种看似咖啡一般的茶汤水,自己顺手在桌上的零钱堆中拿走了三元钱,动作很是利索娴熟。如此神操作,我也是头一次看到。

坐上火车去拉萨一起去旅行(坐上火车去拉萨)(3)

卓嘎热情的招呼着我说:“这是我们西藏特有的甜茶,是用奶粉、藏砖茶和白糖精心熬制而成的,你快尝尝,一会儿再来一碗藏面你也尝一尝味道怎么样。”

手捧茶杯,奶香味入鼻,入口也是香甜润滑的,口感蛮好。那种香甜糯感是丝丝入口,沁人心脾的。我们喝着甜茶,相聊着西藏的传统文化艺术,身心愉悦也倍感惬意。当手中的茶杯见底时,扬手向不远处的白褂大姐示意,大姐马上就会提着大茶壶过来给我们把杯子续满,还是老规矩,一杯一元,仍是自己动手从桌上的零钱堆里拿上…。

坐上火车去拉萨一起去旅行(坐上火车去拉萨)(4)

坐上火车去拉萨一起去旅行(坐上火车去拉萨)(5)

相聊甚欢间,几杯甜茶已经下肚,这时藏面也被托盘端着冒着热气儿隆重地登场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几碟粉脆可口的泡菜。西藏的藏面,是在面粉里加了少许的碱液的,因为藏区海拔高,一般煮面条必须要用高压锅才能熟的,而加了碱液的面条则不用高压锅也能煮熟了,只不过面条口感略微有点强差人意不太筋斗罢了。但面汤绝对是美味可口的,据卓嘎说藏面面汤是用牦牛骨头用祖传秘方熬制而成,味道美极了。再搭配上一小把绿绿嫩嫩的葱花和几块牦牛肉,更是美味至极。再佐以粉粉嫩嫩,酸爽利口的萝卜泡菜,更是最佳绝配。

坐上火车去拉萨一起去旅行(坐上火车去拉萨)(6)

吃着碗里的藏面,品着鲜美的骨头面汤,切身感受着藏族同胞友情的温暖,享受着藏汉友谊的美好,我想如果能再来一点山西陈醋和嫩嫩的芫荽(香菜)那就更加齐活儿了。

作者简介:原林,笔名:浑源炅才,山西浑源人。民盟盟员,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于《山西文学》《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晚报》等报刊。除业余写作外,对收藏和紫砂工艺制作也颇有专研,师从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许若军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