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检察机关贯彻两会精神(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全国检察机关贯彻两会精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国检察机关贯彻两会精神(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全国检察机关贯彻两会精神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合肥9月21日电(韩震震)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安徽样板建设,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安徽检察机关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专项检察监督活动。9月19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专项活动推进成效。

摸排相关领域侵害公共利益问题线索2453条,立案1901件

安徽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介绍,专项活动期间,安徽全省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领域犯罪线索439件516人,行政机关已移送422件499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01件267人,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215件;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1029件1793人,起诉3097件6307人。

摸排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侵害公共利益问题线索2453条,立案1901件,履行诉前程序1672件,支持生态环境等机关和组织起诉13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156件,共向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企业和个人索赔损害赔偿金3.1亿余元。

摸排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问题线索10042条,立案5719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4805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04件;共督促清理、修复被占用和破坏的林地、耕地4964亩;督促治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29万亩;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17.7万吨;督促回收和清理各类生产类固体废物15.65万吨。先后有16件案件被最高检等评为典型案例。

守护绿色江淮“一盘棋”,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专项活动中,安徽检察机关构建了有力的专项行动组织领导体系,形成责任明晰、畅通高效的工作网络。

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和“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的地域差别,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敏感区、脆弱区的基本特点,安徽检察机关因地制宜,开展服务保障长江、淮河、巢湖、大别山、黄山等五个子专项活动,同时针对升金湖、女山湖等区域保护部署开展特色小专项,针对长江船舶污染和长江十年禁渔部署专项监督活动,形成省院牵头推进、区域分类实施、各地因城施策的生态检察大格局。

针对涉安徽的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案件线索,安徽省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案件立案14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3份。针对历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披露及安徽省自行摸排的2200余个生态环境问题,省检察院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助力省委“三大一强”攻坚。

针对最高检督办的铜陵六国化工长江沿线磷石膏堆场问题,省检察院每月调度,铜陵市检察院每周跟进,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共消纳库存磷石膏567.7万吨,有效消除了存在于长江边二十余年的环境污染风险。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南四湖流域污染问题成立安徽专案分组,立案18件,促成当地政府投入1.63亿元对复新河进行治理,保障了南四湖流域(安徽段)水质达标,相关办案成效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该专案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深化联动协作,画出生态保护最大同心圆

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优势,集中力量开展大案攻坚,安徽省检察院对“3·26”跨省处置危险废物特大环境污染系列案立案,并组织涉案的五市50余名检察干警成立专案组,综合运用刑事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集中力量解决办案难点和堵点,有效推动专案顺利办理。

积极争取支持,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办理情况”纳入设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指标。省检察院与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高院、省公安厅等联合会签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相关运行规则,强化打击合力。

省检察院与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河长办、省林长办均建立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16个市级院实现“河(湖、林)长 检察长”机制全覆盖。

依托协作机制,各地行政机关主动移送问题线索1400余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诉前磋商率达100%,行政机关对诉前检察建议的采纳率达98.2%。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领域支持生态环境部门磋商和起诉78件,涉及金额2亿余元,助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主动参与构建长江、淮河、新安江、太湖流域跨省协作新模式,联合制定《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加强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三年行动方案》《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关于依法全面充分履行职能为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推动苏鲁豫皖四省20个地级市检察机关建立《淮河经济区检察公益诉讼合作框架协议》。

强化智慧借助,有效提升生态检察软实力

专项活动中,安徽省检察院和各市级检察院统一建成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实现对空气、水、土壤、噪声污染的快速取证和检测,同时充分融合信息化技术,实现现场检验与本地指挥的实时数据传输,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办案质效。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安徽检察机关建成集案件线索挖掘、办案知识检索、远程指挥督导、管理决策支撑一体化的“智慧公益诉讼平台”,2021年5月上线运行以来,为公益诉讼提供初步线索38000余条,其中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线索占比达40%。

积极借助“外脑”,安徽省检察院及蚌埠、滁州、铜陵等地检察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互派干部交流挂职,并聘请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业务骨干为特聘检察官助理,进一步强化办案的专业化支撑。

阜阳市检察院强化与安徽理工大学协作,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就生态环境修复出具专家意见获得法院采纳。芜湖市检察院与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市检察院与安徽农业大学等共同设立公益诉讼联合检测实验室,院校联手解决公益诉讼检测难题。

此外,安徽检察机关还扎实推进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双向转化工作,各地从2021、2022年“两会”建议提案中梳理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23条,立案76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