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多大可以吃盐及注意事项(婴儿为什么不能吃盐)

近日,震惊社会的台湾牛奶掺盐杀婴案一审宣判,台北地方法院判处受害婴儿的大伯母邹雅婷有期徒刑20年。盐是百味之王,但对于婴儿来说,却可能成为致命毒药。即使是成年人,食盐过多,也会引发各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中国人均食盐量超出规定一倍还多。

婴儿多大可以吃盐及注意事项(婴儿为什么不能吃盐)(1)

婴儿为什么不能吃盐?

随着台湾牛奶掺盐导致婴儿死亡的案件落下帷幕,婴儿能否吃盐的话题,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那么婴儿吃盐有哪些害处呢?

首先婴儿吃盐可使婴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也相应减少,激发了各种细菌、病毒在存在于上呼吸道。而且婴儿吃过盐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婴儿患病。

婴儿抵抗力较弱,吃盐会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就会丧失婴儿的抗病能力。同时盐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吃盐过多对成人的危害同样巨大

食盐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过量食用食盐会使人类患上很多种疾病。中国人普遍食盐过多。通过全国营养调查,从南方到北方食盐用量从12克到15克不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6克,我们超了一倍还要多,而且盐吃多了对身体有直接性伤害。

吃盐过多会引发高血压

据专家调查,吃盐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关系,吃盐越多,高血压发病率越高。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的食盐量很低,基本上没有患高血压的,而每天食盐量高达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压发病率高得惊人。

在我国食盐量较低的广东省,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5%;而喜食咸的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却明显增高。这是因为盐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而且还可能使肾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同时盐又有吸咐水分的作用。如果盐积蓄过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容量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细胞内外的钾、钠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到损害,血流粘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

吃盐过多会引起水肿

由于食盐过多,使钠在人体内积累,而钠具有亲水性,所以引起水肿,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吃盐过多会引起感冒

盐具有渗透作用,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抗病能力。过量食盐,一是使唾液分泌减少,以致口腔的溶菌酶也相应减少,使病毒在口腔里有了着床的机会。二是由于钠盐的渗透,上皮细胞防御功能被抑制,较大地丧失了抗病能力。感冒病毒很容易通过失去了屏障作用的细胞侵入人体,所以易使人患感冒,而且咽喉炎、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也常会发生。

吃盐过多会危害心脏

吃盐过多还会引发心脏病。在《内经》有这样一段记载:“多食盐,则脉凝注而色变”。“味过咸,大骨气伤,心气抑”。食物太咸使小动脉收缩,有害于心脏。湖南居民心脏病死亡率比全国高出四个百分点,这同倚重猪肉和食盐消费过多有密切的关系。

吃盐过多会导致胃癌

日本的胃癌患者以东北部的秋田、山形两县爱吃咸的地方为最多。患胃癌的也多。患胃癌数占首位的秋田县曾发动一场减盐运动,结果死于胃癌的人减少二成以上。可见吃盐过量是患癌的一大原因。盐里并无致癌物质,但它容易破坏胃的粘膜,对致癌物质起帮助作用。此外,肾脏病和中风与食盐过量也有密切关系。

因此,合理饮食食盐每天2-5克。平时吃菜不要吃得太咸,尤其是老年人与婴幼儿的食物不能过咸。不能以成年人的味觉为标准准给孩子食物,使孩子受到损害,诱发高血压和心肌衰弱。对老年人烹调中尽量用醋、荠末,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减少食盐的数量。

摄盐过多为何会死亡?

“牛奶掺盐杀婴案”中的受害婴儿就是患上了高血钠症导致死亡的。高血钠症是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主要由脱水引起。在生活当中,发生高血钠症的主要原因有:摄取过少水分、腹泻、呕吐、发烧、过度出汗、尿崩症、脑下垂体受损、其他电解质失调、镰型血球病等等。高血钠症在老年人当中最普遍,高血钠症最重要的症状起因于脑部官能障碍,严重高血钠症会导致混乱、肌肉痉挛、昏迷、甚至死亡。

中国人吃盐现状

婴儿多大可以吃盐及注意事项(婴儿为什么不能吃盐)(2)

中国饮食发展至今,不论是大锅乱炖的东北菜,还是红辣透亮的四川菜,再到精雕细琢的广东菜,都离不开大量的盐来调味。

人体内的钠60%来自食盐,余下的40%来源于食物。然而,2010年一项调查显示,若把食物中的钠折算成食盐量,加上每日直接摄入的食盐,我国城市居民每日食盐量高达13.5克。2012年的一项涉及全国75个大中城市、31140人参与的膳食调查显示,以《中国膳食指南》中每人每日食盐6克的推荐摄入量标准计算,还有58.2%的居民食盐量偏高。2013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超标。

专家观点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心血管和医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桑多斯·帕得曼纳伯罕:

钠被当作提高高血压发病率的主要反面角色,而氯被当成打酱油的群众演员。研究发现血清氯的含量高低与死亡率相关。而且出人意料的是,氯的作用与钠正好相反。氯离子很可能在人体的生理机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少吃盐的常识相悖,血液中氯离子的含量高可能预示着死亡率和心血管病发病率低。我们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在还不宜因为我们的研究结果而做出多吃盐的决定。我们还要研究氯离子含量与死亡率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联系。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主任刘小清:

现在生活好了,食物和烹调方式都丰富了许多,不知不觉盐就聚在一起,特别是很多加工过的食品如午餐肉,本身含盐量就很高。广东人的烹调方式普遍还是低盐的,但很多老人怕浪费,经常在吃完菜时把剩下的汤汁就着饭也喝了,菜汤的含盐量比菜高,千万不要喝菜汤;小孩子在2岁之前最好不要吃盐。人们可以通过调味料来增味,如胡椒、姜、葱、咖喱,减少对盐的依赖,平常多吃鲜果蔬菜,渐渐形成少盐的饮食习惯。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徐火周:

广东人虽然一直追求清淡饮食,但依然达不到国家标准。食盐摄入过多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并减低降压药物疗效。

瑞士宾博育婴专家:

我们应该重视宝宝们日常对盐分和糖分的摄取。盐分过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尽量降低饭菜的咸度。这同时也是对成人健康的保护。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勤:

宝宝在2岁之内都不需要添加食盐,即便添加了食盐,也要控制量,就算是成年人每天也要控制在6克以内。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海燕:

按照我国的有关指引,人体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钠离子量不应超过5毫克,一名一岁以内的婴儿,体重通常不超过15公斤,也就是说每天摄入的钠离子量不应超过75毫克。对于婴幼儿来说,钠离子的来源主要是母乳和配方奶,从这些食物中摄取的钠离子通常来说已经能满足婴幼儿身体所需。所以我们不提倡在一岁以内孩子的食物中加盐。除了盐巴,其实还有很多调味品和加工食品中含有钠离子,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烹调时要少用调味品,更要限制孩子进食零食的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