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请看苏轼的绝命诗

走四方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1)

宋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44岁的湖州知州苏轼,因诗句“讥切时政”,在湖州任所被捕解京,他的长子苏迈陪同前往。

入狱之前,他和苏迈约好:只要平安无事,送牢饭只送菜和肉;如有不虞之灾,就换掉菜和肉,只送鱼。他让苏迈住在御史台监狱附近,以便随时打探消息。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2)

自八月十八日苏轼被投入御史台监狱,苏迈一直按老子说的办,过了一个月,粮食吃完了,苏迈去陈州想办法,就委托他的一个亲戚代送牢饭,却忘了交待事先的约定。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3)

有一天,亲戚手头没有其他东西了,只搞到一条鲜鱼,炖了一下,送了进去。苏轼大惊,以为事情有变,性命难保。想向皇上求情,又拉不下面子,担心不能上达。无论如何,至此性命交关之际,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退一万步讲,总要对后事有个交代吧,他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眼含热泪,写了两首诗,让狱卒转交给弟弟苏辙(字子由)。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4)

这两首诗全文如下:

《狱中寄子由二首》

其一

柏台霜气夜凄凄,

风动琅珰月色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

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吾子,

身后牛衣愧老妻。

他日神游定何处,

桐乡知葬浙江西。

柏台:御史台的别称,这里代指御史台监狱。

桐乡:汉代朱邑曾任桐乡乡官,廉洁爱民,抚恤老人孤寡,受到百姓敬爱。朱临死前,嘱咐他的儿子说:‘我在桐乡为官时,老百姓爱戴我,一定愿意让我埋葬在桐乡。后世子孙祭悼我,很可能还不如桐乡的老百姓。”死后葬于桐乡,当地居民为他建祠,按时祭祀。后用“桐乡遗爱”赞誉官吏, 廉洁爱民,受人尊崇。

御史台监狱夜色凄凉,暗月惨淡,寒气逼人。破窗透风,隙风阵阵,吹动颈上锁链,叮当作响。

故乡只能在梦中相见了,我的心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如同有小鹿在撞击。想到死神的降临,我魂飞魄散,恰似任人宰割,即将投入油锅的就缚之鸡。

可爱的儿子额头隆起,据说有贵人之相。但没有了我的呵护,只能身着破衣烂衫,真得很愧对于我的老妻呀。

等到我引颈受刑的那一天,我的魂魄,将飞往何方呢?埋葬汉代名臣赵邑的桐乡,是我的向往之处,此地就在浙江的西边。我愿意把这里作为归宿,和我今生喜欢的杭湖二州相伴。

这首诗主要是写给老婆孩子的,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牵挂,表达了不能继续陪伴的遗憾。

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昧自忘身。

百年未了须还债,

十口无家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

他时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圣明的君主,如春风浩荡,恩泽普洒大地。我实在是太愚昧了,忘乎所以,以致身陷囹圄。

生命即将终了,而我欠的债太多。兄弟,这个大家庭,以后就拖累你了。

此地的青山也可以埋藏骨骸,风雨之夜我却不能再继续陪伴你,你只能独自黯然伤神。

很幸运今生今世,和你成为兄弟。但愿来生还能继续我们的未了缘分。

这一首,主要是对弟弟表达了歉意:没有了我,两个人的担子,只有你一个人来承担了,你可要把这个大家庭维系好啊。但愿我们下辈子,还能继续做兄弟。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苏轼已经安排了后事,包括自己的葬身之地:桐乡那个地方虽好,但离得太远,还是在周边的青山,就近安葬吧。

凄凄楚楚,悲悲切切。就是铁石心肠之人,读了也难免泪下。这两首诗,是自以为行将就死的苏轼,在做最后的交代。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5)

苏轼知道监狱有规定,书信不能私自外传,以防通风报信,内外互联。狱吏肯定不敢私自带出。事情也正是这样,狱吏把这两首诗交给了上司,逐级转呈,最后落到了皇帝手中。这也正和苏轼写这首诗的出发点契合,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很明显是在向皇上剖白自己的心迹。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6)

宋太祖赵匡胤曾有“不杀士大夫”的规定,朝廷内又有一些官员为苏轼求情,神宗皇帝对如何处理苏轼一案举棋不定,现在见这两首诗写得词恳意切,悲戚感人,对皇上并无二心,便打定主意,对他尽快从宽处理。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7)

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圣谕下发,关押了一百三十天的苏轼,从轻发落,免于一死,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虚銜,无实权),本州安置(如同现在的监视居住)。”

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终于尘埃落定。

以诗获罪,以诗见恕。苏轼虽然越过了这道鬼门关,但此事对他的打击是非常重大的。打那以后,他寄情山水,小心谨慎,锋芒收敛,平和世故,再也不敢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了。

苏轼的千古佳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8)

闲暇无事,回顾自己起伏跌宕的人生,他也只有长叹一声,平心静气地道上几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朝廷争斗,宦海浮沉,都对他无所谓了。

(2021年3月7日凌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