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

黎元洪(1864年-1928年),湖北人,清末民国政治家,中国北洋政府大总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物。

说到黎元洪,肯定谈谈黎氏一脉,中华姓氏,黎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源于商代、西周时期的黎国。黎国位于今山西境,先建于今长治市西南,春秋时迁于今黎城县东北。

当代黎姓人口已超200万,在旧《百家姓》中排名第262位。2013年版《中国四百大姓》排名第82位。仅仅是第82位,也就是说前81位比黎姓人口人口众多,第82位之后,仍一大批,从中,一定程度解密中国缘何世界人口之最。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1)

源流亘远

中华文明5000年,黎氏一脉主要源于十六支:

1.在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有女首领黎山老姆,道教尊奉为西方神圣。

2.在远古父系氏族时期有男首领犂(li)灵氏。

3.伏羲风姓后代有“九夷族”,因音转讹成“九黎

族”,灭于蚩尤“九黎国”,其后裔即今彝族黎氏。

4.姜姓始祖炎帝神农姜石年。起源于今山西省黎城县。姜水流域,并且发现“黍”这种粮食作物,推广种植。他的后代有炎帝姜黎。姜黎之子以父字为氏,封黎国,封地在今山西省黎城县。后代子孙分割土地。分支出黎氏。

5.任国分支牛黎氏,再改黎氏。

6.汉族黎氏肇祖北正黎。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2)

7.黎丘氏。《吕氏春秋•慎行》“梁北有黎丘部”。“黎丘部”在梁国的北边,即今陕西韩城的北边。考其姓氏来源,可能是“北正黎”或耆国始祖黎阳的守陵支庶。

8.姬弃分支犂国、渠犂国、尉犂国。

9.尧帝祁姓裔黎国丰舒后代姓黎氏。

11.周朝曹国附庸小黎国(在今山东省郓城县西)。

12.终黎氏。秦国赢氏宗室分封有终黎氏,后改单姓黎氏。”

13.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端木赐字子贡封黎阳侯。

14.北魏“素黎氏”改黎氏。

15.草头“藜”,现四川省成都市有此姓。

16.黎轩国,古西域国名,也称骊轩国,后裔入居中土之后有黎氏。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3)

入粤入桂

据《族谱》所载,黎氏早期主要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黎氏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此期有梁(今陕西省韩城)人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省)。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今属湖南省)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迫于北方战乱,黎氏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氏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

唐到五代时期,黎氏发展出现新特点。黎侨一支传至黎干,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氏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4)

宋代,黎氏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载黎氏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氏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氏繁茂于以往。

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梅州程乡(今广东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一脉。

据载,黎待举为入粤始祖一脉,原籍江西省赣州府雩都县水头里,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进士,任翰林学士,因谏章承旨谪广州路学政,后定居于新会县都会里,从此发家南粤。其第三子黎献臣,为南宋进士,曾先后任南京刺史、雷州太守职,从此发展成为望族。

据载,黎氏入粤尚有一脉,这支黎氏原住豫章(今江西南昌),为避兵燹,沿赣江而上,翻过梅岭,到达南雄珠玑巷居住。至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胡妃之厄,黎仁杰等六位先祖与珠玑巷贡生罗贵等34姓97户南徒,黎氏先祖定居于新会古冈州。宋末元初,金乐入侵,为求生存,黎氏先人又一支南徒到珠三角一带,子孙繁衍,枝繁叶茂,开拓新基业。

广东、福建等地黎氏为求发展,又往东南亚迁徒。黎氏主要繁衍于南方,其中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为多。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5)

“国固宗华”

据族谱载,黎俊一,原籍广东南雄府珠玑巷人氏。公生于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于1321年进士及第,于1359年卜居塘格村落凤坡坡顶“和屋草堂”,卒于1376年,寿82岁。

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合族大祭俊一公500周年诞。嘉庆二十年(1815年),石南山川垌黎俊一公祠落成。1919年前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赠匾额“祖宠民威”、赠联“司地世官遵北正,授时神胄宅南郊。”1940年黎仲丹主持重修俊一公祠,将黎氏族众捐款10万元捐献抗日,时任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赠匾“国固宗华”,以示褒扬。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6)

兴业县塘格村是黎氏入桂一大始祖地。始祖黎俊一进士自元末迁居塘格村,至今后裔约35万人,兴业本地5万多人。

据考证,这支黎氏始祖在今山西黎城,黎城后裔一支迁陕西长安,长安后裔一支迁江西于都,于都水头里黎文任公后裔待宏公迁广东南雄府珠玑巷,其玄孙之子生俊一公,自幼父故,俊一公随母迁居广州府高基寨瓦子街猪屎巷存庆社,生于元朝元贞二年,父名讳失考,奉母至考,勤耕夜读。元朝皇庆二年中秀才,同年母故,父母葬于广州府城南旺塘岭。

1316年中试湖广省第廿四名举人。1321年殿试一等,赐进土岀身,钦授鬱林州(今玉林市)正堂,任期九年,期间于福绵下寨村推雷岭地界,买受田地108坵(合今田亩130.4亩)。

1330年调任博白县知县,供职三年。1333年调任兴业县儒学正堂教谕官,供职六年。1339年弃官经商,移居兴业县城高第街,在此居住长达二十年。

1359年以经商二十年之积蓄,购地卜居于向称“五凤朝阳地”的兴业谷地中“落凤坡”坡顶,即县城东南一公里的塘格村,营建和屋大宅。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7)

至今后裔散居粵、桂、黔、琼28个市、县,一部分远迁国外。自元朝至清末,一大批进士、举人、国子监太生、贡士、秀才 。现代博士生、研究生、大学生一大批,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教授及军政要员,为兴业名门望族。

比如,当年,塘格村黎芳圃经营蓝靛下南洋发迹,于城区开设“联昌”号钱庄,致巨富,广置田地,创建新、旧“联昌”庄园,大小共108间房子,建筑属硬山搁檀式结构,建造豪华,青砖墙体,内衬泥砖,壁画、石雕、木雕,樑檐有帮,帮雕穿花;屋檐屋顶具绘彩色裙画,所有建筑之间,均有回廊,盖檐贯穿,雕樑画栋,惟妙惟肖,极具岭南建筑特色,文化艺术精湛。

比如,黎洪模生于1918年,1941年9月至1945年7月就读于原中央大学,著名教育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夫人徐静斐,为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长女,教授,199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被英国剑桥大学收入《世界名人字典》。

从这支族群的发迹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这一东方大地上,历经磨难,56个民族共建一个融合的大家庭,中国人吃苦耐劳,聪明智慧,极具顽强的生命力,在大自然的抗争中,生生不息,同舟共济,铸牢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共同体。

一分钟看懂世界人口变化(揭秘这支族群发家史)(8)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林金铭持续为你分享干货,欢迎关注。

关注的上一篇作品:岭南地区壮族先民从何而来?此地缘何出个“飞地”聚居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