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吗(为什么说刘禅是)

蜀汉,三国之一。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吗(为什么说刘禅是)(1)

话说,在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仍能继续守三十年江山,虽说,刘禅在政治上没什么作为,但是,在此期间蜀国没有出现大乱子。这种“无为而治”的守成,说明刘禅充其量是个“庸君”,并非史评中的“昏君”。

说起来,在历朝历代的“后主”中,刘禅并不是最无能的。相比于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的能力更差,要不是李煜能写一手好词,恐怕他的历史存在感更低。在刘禅的一生中,诸葛亮、蒋琬、姜维等“巨星”太过耀眼,这些人才将刘禅对比得平庸不堪,即便刘禅的身上有闪光点,我们也很难发现。

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吗(为什么说刘禅是)(2)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历代“后主”几乎都有横征暴敛、政治腐化的毛病,如:北齐后主高纬、陈后主陈叔宝、前蜀后主王衍等。

高纬即位后,封乳母陆令萱为女侍中。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佞幸小人把持朝政,勾引亲党、贿赂公行、狱讼不公、官爵滥施。一时之间,奴婢、宦官、娼优等人都被封官晋爵。拥有开府一职的官员达到一千多人,仪同官职难以计数......

陈叔宝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祯明三年(589年),隋军大举南下,攻破广陵、京口和都城建康,灭亡陈朝。陈叔宝被掳至长安,受封长城县公。隋文帝杨坚赐予宅邸,礼遇甚厚,他仍旧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前蜀后主王衍更就不用说了,但是,刘禅却算是个例外。

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吗(为什么说刘禅是)(3)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临终前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对刘禅千叮咛万嘱咐道:“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按理说,诸葛亮能力再高,终究是家臣,刘禅完全没必要“事之如父”。换做其他的后主,根本不会把刘备的遗言当回事。然而,刘禅不同,刘禅真的将诸葛亮视作父亲,诸葛亮进行的一切政治活动刘禅从不干涉,向来都是那句“就按丞相说得办。”

从正史中,我们能看出刘禅是个反战主义者,他最讨厌打仗。因此,刘禅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做法颇有微辞。不过,刘禅从未阻止过诸葛亮的,他严格遵守了父亲的遗嘱,给予诸葛亮最大的尊重。同样是末代皇帝,朱由检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明朝末期的君臣关系十分紧张,就是因为朱由检与大臣们政见不合。最起码刘禅用人不疑维护了领导集团的稳定,刘禅与大臣们虽然无法拧成一股绳,至少不会较劲。

易中天教授在品评三国时,也承认刘禅其实并不糊涂。诸葛亮在世前,刘禅将军国大政全权委托给诸葛亮,因为刘禅知道诸葛亮处理这些事务游刃有余。诸葛亮病逝后,刘禅立即废除了丞相制,将军国大政分别委托给蒋琬和费祎。毕竟,蒋琬和费祎没有诸葛亮可靠,而且他们的能力也与诸葛亮差一大截。让两人分管军政,既可保证朝廷的正常运转,又能让两人相互制衡,扼制他们的野心。

显然,一个昏君根本不会考虑得这么周全。

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吗(为什么说刘禅是)(4)

在诸葛亮过世后,群臣和蜀地百姓纷纷上书请求刘禅在各地修建丞相庙。然而,与诸葛亮关系最亲密的刘禅并没有批准。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刘禅绝非不爱戴诸葛亮,孔明死后刘阿斗哭得比任何人都伤心。不过,刘禅很理智,倘若在各地修建丞相庙,将诸葛亮捧上神坛,自己的皇权绝对会受到威胁。因此,刘禅并没有同意进行这场“造神”行动。

作为一个皇帝,刘禅也有沉浸于声色犬马的时候。刘禅惰政的时候,董允带着一众老臣死谏刘禅“改邪归正”。换做其他“后主”,早就大开杀戒了,可刘禅并没有这样。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刘禅算是对大臣最仁慈的一位,在刘禅当政的四十一年中,极少出现刘禅屠杀大臣的情况。

但凡末代王朝,总会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蜀国却是个例外。刘禅手下有个大宦官黄皓,此人虽然权势熏天,但也没惹出什么政治风波。公元263年,面对汹汹来袭的魏军,刘禅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刘禅是个胆小鬼,愧对刘氏列祖列宗,这是事实。不过,换一种角度来看,刘禅的“不抵抗政策”也让蜀地百姓免受劫掠。蜀汉亡国后,刘禅每天装傻充愣,“乐不思蜀”是刘禅最让后世诟病的桥段。

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吗(为什么说刘禅是)(5)

其实,“乐不思蜀”何尝不是刘禅的聪明之处呢?

试想那些刚烈的亡国之君,不是自杀殉国,就是被取代他的统治者诛杀,没有几个“后主”落得好下场。刘禅通过这种方式,麻醉了多疑的司马昭,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正所谓人非顽石,每想到自己的父亲刘备,刘禅也会涕泪横流,这些苦楚又怎会为外人知?

在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力始终处于弱势一方,我们不能将蜀国灭亡的黑锅扣到刘禅头上,将蜀汉的烂摊子交给秦皇汉武,恐怕也难有转机。刘禅虽然不是什么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他也算知人善用,重现实而轻面子,让蜀地老百姓免于生灵涂炭。

从这一点来看,刘禅是个不错的后主。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