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

↑点击上方“健康春旅”免费订阅

撰文:吴义春

公众号:健康春旅(Tcm_wyc)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医学博士

新浪微博:

“新派中医吴义春”

好大夫网站:

吴义春

最近造访沿海城市,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盛夏下的“湿”:

气候闷热、潮湿、气压低,导致整个人懒洋洋,舌苔厚腻。

“湿”,字形上表意,从水为显,表示水加阳为湿,阳蒸水动以成氤氲者为湿。随着夏日阳气越蒸蒸日上,所以连带出的这个湿自然就很多,所以治“湿”之要诀是清热泻火,拿掉湿的这个“显”旁。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1)

湿是个大问题,十人九湿,作为长夏之主气,在炎炎酷暑更应该及时祛湿化湿才能让自己过个好秋冬。常规的医院检查,没有湿气项目,因此诉说自己湿气重,西医医生往往一头雾水。湿气是中医概念,既指病因,也指病态,中医对此有一套完善的防治方法。

01

导致湿气的因素

作为病因的湿气,多见生活环境中湿度太大或过食生冷。把空气中饱和时的含水量当作 100% 的话,舒适的环境湿度为 50% ~ 65% ,如果超过这个标准那就是湿气泛滥了。生活在东南沿海城市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小湿养人,大湿毁人。

如果长期在湿度 80% 以上的环境中,加上过食生冷会使消化道的湿度增大,一旦超过调节能力,易引起身体内湿气大的病态,这种病因和病灶都看不见的病态,往往让西医束手无策。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2)

小故事:湿气惹出来的皮肤急诊

有位来自廊坊的老患者,浑身无力,自觉头身沉重,因为皮肤湿疹还去了北京某三甲医院看了皮肤急诊,以前经常会打太极锻炼身体,现在却是懒得动。

实际上,老人家决不是懒人,以前很勤快,现在没有力气,就是不想动,一伸舌头便知她湿气重,细问才知道,她长期住在一层不朝阳,房间常年湿漉漉的,后来换了楼层,但是“湿”从此埋下了伏笔。

每周末从廊坊让自己儿子开车来找我调湿气,调了几次后不光湿疹好了,整个人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02

有湿气症状,西医或查不出来

当水分在全身或局部稽留过多,就是常说的湿气重。中医说“湿性黏滞重浊,易伤阳气。”当组织中水过剩但不到水肿的程度,现代医学一般检查不出病来,但会有头身沉重等症状,这个阶段属于机能障碍。

“黏滞”指缠绵不清,迁延不愈,这种情况往往有慢性炎症,譬如关节炎发作时的僵硬,实际上是局部水肿,局部湿气。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3)

急性炎症往往伴随炎症分泌物,西医叫渗出液,这种状态中医叫“湿热”。对于湿热一般只需要清热,中医的清热不是退烧的意思,而是消除炎症,炎症消了,炎症分泌物自然消失。

水肿状态会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所以说“易伤阳气”,这里的阳气可以理解为能量,能量不足,定然无力。

03

湿邪致病有什么特征

湿邪致病有其特征,抓住了“湿”的致病特征,更能有的放矢地治湿,同时认清治“湿”需要一个过程。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4)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5)

04

治湿气是中医特长

身体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尿和汗的形式排泄,汗包括看得见的汗和看不见的汗。

➤ 对于机能性障碍的轻度湿气,通过养生方法即可解决。除湿的食品,大多有促进消化、利尿、发汗的功效。如薏苡仁、茯苓、扁豆等能健脾利水,辣椒、花椒、陈皮等香料则有发汗作用(当然对于内湿重,气候干燥的地区辛辣刺激需少用)。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6)

对于湿气重尤其舌苔厚腻之人,宜用中药治疗,调整体质。中医常用的方法包括祛湿运脾两方面。

祛湿即祛邪,祛除困阻脾胃的诱因

化湿常用用防风、薏米、苍术、藿香、陈皮、半夏、砂仁、生甘草等。有化湿、燥湿、利湿等法。用药各不相同,

运脾即是恢复被困之脾胃功能

运脾泛指运脾、健脾、醒脾等法以健运脾胃,恢复脾之运化水湿之功能,故《证治汇补·湿症》说:“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常用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淮山药、茯苓、枳壳、香附等。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7)

湿气是一种体质状态,除部分疾病外,多数情况下医院的常规检查找不到病源所在。对此,中医采用化湿、利湿、燥湿的办法,往往效果明显。而盛夏之时,外湿内湿泛滥,及时化湿,又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方法,如果等湿气变成体内的“沉淀物”,要想化湿起来可能就要难多了。

炎炎夏日教你降暑小妙招(炎炎酷暑如何化解暑湿)(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