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多大概率康复(心内科专家和您聊一聊冠心病的检查及治疗)

(通讯员 王叶 郑春霞)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许多患者依然对此有许多疑问,例如心脏为什么要做好几项相关检查?治疗冠心病的常见药物该如何正确使用?本期,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心内一科主任郑春霞就来为您解答这些疑惑。

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有多大概率康复(心内科专家和您聊一聊冠心病的检查及治疗)(1)

为什么心脏疾病需要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心脏彩超、冠脉CTA、冠脉造影及检关的化验?

心电检查是反应心脏电活动的,可以发现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情况。对于心脏彩超检查,通过它能动态显示心脏结构、心脏搏动和心内血液流动的情况,这项检查无论发病与否都可以随时检查。

此外心内科还会进行血脂、血糖、血尿酸、脑钠肽、血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如果异常就需要提前进行干预,以便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冠脉血管常规检查中的冠脉CTA和冠脉造影,它们有何作用呢?

冠脉CTA是电脑三维成像,属无创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大血管可以,小血管不够精准。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低、无创。

冠脉造影是动脉管腔的x线影像,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造影可明确狭窄的部位、程度,有没有血栓、需不需要支架、需不需要搭桥,能明确支架内有没有再狭窄等情况。冠脉造影优点是高效、精准、微创。

冠心病有多大概率康复(心内科专家和您聊一聊冠心病的检查及治疗)(2)

哪些人适合CTA,哪些人适合冠脉造影呢?

冠脉CTA检查主要适用于冠心病低风险因素伴有胸痛、中高危无症状人群的初步筛查者,以及支架术顺利、病变比较简单、不想再上手术者的复查。

冠脉造影检查,适用于高度怀疑冠脉狭窄伴有典型胸痛等缺血症状,可能需要支架的患者;有高危因素的人伴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但客观检查有问题者,做完支架但又出现症状了;部分PCI术后的高危患者,比如过程复杂、支架数多、术中发现其他血管也发生狭窄但未支、过早停药的等,负荷试验提示中高危的患者。

从事危险行业的患者建议早期积极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A。

得了冠心病该如何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是治疗的根本。如果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吸烟等得不到控制,疾病就会进展。

规范治疗是关键。药物、运动、戒烟、营养、心理五大处方缺一不可。

冠心病有多大概率康复(心内科专家和您聊一聊冠心病的检查及治疗)(3)

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和降脂药?

治疗冠心病最重要的两种药——阿司匹林和降脂药

(1)阿司匹林适用于年龄40-70岁的成人,初始风险评估时心血管疾病的10年预期风险≥10%,且经积极干预后仍有3个以上主要危险因素难以控制(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可考虑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对于高出血风险人则不易进行一级预防(如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肝肾疾病、血小板减少、经常服激素类药、消化道溃疡等)。

至于早上还是晚上服阿司匹林不必过分强调。但应该是饭后服肠溶片。偶而漏服一次对抗栓作用影响不大。喝酒者需叮嘱“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因对胃损伤加重,增加肝损害及酒精中毒。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损伤、出血、过敏、肾损伤。

冠心病有多大概率康复(心内科专家和您聊一聊冠心病的检查及治疗)(4)

(2)降脂药。他汀类降脂药剂量选择:控制冠心病就一定要用好他汀类药,因为他汀既可以保持斑块稳定,甚至在一些中青年人,可以使斑块逆转,可减少发生心梗、卒中,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特别是能降低总死亡率,使人长寿。但不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增加剂量只会增加副作用。我们中国人适合中小剂量(各类他汀药1片为中等剂量,半片为小剂量),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联合用药(降脂作用可增加20%),而不适合增大剂量(降脂作用只增加6%),且增加副作用。联合用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费用低且达到降胆固醇的目的。用药1-2月期间监测肝功和心肌酶,如果超过3倍以上或总胆红素升高,应暂停或减量。

如何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的源头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间环节是危险因素。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天天看手机上网,运动减少,吃得不健康,熬夜,吸烟,喝酒,精神压力大等),导致血压高了,血糖高了,胆固醇高了,肥胖了。

因此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压、降糖、降脂、戒烟酒,该服药服药,不要有顾虑,分清利弊。单靠药真靠不住,不用药也不行,一定要两手抓,一定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冠心病有多大概率康复(心内科专家和您聊一聊冠心病的检查及治疗)(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