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

第47讲 少阳病概说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1)

大家好,我们上课。

前些时间我们把三阳病的太阳病和阳明病都谈完了,我们今天接着讲三阳病的最后一经病少阳病。

我们在讲少阳病的原文之前,仍然要把少阳病的大概情况作一个介绍,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少阳病的概说。

第一,我们谈少阳病的病变部位。从《伤寒论》的原文来看,少阳病涉及到了足少阳胆经,涉及到了足少阳胆腑,涉及到了手少阳三焦。从少阳病的原文主要涉及到三焦腑的病变而没有明显的三焦经脉受邪、经气不利的这种临床特征。所以我们说,少阳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腑和手少阳三焦腑。

从少阳病的成因来看,不外是两大方面,一大方面是少阳本经受邪,因为经脉是循行于人体的体表的,它直接和外界接触,所以它直接感受外来的风寒邪气而发病,然后邪气循经入腑,这就形成了少阳病。

少阳病成因的第二个方面是邪由它经传来,哪经的邪气容易传少阳呢?首先是太阳,因为太阳是主表的,体表防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被邪气突破以后形成了太阳病。如果太阳病失治或者误治,邪气就可以传其它五经。所以少阳病的成因之一是邪由太阳传来。

少阳病的成因之二,由于少阳和厥阴相表里,当厥阴的阳气恢复之后,可以出现厥阴之邪外出少阳,我们把它叫做脏邪还腑,阴病出阳,我们在讲太阳病的时候,谈到太阳的成因,可以是少阴阳气恢复以后,少阴的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由少阴外出太阳。我们谈到阳明病的时候,说阳明和太阴相表里,所以阳明病的成因也可以是太阴之邪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但是少阴传太阳的原文,太阴传阳明的原文,我们都要在三阴病篇谈到,要分别在太阴病篇谈到,在少阴病篇谈到,少阳病成因之一是厥阴之邪外出少阳,使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这个成因我们也要在厥阴病篇来谈。

为了使大家能够很好的理解少阳病证的基本病机,所以我们有必要复习少阳的有关生理。我们也是从经脉、从脏腑、从阳气这三个角度来谈少阳的基本生理。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2)

从经脉的角度来讲,我们主要讲的是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循于人体的头身两侧,凡是一侧,头的一侧,身的一侧,胸胁部,这都是少阳所主。太阳经脉行于后头部、颈项部、后背部,头项、后背,所以头项、后背部的肌肉痉挛的这种征候,我们认为是太阳经脉受邪,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这都是太阳经的病。阳明经脉行于头面胸腹,所以当额头疼痛、满脸通红、目痛鼻干、夜卧不宁,以致热郁上焦的栀子豉汤证,热在中焦胃热弥漫的白虎汤适应证,热在下焦、阴虚水热互结证,我们都把它看成是阳明经循行部位的一些征候,那都是属于阳明病。如果是偏头痛,胸胁疼痛,这就属于少阳所过的部位,那是少阳经脉受邪。我们在了解少阳经受邪部位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少阳的经脉络肝属胆,这就沟通了肝和胆的关系,肝和胆,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在生理上它们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它叫做肝胆相表里,在病证上它们会相互影响。少阳之邪不解可以传厥阴,厥阴阳气恢复,可以脏邪还腑,阴病出阳。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足少阳的经别,经别我们以前都谈到过,是十二经脉别出的一个分支,它的循行特点是入季胁,布胸腔,过心脏,有季胁、有胸腔、有心脏,所以少阳病才有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入季胁,布胸腔,少阳经气不利的时候,少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的时候可以有胸胁苦满。少阳病有心烦喜呕,有心烦正是由于足少阳经别过心脏的缘故。

在30多年以前,我在医院做住院医生,我们医院是一个中医的医院,协和医院是一个西医的医院,协和医院的心内科和我们医院的心内科相互协作,我们治疗一些冠心病的病人用协和医院的西药的治疗方案,当然我们也用我们中药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协和医院的心内科用他们医院的西医治疗方案,我们用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案,这样来搞协作,来观察病人。我们在观察病人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冠心病的病人用我们中西药物的治疗方案,这种常规的治疗方案,或者说叫群体化的治疗方案,有一部分冠心病的病人心绞痛疗效不好,然后我们再仔细研究这些病人为什么疗效不好,发现他们或者有慢性的肝病,或者有慢性的胆道疾患,比方说胆囊炎、胆道结石、胆囊息肉等等,而这些病人当他们肝胆疾病比较重的时候,心脏症状也明显加重,当他们肝胆证候比较轻的时候,胸闷、心绞痛的症状发生的次数或者程度也明显减轻,于是乎我们想到了对这类的病人是不是应当转头去治疗他的肝胆疾患,结果我们发现肝胆疾患经过治疗有明显好转以后,这些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心绞痛的发作几乎非常非常少,或者说基本缓解了,而再去用心电图作检查的话,心电图都有所改善。所以那个时候协和医院的心内科主任说,看起来这些心脏病的病人或者说冠心病的病人,我们可以不可以把他叫做“胆心病”啊。你看从心脏病的角度来说,我们听说过肺心病、先心病、风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没有听说过胆心病,是我们协和医院的专家,那个西医科专家看到很多病人他是慢性肝胆疾患,结果出现了心脏的心绞痛的症状,而肝胆疾患治好了之后,心绞痛的症状也缓解了,他就提出了一个胆心病的概念。

实际上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早就有胆和心的概念,而且心和胆是通过什么来联系的呢?通过经脉来联系的,所以这就给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某些心脏病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从肝胆来论治。

这是我们从经脉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注意它的经别和胁和胸有联系,和心脏有联系,下面我们谈谈胆腑。

胆腑的生理功能我们用四句话来概括,这就是藏精汁,喜疏泄,主决断,寄相火。胆腑所藏的精汁是肝之余气所化,胆汁是在肝脏里头生成的,胆囊只不过起到了一个贮藏胆汁,然后排泄胆汁的这样的一个作用,所以它是藏精汁。藏精汁和喜疏泄的功能相合,它的精汁排放有规律,该排的就排,不该排的就贮存着。比方说我们吃过饭以后,胆囊收缩,胆汁排入十二指肠来促进消化,我们不吃饭的时候,胆汁就贮存起来,等到下次吃饭的时候再集中使用,这就叫精汁排放有规律,该排的排,该贮存的就贮存,这个是靠胆腑藏精汁,主疏泄的功能来实现的。

所以我经常提倡要吃早饭,好多中学生不吃早饭,有许多成年人也不吃早饭,我曾经追访过大约20例胆道结石的病人,这20例之中,有十几例是长期的不吃早饭。你想想,这一夜胆汁的贮存,早晨不吃饭,甚至连一口水也不喝就匆匆忙忙的上班,所以胆汁贮存在胆囊中,没有机会排泄,要吃饭胆汁才能够排泄啊,就淤积在胆囊,淤积的时候长了,胆盐沉积,那就有可能形成胆结石。所以不吃早餐,我认为是诱发胆囊结石的可能的一个原因。精汁排放有规律,它对哪个脏器有影响呢?这个时候则阳明之气可降,太阴之气可升,也就是说少阳胆腑藏精汁和主疏泄的功能关系到阳明之气的降浊,太阴之气的升清,也关系到阳明的受纳和太阴的运化,和消化系统有密切的关系。阳明属于里,太阴也属于里,你看少阳胆腑的正常和里气的升降,和阳明太阴的受纳和运化有密切的关系。胆是主决断的,肝是主谋略的,而胆和肝喜疏泄的功能除了有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外,还有调畅情志的作用。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3)

肝胆能够正常的疏泄,胆气不虚,这对人的情绪、心情和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从精神来说,精神愉悦而少抑郁,肝胆能够正常的疏泄,少阳胆气不虚,它能够正常的主决断,他的精神就愉快而少抑郁,所以我们看到的一些忧郁症的病人,他们大多是在先天的心胆阳虚、气虚的基础上,稍稍受到一点外来的刺激,他就不能够疏泄,于是乎导致了精神的抑郁。

从心情的角度来说,少阳疏泄功能是正常的,主决断的功能是正常的,那么他的精神就轻松而少焦虑。有许多人天生的心胆阳虚,心胆气虚,胆小,容易紧张,容易焦虑,一到考试的时候,手脚发凉,心慌心跳变快。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没有更多的魄力,唯唯诺诺,裹足不前,为什么老是这个样子?心胆阳虚、气虚,疏泄无力,决断无力。胆主疏泄的功能正常,他就思维果断而少犹豫。

就是有许多的人,他可以对一件事情想出许多处理的方法,但是他就是决定不了采取哪种方法最合适。

有一个学生上本科,她毕业的时候来找我,说老师我们班有两个男同学喜欢我,您说我是和哪个同学好是好啊。我说我不了解你们班上的具体情况。她说老师您从头到尾给我们班上课,那您应当对我们同学更了解一些。我说你天天和同学接触,我只是上完课就走了,我给你决定不了这个事情。之后毕业之后,走之前又去看我。我说你最后怎么决定的呢。我实在犹豫,两个各有长处,最后一个也没要。毕业两年后,考的另外一个老师的硕士研究生,上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她又来找我,说老师啊,我新交了两个朋友,我说你怎么两个啊,一个就够你忙的了,她说老师他们找的我啊,一个美国人,一个是中国人。我说那你怎么选择啊?她说我把他们的资料都带来了,有照片,有简历,这好像是搞政治审查一样,您看能不能够帮我决定一下选哪个。我说这个我可不能决定。好,硕士毕业以后还是她一个人走了,现在晃呀晃,45岁了还是她自个儿,她就是这样的胆气虚。

有一天,她看了我一篇文章,我那篇文章是写精神抑郁症的,拿着这篇文章来找我,说老师我现在觉得我都40多了,业没立,家没成,平时做什么事情都胆小害怕,现在思维迟钝,动作迟缓,正像您这篇文章所说的,我是不是得了精神抑郁症啊。我说你现在还不是精神抑郁症,你只不过是有精神抑郁的倾向,你最主要的是天生的心胆阳虚,气虚,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是优柔寡断。这种情况就属于她先天的主决断的功能差所造成的。

所以少阳病涉及到精神情志方面的证候,因此我们讲治疗少阳病的主要方剂柴胡剂常常在临床上治疗一些精神神志方面失调的证候,这主要是和胆喜疏泄、胆主决断,具有调畅情场的作用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胆所寄的相火,我们说五脏六腑的阳气都叫火,除了心中的阳气我们叫君火之外,其它脏器的阳气我们都叫相火。这个相火是不亢不烈的,因为它的阳气是一阳,是小阳,胆所寄的相火就是阳气,不亢不烈,它的作用部位是全身的,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温煦长养的作用,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要想旺盛、要想活泼的话,它依赖少阳相火、少阳一阳之气的这种促进,所以《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五脏加六腑合起来是十一,十一脏实际上指的就是五脏六腑,当然五脏六腑各有各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要活泼起来,要活跃起来,靠少阳一阳之气的促进。

下面我们谈谈手少阳三焦。三焦的焦字,《六书》怎么说的呢?《六书》这本书说“焦,燔之近炭也”,用火来烤,烤到接近炭化的程度,这就叫焦,我们所说的焦炭不就是把煤隔绝空气后加热,使它燃烧到最好的程度,杂志都去掉,如果继续燃烧的话,能够放出最高的能量,所以焦就是燃烧的意思。人体内的燃烧实际上就是能量代谢,能量转换,三就是多的意思,人体全身多处的具有能量转换,具有能量代谢的这种场所都叫三焦,所以古人用三焦这个词,用得非常有意思。每一个细胞都有能量代谢和能量转换,每一个组织都有能量代谢和能量转换,每一个器官都有能量代谢和能量转换,凡是有能量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都是三焦,所以全身无处不三焦,全身处处是三焦。后世有的医家要找三焦具体的形态,这是对中医古代著作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它是指的一组功能,全身各个细胞、各个组织、各个器官的具有能量代谢的功能,能量代谢的场所都叫三焦。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4)

《黄帝内经》说得非常明白,三焦是“元气之别使”,元气是什么啊,元气就是能量啊,能量代谢的场所就叫三焦。三焦既是能量代谢的场所,也是能量转输的途径,而我们中医不用能量这个词,用气用水用火,水火气机的通道,所以三焦是水火气机的通道。我们太阳病篇曾经引过一句话说,“三焦膀胱者,腠里毫毛其应”,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吧。所谓“三焦膀胱者,腠里毫毛其应”,是说三焦和太阳主表的关系,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化生太阳的阳气,太阳阳气通过膀胱经脉,也通过三焦向体表输布,输布到体表以后,起到温养肌表、调节体温和防御外邪的作用,因此《黄帝内经》说“三焦膀胱者”,三焦腑和膀胱腑“腠里毫毛其应”,和腠里毫毛的正常生理功能,腠里毫毛的正常卫外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当三焦气机调畅的时候,太阳表气就会调和。

可见从少阳腑来说,胆腑精汁排放有规律,阳明之气可降,太阴之气可升,阳明可以受纳,太阴可以运化,少阳三焦气机调畅,太阳表气调和,你看看这个少阳,它不主表,它也不主里,但是少阳气机调畅和表也有关,和里也有关。

我们接着看少阳的阳气。少阳的阳气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相火,它的量怎么样?它的量不多,在三阳中它的阳气的量最小、最弱,叫一阳,叫小阳,后世医家把它叫幼阳、稚阳、嫩阳,凡是稚嫩的、幼小的这些词,都用来形容少阳阳气的量,说它不亢不烈,如日初出,但是却是蒸蒸日上,这就是少阳阳气的特点,是个弱阳,是个小阳,就像小孩一样,活泼好动,你说它有多大的参量,没有多大的能量,它不亢不烈,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蒸蒸日上,它作用部位却是全身的。我们刚才说过少阳所寄的相火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都有促进和调节的作用,所以说它的作用部位是全身的,它对全身有很好的温煦和长养的作用,对全身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都有温煦、长养和促进的作用。

这样的话我们回忆一下,为什么说太阳主表呢?是因为太阳的阳气运行于体表,它起到了一个温煦肌表、调节体温和防御外邪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太阳主表,主就是管理的意思呀,而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我们理所当然把它叫做太阳病。我们为什么说阳明主里呢?因为阳明的阳气作用于胃肠道,胃肠道的阳气我们把它叫做阳明的阳气,它有腐熟水谷的作用,腐熟水谷你需要热能吧?它有变化糟粕的作用,水谷的渣滓变成糟粕它需要热能吧?所以说阳明主里,因为胃肠道是人体最内部的器官,大家想想少阳的经脉在人体的一侧,少阳的胆腑在人体的一侧,可是少阳阳气的作用部位是哪里呢,少阳阳气的作用部位是全身的,三焦气机调畅通达,三焦有阳气,三焦有相火,三焦相火通达,则太阳表气调和,和主表有关,胆腑气机的调畅,胆腑相火的旺盛,藏精汁功能的正常,和脾胃之气的升和降,脾胃的受纳和运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和主里有关,因此少阳既不单独主表,也不单独主里,但是和主表也有关,和主里也有关,后世为了区别和主表主里的不同,就把它叫做少阳主半表半里。那么这个一半表一半,是不是一半表一半里?如果是一半表一半里的话,表证我们用桂枝汤,里证我们用白虎汤,用桂枝汤和白虎汤的合方能治少阳病吗?不能,所以半表半里不是一半表一半里,也不是表里之间的夹界,表里之间的夹层。有的书上说了,少阳外近太阳,内临阳明,属于表里的夹界,表里的夹层,所以有的人就说了太阳主表,皮毛为表,阳明主里,肌肉为里,那么少阳是什么地方呢?皮里肉外的脂膜就是少阳,那就是那层大肥肉受邪了,那就是少阳病,对吗?显然不对。有人说太阳主表,躯窍为表,阳明主里,胃肠为里,那么少阳在哪里呀,躯窍之里,胃肠之外,那就是胸腹腔,胸腹腔就是少阳所主的部位,这个理解对吗?显然也不对,是吧。我们说少阳经脉虽然在人体的一侧,少阳胆腑虽然在人体的一侧,但是少阳阳气的功能,少阳相火的功能是作用于全身的,外可以和太阳,内可以和阳明、和太阴,这就像我们的门,门的轴是装在一侧的,门的外面我们可以比喻为太阳来抵御外来的风寒,门的里面我们可以比喻作阳明来保护房内的温度,而少阳经和脏就像门的轴一样,是装在门的一侧,但是一侧的门合页的灵活运转,却关系到整个门的开和合,所以我们不如把它叫做少阳主枢。少阳就像门一边的门轴一样,门轴能够运转,它的运转调畅通达,门在外可以开,在里可以合,我们人体的少阳经和少阳胆腑虽然在人体的一侧,但是它的气机畅达,也包括三焦气机的畅达,就表气调和,里气调和,这就是少阳。

这样的话,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这个半表半里,所谓半表半里是区别于表、里,但是和表里都有关。半表半里者,非表非里也,不表不里也,不是一半表一半里,更不是表里之间的夹层。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5)

关于少阳的生理我们就介绍这么多。

第四个我们谈谈少阳病的特点和证候分类。

先谈它的特点。少阳病,可以有经证,可以有腑证。邪在经脉的,那就是经证;邪在脏腑的,那就是脏证或者腑证。当然对于少阳病来说,常常是经腑同病,少阳病的特点是经腑同病。你看太阳病经表证,中风、伤寒是独立的证候,蓄水、蓄血是腑证,也是独立的症候;阳明病,胃热弥漫的白虎汤证,胃热弥漫、津气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前代医家有把它叫做阳明热证,也有人把它叫做阳明经证,这里所说的经是泛指是证候,都可以笼统的叫做经,它是和腑证相对而言的。而阳明腑证呢,有腑实证,有脾约证,有津亏便结证,有阳明蓄血证,经证和脏证都是分开的。对少阳病来说,经脉受邪的时候和胆腑三焦受邪的证候常常同时发生,在治疗上,也使用小柴胡汤一个方子来治疗。

这是第一个特点,我们在第一个特点上应当加一个容易经腑同病。

第二个特点,容易气郁,易化火。为什么它容易气郁?因为少阳本身是主疏泄的,它一旦得病,就必然疏泄不利,所以我们治疗少阳病要抓一个郁字,一定要疏郁。为什么易化火,因为少阳内藏相火,它所藏的阳气不亢不烈,但是蒸蒸日上,一旦邪气郁遏了少阳相火,它就特别容易化火,所以我们治疗少阳病要抓一个郁,要抓一个火。

第三个特点,易生痰、生饮、生水。少阳病为什么容易生痰、生饮、生水?这和手少阳三焦腑受邪之后气机失调是密切相关的,三焦是水火气机的通道,特别是三焦是水道,三焦为水道,所以一旦少阳受邪,三焦水道不利,水邪内留,它必然要生痰、生饮、生水。当体内水湿内盛的时候,反过来又阻滞三焦气机,阻滞少阳气机,加重了少阳阳气郁的证候,加重了少阳郁火内盛的证候,所以我们在治疗少阳病的时候不要光想到了气,还要想到痰、饮、水、湿的问题。

少阳病的第四个特点是易伴发太阳、阳明、太阴之气不和,这个非常好理解,因为我们刚才说了“三焦膀胱者,腠里毫毛其应”,三焦气机畅达,则太阳表气调和,现在少阳受邪,三焦不畅,很容易引起太阳之气的输布失调,那就可以伴发太阳表气不和的证候。我们刚才也说了,胆腑是藏精汁的,是喜疏泄的,主疏泄的功能正常,藏精汁的功能正常,精汁的排放是有规律的,那么太阴之气可升,阳明之气可降,阳明可以受纳,太阴可以运化。现在当少阳胆腑受邪,气机郁遏而化火的时候必然也容易引起阳明和太阴之气不和。

所以这就是少阳病的四大特点,在治疗的时候,这四在特点应当紧紧的抓住,应当都考虑在内。

少阳病的分类,一个是经证,一个是腑证。

对于经证来说,就是足少阳经脉受邪之后,少阳经的阳气被郁的一组证候,它的主要表现可以是目赤、耳聋,这都是少阳经脉所过的部位,胸胁苦满、往来寒热。为什么往来寒热,我们把它归属于少阳的经证?我们在讲往来寒热这个证候的时候再具体的谈。你看这都是少阳经脉所过的部位。

腑证来说,像口苦,这是胆火上炎的表现;像咽干,这是少阳郁火伤津的表现;像目眩,这是少阳郁火上扰清窍的表现;心烦,这是少阳郁火扰心;喜呕,这是胆腑郁火犯胃;嘿嘿不欲饮食,这个嘿嘿是精神抑郁,心情不爽的一种感觉,这是少阳胆火内郁,情志不爽铁特征;不欲饮食,那更是胆火犯胃,胃气不和的表现。但是对少阳病来说,经证和腑证往往同病,所以在治疗上都用小柴胡汤,用小柴胡汤统一治疗。

除此之外少阳还可以有兼证。

本来少阳本证中就可以有兼证,比方说兼轻度的太阳不和,兼轻度的阳明不和,兼轻度的太阴不和,当然有时候兼证特别突出,我们在这里可以说有兼太阳的,有兼太阳表证的,光用小柴胡汤在治疗上就可能有些困难,那我们就要用柴胡汤来配合解表的方子、治疗太阳病的方子来治疗,可以兼太阳表证。

可以兼阳明里实,那光用小柴胡汤也不行,那就配合承气汤类来治疗,像大柴胡汤它就是小柴胡汤去掉补的药人参和甘草,然后加上半个承气汤,那就是兼阳明里实。

还可以兼太阴脾虚,像柴胡桂枝干姜汤,它就是少阳不和,兼有太阴脾虚,又兼有津液不足。

还可以兼心神不宁,由于少阳经别是过心脏的,所以当少阳郁火上扰心神的时候,出现了突出的心神不宁的证候,光用小柴胡汤也是不行的,那就应当加镇心安神的药治疗。

这是我们谈到的少阳的兼证,少阳证主要证候的分类,我们就介绍这么多。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6)

第五点我们谈谈少阳病的治法和禁忌。

我们说太阳主表,太阳的阳气向体表输布。太阳的阳气怕什么?它就怕寒邪闭表,其气畏闭,寒邪一闭表,这就形成了太阳病,所以治疗太阳病应当发汗以启闭。阳明主里,阳明的阳气怕什么?因为阳明的阳气是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所以阳明的阳气怕的就是亢盛,它怕亢盛,所以在治疗阳明病的时候,就用清下以平其亢,用清法、用下法来平阳明邪热的亢盛。少阳主枢,我们在这里不用半表半里这个词,免得人们误会,理解为一半表一半里,或者把它当成表里之间的夹层,夹层这个词不好理解,所以有人就讲了门的外面像太阳,门的里面是阳明,门中间夹着的空的地方是少阳,这个理解是错的。我们说经络,少阳的经络、少阳的脏腑虽然在人体的一侧,就像门的合页、门的轴,在门的一侧一样,但是少阳枢机的畅达却是关系到表里内外气机的畅达,就像门的轴运转灵活的时候,却关系到整个门开合的灵活一样,所以少阳主枢,它的气怕什么?就怕郁啊,门轴不转了,其气畏郁。那么治疗少阳病应当用什么方法呢,那就应当和枢机、解郁结。把和枢机、解郁结这两个词开头这两个字连起来,这就是“和解”,所以这叫和解以疏郁,这就是少阳病的治法。

关于少阳病的禁忌,主要是禁汗、吐、下,后世医家又给它加了一个禁利小便。为什么少阳病禁汗、吐、下呢?这主要是因为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是个幼阳,是个稚阳,是个嫩阳,少阳阳气抗邪的能力不足,而你用汗法,吐法、下法,对少阳的邪气起不到袪除作用,起不到治疗作用,只能白白的损伤少阳的正气。少阳阳气本来就是弱小的,你用的治法不能帮它袪除邪气而损伤了它的正气,就会使病情恶化而出现种种变证或者坏病,所以少阳要禁汗、吐、下。

《医宗金鉴》用了一个歌诀来概括了少阳病禁汗、吐、下的这个内容,我把它写在这里。“少阳三禁要详明”,少阳病有三种禁忌你一定要知道,“汗谵吐下悸而惊”,误用发汗伤了胃中的津液就会导致谵语,误用了吐下法,伤了心胆之气,心气虚就会出现心悸,胆气虚就会出现惊惕不宁;严重的,“甚则吐下利不止”,严重的误用吐法,误用下法以后,就会导致下利不止,不仅会导致下利不止,还可以导致“水浆不入”,底下有下利不止,上面连水都喝不下去,“命难生”。所以在《伤寒论》里和后世医家都特别强调少阳禁用汗吐下这种攻邪的方法。

这是我们讲的治疗少阳病的常规的禁忌。但是当少阳兼太阳表证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和解的基础上兼以发汗;当少阳兼有里实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和解的基础上兼以泻下,这叫变法。少阳禁汗吐下,这是常法,兼表兼里的时候可以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兼用汗法,兼用下法,这叫变法。知常达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少阳的概说,我们就谈完了。下次课,我们具体讲少阳病篇的原文。

好,下课,谢谢大家。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7)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病因病机病症名句集锦

3、中医经典名句整理

4、中医经典——郝万山讲伤寒论70讲视频大全

5、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6、中医经典——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7、中医经典——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8、中医经典——辨经络病证方法

9、《伤寒论》图解大全

10、中医经典——汤液经法—十二神方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8)

11、中医经典——十大名方彩图速记

12、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背诵部分节选

13、中医经典——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01讲 书作者简介

14、中医经典——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02讲 成书背景和流传

15、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03讲 书的内容和贡献

16、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讲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17、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06讲 太阳病概说

18、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07讲 太阳病提纲

19、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08讲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20、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9讲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9)

21、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0讲 太阳中风证治

22、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1讲 桂枝汤的适应症

23、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2讲 桂枝汤的禁忌症、加减应用(1)

24、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3讲 桂枝汤加减应用(2)

25、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4讲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

26、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5讲 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7、《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28、中医经典——《笔花医镜》用药论

29、伤寒论六经病机辨证方剂

30、中医经典——医学三字经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10)

31、中医经典——郝万山讲伤寒论70讲视频大全

32、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6讲 伤寒兼证(1)

33、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7讲 伤寒兼证(2)

34、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8讲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35、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9讲 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36、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0讲-1太阳蓄水证2

37、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0讲-2太阳蓄水证3

38、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1讲 太阳蓄血证(1)

37、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2讲太阳蓄/血证、太阳变/证及其治则

38、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3讲 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

39、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4讲 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

40、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5讲 心阳虚证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11)

41、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6讲水气病

42、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7讲 脾虚症

43、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8讲 肾阳虚证

44、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9讲 阴阳两虚证

45、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0讲 结胸证

46、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1讲 结胸证(2)

47、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2讲 结胸证(3)

48、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3 讲心下痞证(1)

49、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4 讲心下痞证(2)

50、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5 讲痞证及其类证

51、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6讲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

52、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7讲 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53、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8讲 阳明病概说

54、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9讲 阳明病纲要

55、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0讲 阳明热证

56、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1讲 阳明腑实证(1)

57、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2讲 阳明腑实证(2)

伤寒少阳病知识点总结(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12)

注意: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本头条发布的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中医经典健康资讯,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健康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