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标准化建设(迈开大步奔小康)

冬日的清晨,(广安)岳池县苟角镇石板坡村的户外冷得刺骨,但薄雾中总能见到宋光寿老两口义务打扫公路的身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安市标准化建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广安市标准化建设(迈开大步奔小康)

广安市标准化建设

冬日的清晨,(广安)岳池县苟角镇石板坡村的户外冷得刺骨,但薄雾中总能见到宋光寿老两口义务打扫公路的身影。

3年前,老两口唯一的儿子因病去世,让这个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家被击垮,是扶贫干部捂热老两口已经破碎的心,是脱贫政策托起他们生活的“底盘”。

“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我们扫扫地,也算是一种回报。”70岁的宋光寿说,如今他家的土地承包出去有分红,自己种点蔬菜,加上政策帮扶,每年有两万多元的收入。

宋光寿的家改变了,岳池县26857户贫困户的家也改变了。

岳池是百万人口大县,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村28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6857户89968人,贫困发生率8.9%,贫困村、贫困人口数量分别居四川省第2位、第17位,在我市均居第一。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近年来,朝着“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岳池县举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迈开大步奔小康——2017、2018连续两年在省级年度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等次;2018年实现贫困县摘帽;2019年实现全域全员脱贫。

使命千钧重 立下军令状,“绣花”功夫深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两年,白庙镇郑家村被冠以的名号越来越多、越来越响,越来越有“面子”。

但其实,比“面子”更实在的,是郑家村厚实的“里子”。

这些年,除了依托陆游的《岳池农家》发展乡村旅游外,郑家村利用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在平坝地区发展了“稻鱼、稻虾、稻鳝”共生的粮食增产项目,建成千亩桃园、藤椒园、中药材和苗木种植示范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

过去,在郑家村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村党支部书记刘方红四处寻求发展门道,但连他也未曾想到,自己熟悉的荒山坡上还能发展旅游产业,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为郑家村找准脱贫门路的,是扎根村里的驻村干部。

“来的扶贫干部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冲锋在前,带领贫困群众攻堡垒、拔穷根。”刘方红说,驻村干部扎根贫困村,下足“绣花”功夫,找准了贫困村的脱贫之道。

刘方红所言不虚——作为全市扶贫任务最重的县,脱贫初期,针对贫困面宽、量大、任务重的现实,岳池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政“一把手”、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等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誓与贫困战到底!

勇挑千钧担,做精“绣花”活。岳池县巧妙“排兵布阵”,划出10个脱贫战区,县级领导班子挂帅,建立包战区、包乡镇、包村、包社、包户“五包”帮扶责任,选精兵、派强将,280个驻村工作队、1.5万名公职人员下沉基层,与26857户贫困户结亲结对。

举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各行各业纷纷投身于这场气势磅礴的“硬仗”之中。

省级单位来了——3家省级单位到岳池开展定点扶贫,帮助协调17个扶贫项目,引进262.2万元资金。

民营企业来了——近百家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到贫困村开咱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爱心扶贫等。

…………

他们找准了致贫的根本——基础条件差,出行没好路,住房不像样,收成靠天保;致富技能缺,70%的群众没有一技之长,外出务工收入低,在家经营无门路;患病群众多,75%的贫困人口因病常年吃药,劳动能力不足……

找准穷因后,岳池县当即开出良方治“硬伤”。

圆“安居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C级D级危房改造、“五改三建”等51714户,有效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

修出行路,修建通村硬化路、产业联网路、入户便民路等4550.88公里,实现100%的村通水泥路、85%的组通产业联网路、60%的户通入户便民路。

搭“致富桥”,打造6个产业示范带,新改建37.63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建成100个奔小康产业园,培育2229个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贫困群众多形式、多途径增收。

用好真金白银,筹集资金42.76亿元,强化资金风险防控,保证扶贫资金封闭、安全、高效运行。

贫困的“硬伤”治愈了,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兴隆镇龙王井村脱贫户金贤中家建了舒适温馨的“三合院”,再也不用寄住在先辈的旧屋里;交通的改变让罗渡镇化龙桥村成为一块“宝地”,发展起了青脆李等产业,村民增收有了新门路。

脱贫攻坚带来的好,无需语言,从脱贫户满是笑容的脸上就能瞧得明明白白。

打好产业牌 增收有门路,口袋“鼓起来”

站在岳池县顾县镇羊山湖村的制高点向远处眺望,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线成片,眼底可见的是一片绿意。

这片绿地里,蕴含着羊山湖村的“致富经”:流转全村大部分土地,种植佛手柑、黄精、川芎、吴茱萸、半夏、枳壳等中药材,并围绕中药材种植产业,开发特色健康旅游项目,帮助群众鼓起了钱袋子。

羊山湖村第一书记罗阳算了一笔账,预计今年中药材和藤椒丰收后,能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带动62户脱贫户户均增收4000元。

这意味着,羊山湖村已经完成了从吃“农业饭”向吃“旅游饭”的转变。

31岁的罗阳是市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2018年5月,被选派至羊山湖村任第一书记。驻村两年,罗阳带领村民栽种中药材和藤椒5600亩,还建成了1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

脱贫攻坚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现成路径,没有现成答案。脱贫攻坚的路上,岳池县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大胆探索创新,找到了切合实际的路径!

针对乡村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岳池县探索“县引村用、岗编分离”引才模式,由县级层面整合并统筹乡镇空闲事业编制,拿出一定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乡村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根据专业特长重点安排到“软乡弱村”、产业重点村、深度贫困村工作。

公开招聘3批次、累计超过3000人报名,自2018年岳池县启动“引才入村”计划以来,共引进139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村工作,他们,都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产业发展的路上,岳池县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

“专业合作社 种养大户 农户”“公司 农户”……岳池县锁定为群众增收的目标,创新产业增收机制,探索流转土地收租金、进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庭院经济赚现金的增收模式,辐射带动18万人增收致富。

有动力强劲的“火车头”,有助农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岳池县扶贫产业犹如疾行的火车,拉着贫困群众迈进小康生活。

通过“引才入村”计划到郑家村工作的林小雯,担任村上利用产业扶持资金成立的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和各表演队伍的组建等,还兼任村里的讲解员,让郑家村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吃上“旅游饭”的贫困群众的口袋富了起来。

黄龙乡与岳池县农投集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黄龙贡米”产业,喊响叫亮“黄龙贡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金字招牌;顾县镇大屋场村种植了近2000亩花椒,年产值突破了100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6000多元。

…………

2019年,岳池县实现全域全员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到6643元,年均增幅31%。

"智志"双扶 提振精气神,振兴基础牢

尽管白庙镇瞿家店村廖青华患有残疾、行动不便,却依然不等不靠,主动申请5万元扶贫贷款,建起了养猪场,用3年时间,“逆袭”成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妻子因病去世,乔家镇廖坝村村民刘德明曾经一蹶不振,整天喝酒、打牌。廖坝村驻村干部利用《村民公约》,发动乡亲们监督,不仅帮助刘德明戒赌、戒酒,还让他重拾斗志,成为自力更生的勤快人,成功脱了贫。

两个贫困家庭的脱贫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只有贫困户主动站起来、动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稳定脱贫的目的。

扶智扶志,岳池县运筹帷幄,打出“四张牌”。

第一张牌,实施“万人素质提升”计划,采取“夜校 党校 高校”培训模式,提升基层干部能力,“锻造好”致富火车头。

第二张牌,实施“百村农技服务”计划,通过室内“点餐式”技能培训和田间“流动课堂”,培训贫困群众10万余次,补齐贫困群众“无技能”的短板。

第三张牌,推进“就业扶贫”,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培训、自主创业、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五本台账”,培育2个扶贫基地、3个扶贫车间,举办29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组织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53451人。

第四张牌,培育新风新貌,通过典型引领,唤醒脱贫主人翁意识,增强“自立自强意识”,增添致富内生动力。

思想站起来,行动跟上来,从“熬日子”到“过日子”再到“奔日子”,贫困群众昂扬斗志,斩断穷根,勤劳致富。

羊山湖村村民郑琼珍在丈夫半瘫痪的6年时间里,她没有怨天尤人,不仅悉心照顾丈夫,还抓住村里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商机,出租住房、当起厨子、到基地务工,一年收入好几万,成为贫困户的榜样。

朝阳街道观音庵村的李再华家通过“政策兜底”摘穷帽后,自力更生发展“时间短、风险小、收益快”的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优质水稻和饲养小家禽,斩断了穷根。

硬举措,催生新面貌。如今,岳池县的贫困村都发展了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我市在岳池县规划建设中国川菜地道食材基地,打造以优质粮油、果蔬、花椒等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农民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基地建设,并且可以获得60%的利润分红。

苟角镇曾拱桥村村民李治明说,现在他把土地入股到基地,自己每天务工收入60元,每亩地也有近500元的保底收益,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钱,等到基地盈利了,他还有更多收入。

担当奋进,矢志攻坚。岳池县干群同心、扎实苦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奏响一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奋进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