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从一商到)

12月4日-6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以“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山东日照举行。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煤炭行业在探索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明年即将告别已经实行了15年的煤电联动机制,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首要考验。

“作为中煤集团旗下的老企业,大屯公司见证了国家煤炭产业的起步、兴盛、衰落以及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作为中煤集团骨干企业,也担负着为中煤集团迈入世界500强贡献力量的责任。”大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包正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新的挑战,大屯公司已经做好准备,在中煤集团提出的“清洁能源供应商和能源综合服务商”的战略框架下,审时度势、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朝着“基业长青”的目标,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煤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从一商到)(1)

大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包正明

基业长青——

大屯,写进了共和国建设的史册

1970年,国务院批准由上海市开发建设位于江苏沛县的大屯煤矿。第一批到达大屯的老员工,放眼望去,只有芦苇荡与荒地。“跟当地人借了驴棚,铺上稻草、芦苇,就算是安家了。”已经退休的老员工忆起当年的艰苦条件,一笑而过,“我们也有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这片大地上千百年来藐视困难、无所畏惧的两汉文化,造就了大屯第一代建设者刻在骨子里的韧性——没有工厂,自己盖;没有铁路,自己修;没有电厂,自己建。

机修总厂、发电厂、徐沛铁路、徐庄煤矿相继开工建设。6年过去,大屯矿区的第一座生产矿井姚桥煤矿正式投产;之后,孔庄、徐庄、龙东3座煤矿先后建成投产;年复一年的建设,昔日的芦苇荡与荒地,被一座座井塔和一排排厂房代替。17年的艰苦创业,大屯在微山湖畔建立起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矿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文化,则让大屯走出了一条特有的“煤电运”一体化道路——4座生产矿井、1座选煤厂、1座装机容量80兆瓦的火力发电厂和长171.3公里的自营铁路专用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煤电运”,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煤矿和电厂共用煤炭储装系统减少了运输和建设费用,矿井水和电厂灰渣二次使用减少了占地和污染,公用和生活设施共用避免了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屯的抗风险能力,使得以煤炭起家的大屯,不仅只有煤炭一根主心骨。20世纪80年代末,煤炭行业进入亏损周期,大屯却依靠铁路运输、电厂和选煤厂的盈利维持了总体的平稳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屯特色的“煤电运”综合经营模式享誉大江南北。

1997年,大屯矿区二期改扩建任务完成,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为大屯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1999年,以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上海能源A股股票在上海证交所发行上市。迈入发展高速路的大屯,开始扩张自己的产业链。本部4对和外部新疆2对矿井年核定生产能力达到1285万吨,电力领域总装机容量达到710兆瓦,自营铁路运输能力超过1300万吨。

与时俱进——

大屯,精采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产业链的完整与产能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大屯抗风险的能力。然而,居安思危,大屯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从“一商”迈向“两商”,即从单纯的能源供应商,变身清洁能源供应商和能源综合服务商。

中煤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从一商到)(2)

大屯公司研发中心

从能源供应商,到清洁能源供应商,两字之差,却是高技术含量的艰难转型。为此,大屯选择以“围绕煤、发展煤、延伸煤”为主题,内外兼修。

对内,大屯一方面投入6亿元,以“稳产、精采”为原则,设定了系统最优化、巷道最简化、采煤自动化、掘锚一体化、运输连续化、值守无人化、矿井智能化“七化”标准,积极推进转型。另一方面,大屯不断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在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框架下成立专业研究院广招人才,设立科技创新团队,攻克了包括深部开采、大倾角开采、湖下开采以及冲击地压、防治水和火灾治理在内的多项技术和安全生产难题,解决了传统开采方式效率低、安全性差和污染大的问题,实现了洗精煤从无到有的突破,逐渐具备所有原煤都能入洗的能力,有效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

对外,大屯积极寻求新资源的突破。新疆基地106煤矿于11月16日正式生产,年产量为120万吨;苇子沟煤矿项目建设顺利,预计2022年投产,年产预计240万吨;甘肃配置2对矿井项目,目前已进入设计评审阶段,即将投入开发。

同时,在电力领域,大屯以“整合发电、做强供暖、做优运维、做大售电、尝试储能”为思路,升级产业,构建发供电、售配电、供热、电力工程运维全产业链;通过对发电、供热比例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现有机组效益最大化,发电机容量增长13倍。

相较于向清洁能源供应商的转型,成为能源综合服务商,对大屯而言,无异于二次创业。这一次,敬业、求实、创新、争先的中煤精神给了大屯再出发的勇气。

成立电力工程公司、水务处理科技公司、铁路工程公司、地质勘查工程公司和检验检测公司,建设队伍、开发技术、投入装备资金、发挥现有资质优势,并提档升级,近三年来,大屯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全面开花,从单纯的提供资源,转变为同时配套各项服务,距离“两商”的目标,越来越近。

充满活力——

大屯,品牌烙在产业链的每一环

为了高质量完成从“一商”到“两商”的转型,大屯制定了“4411”发展战略,即建设江苏(本部)、新疆、蒙陕甘、淮海4大基地,优化煤炭、电力、铝加工、能源综合服务业“四大产业”,以及打造电力运维、水处理运维、铁路工程、地质勘探防治水、检验检测、教育培训等11个品牌项目。

中煤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从一商到)(3)

煤电铝运综合发展合成图

“找准适合自己转型发展的业务领域与产业方向,我们要让大屯的品牌烙在产业链的每一环。”包正明表示,近三年来,大屯的品牌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在“外部创利、事先算赢”的原则下,承揽行业全产业链外部项目130多项,产值达到了52亿元。

品牌的建设,与过硬的技术能力分不开。38天完成原定45天的陕西榆林能源化工热电中心3号机组大修,大屯的电力运维队伍,第一炮就打出了金字招牌。不仅榆林能源宣布今后发电机组检修全部免招标交给大屯,且新疆、陕西、山西等地的电力运维等业务不断“找上门来”,电力运维成为大屯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电力运维开了个好头,其他品牌建设也铆足了劲。成立仅1个月的大屯地质勘查工程公司,完成了外部项目探放水钻孔、煤体泄压钻孔钻探总进尺61139.5米,中标纳林河煤矿顶板疏放水工程,在孔庄矿自主完成第一台千米定向钻机。2018年8月,大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地质勘测院更名为大屯地质勘查工程公司,立志建成产值超亿元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随着品牌项目的不断增加,大屯这一品牌在多个领域获得认可,号召力也在不断增强。2018年年末,大屯整合优势资源,以实业公司工业园区4个车间为主体,重组了江苏大屯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将业务覆盖到机械制造维修、智能电器开发、电机修理、橡胶制品等产品和服务等100多个方面。

从精准定位到全力推进,大屯的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水处理运维向高技术环保工程、环保制造、环保咨询服务转变,铁路工程公司取得西北能源尿素线维保、榆林化工铁路专用线等业务;教育培训品牌完成了中煤集团乌金蓝领精英班、党务建设、高级经理人、青年安全示范岗、工程技术人员等培训班次,共计7800余人次——多个行业留下了大屯的口碑,大屯因此成为中煤集团内部和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范例。

大,蕴含超越;屯,聚集力量。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大屯公司,在微山湖畔建立起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矿区,也走出了一条国企创新的“大屯之路”。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叶小力 尤 颖 曾 伟

通讯员 宗慧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