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未来10年规划(银川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52条要点全在这儿)

银川未来10年规划(银川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52条要点全在这儿)(1)

2021年1月4日至5日,中国共产党银川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部署,结合银川实际,就制定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银川未来10年规划(银川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52条要点全在这儿)(2)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银川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五年。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预计2020年达到1950亿元,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1.7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新经济、新产业逐步兴起,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开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百强。

脱贫攻坚如期完成,39个贫困村、3.5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生态移民收入增长两倍。闽宁镇成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典范,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现场会在银召开。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488项重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被列为2020中国营商环境示范引领标杆城市。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闽宁、京银、苏银、央地合作协同推进,获批建设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银西高铁建成通车,“九横十九纵”路网逐步完善。“东热西送”建成投用,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2亿平方米。城乡西线供水建成通水,解决了200余万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杭锦旗至银川天然气长输管线。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超额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80%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黄河银川段水质连续保持II类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8%以上。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新增城镇就业超30万人,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 医疗健康”走在全国前列,“首都带首府·首府带县乡村”合作模式惠及城乡群众,医共(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完成学前教育“5080”目标,率先在全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位列西北省会(首府)城市第一。完成84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30余万居民实现了“优居梦”。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智慧银川建设进入新阶段,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等重点领域基层治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宗教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突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平安银川、法治建设水平显著提高,荣获“全国禁毒示范创建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明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正风肃纪不断加力,高压反腐力度不减,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2.新发展阶段银川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视察宁夏,明确提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并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自治区坚持以先行区建设统领美丽新宁夏、引领现代化建设,作出在黄河流域率先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系列部署,为银川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3.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以视察宁夏提出的“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为总目标,确保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繁荣实现大跨越。年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经济总量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更加契合新发展格局,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民族团结实现大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全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展现强大生命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一家亲,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银川、平安银川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环境优美实现大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自治区要求,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国领先,万元GDP能耗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人民富裕实现大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国全区前列,人均预期寿命、社会保障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从文明城市走向城市文明,基本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健康银川。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 科学谋划“十四五”,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时代使命,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治理现代化进程,在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美丽新银川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开放不足的短板制约,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服务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担当首府责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把握发展定位。贯彻落实自治区决策部署,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

示范引领黄河堤防安全标准区建设,实施两岸高标准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加强综合治理,银川河段堤防建设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现境内水患、堤防安全隐患基本消除,河道河槽河床、排洪输沙功能基本稳定,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示范引领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域的空间规划体系,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贺兰山和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果,林草水源涵养功能得以增强,水土流失大幅减少,防沙固沙取得明显成效。

示范引领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大力推进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力争在黄河流域率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示范引领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环境质量底线、把住资源利用上线,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底。

示范引领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发挥银川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搭建有品牌力的文化载体,建设有带动力的示范项目,打造有传播力的宣传平台,使首府银川成为彰显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

7.“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高质量、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治理现代化取得重大成果。

高质量发展走出新路子,建设现代产业示范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领跑全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经济、生态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新突破,示范引领北部绿色发展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城市国际化迈出新步伐,建设改革开放活力示范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场主体充满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商综合便利度保持在全国一流行列。银川综合保税区、国际公铁物流港、中阿博览会等平台开放动能持续释放。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区比重达7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年均增长10%以上,建成黄河生态经济带现代化、国际化的经贸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生态园林化实现新进步,建设区域绿色宜居示范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布局持续优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黄河银川干流段面水质保持II类优,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污染风险有效防控,森林覆盖率达到16%以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碳排放管控有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更加美丽,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面积分别达到41.5%、42.35%和17.25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形成山水相依、林水共生、园林相融的绿色生态空间。

治理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建设人民生活幸福示范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银川、平安银川建设迈上新台阶,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等重点领域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人均4.5万元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8.落实总体布局。按照自治区“一带三区”总体布局,聚焦建设黄河生态经济带,发挥北部绿色发展区核心区作用,引领沿黄市县建设生态城市带、生态产业带、生态交通带、生态旅游带、生态文化带。秉承舒朗大气的城市风格,以大的城市风道、绿道、河道、通道为纽带,以“一河两屏”为生态坐标,构建“三廊三区”功能布局,优化完善全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格局。着力建设贺兰山生态廊道,在做好贺兰山生态修复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葡萄酒产业;着力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在做好黄河两岸生态修复、确保黄河长治久清的基础上,打造黄河百里生态长廊;着力建设典农河-阅海生态廊道,在做好湿地、湖泊水生态环境提升的基础上,构建生态优先、绿色高效、文旅融合、优势突出的生态文化产业体系。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构建首府功能核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东部生态经济先导区。

兴庆区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推进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金凤区聚焦现代都市风貌打造和品质提升,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新经济,培育城市经济增长极。

西夏区强化贺兰山生态修复保护,提升全域旅游服务品质,聚力打造银川科创新城、文旅融合示范区。

永宁县、贺兰县着力乡村振兴和产城融合、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更高质量水平的县域统筹新型城镇化。 灵武市强化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联动发展,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层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西部产业强市。

三 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动力支撑。

9.加强科创力量建设。坚持对内整合资源,对外扩大合作,走协同创新之路。打造一批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培育引进一批服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科技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园区建设科技服务集聚区,布局科技服务及数字经济产业园,促进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和科技项目合作力度,巩固提升离岸孵化器和飞地育成平台“项目就地孵化、成果银川转化”实效。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以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为支撑的创新高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10.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建立创新主体有活力、创新活动有效率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加大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到2025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个、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60个和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个。用足用活“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百城百园”行动政策,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11.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体系,推动人才向产业和企业集聚,提升人才质量和密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加强创新成果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创新源头保障、技术转移供给、技术服务购买、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奖励等体制机制。

12.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体制机制,吸聚更多的创新资源和要素。优化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深化投入体制创新,支持设立创投基金,逐步建立科创容错及信用评价机制。

四 实施产业集群培育行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自治区“九大特色产业”布局,推进重点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13.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实施制造业提升三年行动,坚持锻长板、补短板,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巩固壮大工业经济根基,到2025年全市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做大做强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为主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光伏硅、蓝宝石、大尺寸半导体硅片、高纯石墨、反渗透膜等领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焦电子信息材料、智能终端、存储芯片、软件信息等领域创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聚焦葡萄酒、奶制品、枸杞精深加工等领域,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聚焦光伏产业,形成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等全产业链。支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加快现代煤化工向下游高端化工链条延伸,到2025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

14.提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放大产区优势,到2025年产值达到300亿元,打造国际葡萄酒之都。培育壮大枸杞产业,建立健全行业和产品标准体系,到2025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建成枸杞道地品牌培育高地。不断夯实奶产业,建立健全奶牛集约化运营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打造百亿级高端奶制品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发展肉牛、滩羊产业。

15.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通道、平台、网络等体系建设,优化物流节点布局,构建多式联运网络,到2025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推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旅产业品质化、品牌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积极培育生命健康产业,围绕养老养生、高端精准治疗、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创新发展“康养 ”等服务业态,到2025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居民和家庭服务、教育培训、互联网销售、体育等业态,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增强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服务能力。

16.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到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元大关。

17.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做强产业链供应链,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振兴,新兴产业规模化崛起。主动承接中东部地区优质产业转移,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园区发展能级,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到2025年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千亿级园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500亿级园区,苏银产业园、贺兰工业园区和永宁工业园区成为百亿级园区。

五 实施供需适配提质行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银川作为。

18.全面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循环。

19.大力促进消费升级。

20.扩大有效投资。

六 实施改革开放攻坚行动,全面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开放促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

21.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2.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3.深化地方财政金融改革。

24.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25.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七 实施现代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6.构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体系。

27.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高标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等设施建设,强化农村能源供给保障,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运维机制。到2025年,达到“五个100%,一个显著提升”。

28.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充分利用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等存量用地,探索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29.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巩固拓展闽宁协作成果,示范引领脱贫村发展壮大,确保脱贫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水平。

八 实施城乡融合促进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升城乡空间品质。

30.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31.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主动作为、全力配合做好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改扩建、银川至太原高速铁路、银昆高速宁夏段、宝中、太中银铁路扩能改造、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国省干线改造提质等自治区重大工程建设。实施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规划建设银川市地下轨道交通项目,改造实施银新铁路旅游轨道项目,开展云轨(轻轨)项目研究论证工作。实施综合交通路网工程,加快推进银川火车站现代综合枢纽、南北高速、绿色交通一体化、主干道路畅通等项目,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实施水生态系统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提标、水系联通、黄河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和水质净化、城市雨污分流、互联网 城乡一体化供水、现代化灌区等重点项目,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实施“一山一河”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工程,加快黄河及贺兰山沿线绿网绿廊绿道建设、黄河滩地湿地系统修复等项目,构建完善生态安全体系。实施新基建扩面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千兆光纤宽带、5G和物联感知应用、城市数据湖等项目,打造基于数据应用的一体化城市级大数据中心,构建信息网络体系。实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电力能源优化、油气供应保障、清洁能源一体化等项目,构建能源支撑体系。

32.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城市集中供热、供水、供气、供电、雨污分流、生活垃圾处理等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高品质特色街区,塑造精致化城市休闲空间,提升水系生态驳岸、城市综合公园、特色公园、主题公园、街头绿地、广场等空间品质,建设一批美食、文创、娱乐等特色街区,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33.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城市主中心—县(市)级中心—乡镇中心”三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升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支持特色小镇共创共建,实施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推动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九 实施文化润市铸魂行动,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繁荣发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34.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5.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中小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等设施建设,推动水上运动和冰雪运动发展,构建城区10分钟健身圈,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36.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文化 ”、数字文旅、数字文创等新业态,加快推进黄河国家旅游度假区、贺兰山东麓国家旅游度假区、银川冰雪文体旅游小镇、银川文化园、通用航空等项目建设。继续办好黄河文化旅游节、贺兰山文化旅游节、互联网电影节、文旅创意节等品牌活动,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

实施绿色转型发展行动,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战略,落实自治区北部绿色发展区布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绿色发展转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37.积极培育生态经济。

38.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39.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持续开展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夏季臭氧污染专项整治,深化工业排放和重型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实施贺兰县集中供热工程,推动城市扬尘防控、营运车辆尾气排放精细化治理,加强餐饮等行业空气污染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典农河、阅海湖等河湖湿地水生态治理项目,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巩固水生态安全。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垃圾及固废综合治理,强化白色污染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建立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加强危废集中收集和专业化处置,提高全市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着力创建“无废城市”。

40.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水资源分类分区管理体系,推动阶梯水价改革,推广使用再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50%。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创新资源回收与服务居民生活的经营方式,逐步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4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坚持“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推进生态园林化建设,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国土绿化、湿地保护修复及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面积分别达到34万亩、33万亩和15万亩。围绕“一环两带九纵十横”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持续开展高速、高铁、国省县乡干道、河湖沿线环境整治绿化提升工程,实施城市生态景观园林提质、动物园搬迁等项目,形成都市绿色休憩圈,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十一

实施民生保障提升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牢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品质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42.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落实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坚持就业优先,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供给,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建立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重视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持续开展城乡居民技能和经营能力提升计划,实现持续增收。创新“支部 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等模式,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预警监测机制,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3.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前教育保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全面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实职业教育“双高”“双优”计划,完善中职与高职互通发展机制,成立职业院校校际联盟,建立和完善技工教育体系,建设银川技师学院。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知名高校在银建立分校,推动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宁夏国际学院,争取创办城市大学。加快“互联网 教育”示范区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44.全面推进健康银川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重大疾病干预,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医养结合和残疾康复领域服务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保障体系。推进国家城市医联体试点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牵头创建国家级“互联网 医疗健康”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国家级口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宁夏耳鼻咽喉头颈专科医院。

45.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托育服务普惠性发展,逐步开展0—3岁婴幼儿托管试点。强化住房保障,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十二

实施社会治理强基行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银川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创建全国平安建设优秀市。

46.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47.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8.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互联网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治理和质量提升行动,建立覆盖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的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十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各项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49.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0.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十连冠”。

51.激发干部群众奋斗精神。

52.健全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全文有删节,原文详见1月20日银川日报03版、04版)

银川未来10年规划(银川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52条要点全在这儿)(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