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允许孩子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允许孩子发脾气)(1)

魔女宅急便 侵权必删

蔡康永曾说: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合理地发脾气,只有这样,不良的的情绪才可以顺畅地表达和疏导。

一旦情绪得到了表达和疏导,内心才会更加有能量,也才会让自己和世界都更加地舒服。

作为家长,一定要允许孩子发脾气,允许孩子发脾气,也是父母教孩子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昨天带大宝和二宝去游乐场玩,这时,大宝想玩跷跷板,但跷跷板上是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

我就让二宝和其中的一个小孩子玩,这时大宝说,她要坐中间,我怕他们摔倒,就没同意。

就让大宝等一会,哪知道,大宝生气了,说你让弟弟坐,不让我坐,就一个人跑到一边生气了。

我看她生气了,就叫她,说弟弟一会就下来了。

她听到后,就说,我很生气,不想跟你说话。

我说,没让你玩,你很生气是吗?我就顺着她,说,谁要是不让我玩,我也会像你一样很生气。

你生气是对的,妈妈让弟弟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没让你先玩,妈妈给你道歉,大宝说,道歉我也生气。

我又没说不让他们玩,我就说,我坐在中间,你都不让,我说如果你很生气,那就气一会。

但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你看小草都被你踩哭了,这时,大宝一下子就笑了,我看大宝情绪好了。

就又说回跷跷板的事,我说,你知道妈妈为什么没让你坐跷跷板吗?

因为跟你弟弟玩跷跷板的小朋友,她比你小,如果你两个一起玩的话,她容易掉下来,所以我才没让你和她玩。

不过你能勇敢地表达出来,妈妈很开心,这次是妈妈没顾虑你的感受,是妈妈的错,下次妈妈注意这一点。

大宝就说好的,就不生气了,为了让她开心,又推着二宝陪她玩了一会大灰狼抓小羊的游戏,就开开心心回家了。

到家后,就思考,孩子不听话,无非是饿了、累了、无聊了、困了、被忽视了,但对于我们大人来说。

孩子无缘无故哭闹、发脾气,我们就会觉得很烦,觉得好好出来玩一趟,孩子就各种闹腾。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会在游乐场和商场或各大景点,听到家长的怒吼和咆哮声甚至威胁声。

孩子发脾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允许孩子发脾气)(2)

心理学家费利帕佩里曾说:

孩子发脾气时,如果你回嘴吼他或者粗暴地对待他,反而会导致情况更恶劣,

你那样回应,等于是在惩罚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孩子有时哭闹和发脾气,其实就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关注和抱抱的时候。

如果咆哮、忽视以及冷处理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闹腾得更加厉害,甚至会觉得自己不被在乎。

如果,这时我们正视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走过去抱抱她,陪伴她哭,或者聆听她内心的不满。

那孩子的情绪,可能也就在你的关注和关怀下,瞬间消失了。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允许孩子哭和发脾气。

因为,不发脾气的孩子,其实不是她没脾气没情绪,而是她在压抑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

当孩子不良的情绪,压抑越来越久时,就会向内延伸。

第一种,也就是我们时常说的抑郁。

第二种,就是我们所谓的讨好型人格。

第三种:青春期时,会变得更加暴躁。

育儿专家说:

哭和发脾气,是一种正常人宣泄情绪的方式和通道,如果我们因为怕孩子发脾气怕孩子哭。

就强制性地制止孩子,那么等于堵住了孩子发泄的通道,同时也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认为:

孩子试着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着理解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堪重负。

所以,请允许孩子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吧!

但允许并不是说,就放任孩子随意哭闹和发脾气。

也要教会孩子,正确地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孩子发脾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允许孩子发脾气)(3)

那家长如何教孩子正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1.

当孩子发脾气时,接纳和建立联结

我一直强调,当孩子发脾气时,一定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且和孩子建立情感的联结。

接纳和情感联结,是父母认可孩子情绪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向父母吐露自己想法的第一步。

2.

告诉孩子,发脾气和哭可以,但不是随时随地

告诉孩子,发脾气和哭可以,但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同时告诉孩子,当你想哭和发脾气时。

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宣泄出来,例如,你很生气,你可以大声说出你很生气,或者把你的愤怒画出来。

又或者,你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生气和愤怒写出来,又或者可以通过跑步,发泄你的情绪。

作为父母,强烈建议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运动是让孩子释放压力和负能量最好的方式。

同时告诉孩子,你不开心你生气,你发脾气,我都理解,无论怎样的你,妈妈都永远爱你。

但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都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不能让自己的坏情绪去迁怒其他人。

3.

当你很生气时,可以深呼吸吐气转移注意力,或者离开让你生气的环境

例如,前天午睡时,大宝一直不睡,我头疼得厉害,但看她一直都不睡,还在不停地蹦跶。

就特别生气,但是,我忍住没发脾气,而是,告诉孩子,我头疼,你不睡觉,影响我睡眠,我很生气。

我要去另一个房间平复一下我不开心的情绪,你自己躺在这里好好睡觉,孩子说好的。

当我去另一个房间,躺了一会后,情绪就平复了,这时,我走回房间,发现孩子也睡着了。

情绪智能一书中曾写道:

孩子的情绪表现最强烈时,也是父母情绪管理训练的最佳时机。

第二天,老公因为二宝说大宝时,大宝很生气,但她忍住没有发脾气,还跑过来同我说。

妈妈,爸爸刚刚冤枉我,我很生气,但我忍住了,没发脾气,我深呼吸,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

这时,我脑海里闪现,天啊,前天我不就这样控制情绪的,今天大宝就用我控制情绪的方式了。

我不由感叹,父母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一面镜子啊!

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习惯。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在《高情商,养育》书中提出:

教育孩子,就是首先从提高父母的情商开始。

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倾听和觉察孩子的情绪,将我们的爱表达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和行动。

而不是遇事,就怒吼和忽视以及控制孩子发泄,孩子的情绪就像流动的水,源头是他的内心。

如果我们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要么回流到源头,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所以,从此刻起,我们一起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以及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吧!

对于允许孩子哭和发脾气,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

作者介绍:

彤橦妈妈聊育儿,我是一枚热爱学习热爱成长的90后宝妈,我喜欢用写作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和孩子,同时用故事的方式来点亮人生,愿望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魔女宅急便 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