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

萧汉,原名肖春光,别署见鉨堂。吉林省大安市人。初学受任志刚先生启蒙,后得益于张树先生教诲。2010年拜韩天衡先生为师。2011年、2017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篆刻创作方向硕士、博士学位,导师为骆芃芃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国家艺术基金篆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对象。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出版有《行中问道--萧汉篆刻作品集》《契文斋藏印--萧汉刻心经卷》《君子不器--萧汉篆刻作品集》等。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

兴趣爱好

他自幼喜好书法,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被通知需要在个人书法作品上盖印章,这令从未接触过印章篆刻的他一脸茫然。后经在图书馆翻阅书籍,开始自己临摹刻印,那次突兀的不成熟的刻印经历是其第一次接触篆刻。毕业前为班上每位同学都刻了一方印,现在回想起那拙劣的技法,颇有几分趣味。

大学毕业前,校方因活动需要,将任志刚老师请进校园。正是那次因缘,使任志刚成为其篆刻的启蒙老师。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3)

工作经历

毕业后,学校将其分配到某汽车靠背厂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可支配时间极为丰富,但他还是选择自谋出路。凭借其所学专业,被一家小型泥塑工作室录用。工作过程中偶然的机会一起参与泥塑工作时展现出过人的艺术敏感度,因此被主任邀请到设计室工作。同时,每周末都会到篆刻启蒙老师开办的篆刻培训班学习两个小时。三个月后,其工作单位从市里搬到郊区,由于时间和距离受限,篆刻方面只能稍微搁置。三年后,因非专业且非内心喜爱而选择离开泥塑工作室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4)

初来乍到

2003年来到北京,凭借着对书法和篆刻的喜爱,在琉璃厂一家门脸落脚。初到北京的他能以兴趣作为生存手段,令其兴奋不已。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5)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便迎来的特殊时期——非典。当时人心惶惶,店主让他回家修整一段时间。这段期间由于客观因素不便外出,恰好可以在家潜心研习篆刻。正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将辛弃疾的一首词,共计50多个字刻在一方印上。这件作品的完成对其篆刻技艺的提升有很大帮助。非典疫情过后,再次回到琉璃厂工作后,面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让其在篆刻技艺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使其打下了坚实的篆刻基础。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6)

第一次与佛教文化亲密接触

在琉璃厂的那段时间里接触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位居士,因认可其篆刻技法,邀请其到法源寺参与整理碑拓工作,碑与印,大小泥云之别,不免使他有些许担心。但居士鼓励他只是大小的区别,应该可以应对。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答应了居士的邀请。吃,住,工作在法源寺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他第一次与佛教文化亲密接触。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2006年结识了当时还未出家的空一师,接触后发现其艺术感觉极佳。所创作的书画作品寓意深远,引人深思,给人欢喜,颇受好评。

那段时间虽然收入不高,但接触的人和所做的事都能让自己心生欢喜,自然也会感觉日子过得轻松快乐。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7)

三套心经

随着第一次在法源寺整理碑拓工作和陆续接触法师,佛教文化在其内心慢慢生根发芽。2008年为了致敬佛教经典,开始篆刻第一套心经,共计56方印。完成后秉承尊重经典和严格要求,又重刻了其中20多方印。心经的篆刻对其技艺带来颇多益处。心经内容生僻字和重复字较多,对篆刻创作要求极高,历时一年时间,其篆刻技艺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8)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9)

每当技艺达到瓶颈期,都要主动寻求突破方法,而心经的篆刻,很好的解决的这个问题。2010年,开始刻印第二套心经。在工整印风格既定的情况下,内容中的重复字要运用不同形式展现,这对篆刻者的要求更高。在局限性中寻求合理突破,让其在对字形的理解变化上,有了更高的认知。这也得益于其前期的积累。

2018年,刻印了第三套也是目前最满意的一套心经。

同年,他在10厘米x10厘米的印稿上写下整篇心经,共计260个字。仅仅写手稿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3-4小时的手稿创作,将近30次反复修改,才最终将排版布局完成。如何将所有文字合理化的写在印稿之上,这是整个篆刻前期最为复杂的工作,也是最能决定最终效果的。刻印则需要长达几个月时间,对心力、体力、脑力、眼力,都是极大挑战。因工作原因,此方印一直未完成,仍是手稿阶段。未来两年,他希望将此方印篆刻完成。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0)

洛阳龙门石窟佛像印

近年来,佛教文化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者的创作源泉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佛教文化的兴趣愈发强烈。一次到洛阳龙门石窟的参访令其倍感震撼。龙门石窟内佛造像是盛唐时期的写实类作品的巅峰之作。回京后他便着手于篆刻一方龙门石窟佛像印,以其个人理解,合理排布,将形态各异,大小不同共计268尊佛像刻于一方3.6公分印之上。最密集的地方,1公分见方之处,篆刻了14,15尊佛像。而作品完成后,印拓十分清晰。在篆刻时,对于佛像的细节刻画并不细致入微,主要是概念性的表达,将佛像的慈悲,对世人的关爱,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1)

起初刻此方印时并无初稿,只是脑海中有大概布局和构思,便开始徒手刻,无形中提高了篆刻难度。最终完成作品后,惊奇的发现印章上佛造像数与心经字数完全相同。这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2)

紫砂大印

印章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到隋唐时期才有了5厘米左右的大印章。现受材料限制,10厘米左右的印章即被视为巨印。他的20厘米大印选择紫砂作为材料,其优点是在烧制过程中,变形程度小,缺点是,烧制完成之前,很难知道最终印章效果;材质的特殊性,要求篆刻者要有丰富的经验,一不留神,一刀下去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烧制过程中的变形收缩比是不可预期的;烧制好的紫砂印,运输过程是最后一道关卡。历经种种困难,最终成品是极为难得的。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3)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4)

作品集

预计在2020年出版其三个时期的作品集:2012年硕士毕业时篆刻的君子不器;2015年篆刻的观音经;2018年博士在读期间篆刻的心经。整个作品集中的作品历时七年。是其自己不同时期对篆刻的认知,也是对老师们的答卷。通过师友的建议,以便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5)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6)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7)

印石

传统四大名石分别为: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后期又加入外来品种老挝石。明代篆刻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作为载体,之前会用到象牙、犀角、玛瑙、玉石等作为印章材料。很多石矿产地因产量低和开发过度已经封矿。目前市场上印章用外来石比较多。石材作为印章最大的好处是硬度适中,从而能让文人在其上表达更多的线条和空间,抒发更多的情绪和想法。而现在也有很多新材质,比如瓷印,陶印,紫砂印。新材质带来新的质感和印章尺寸的突破,但线条细腻程度是无法取代传统材质的。

篆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旨在先继承,后突破,在继承先贤篆刻技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喜欢或需求,做出相应合理的创新突破,而非颠覆性的改变。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8)

印章形制

传统印章以方形居多,秦代时期官职较低者会使用半通印。印章主要功能之一是防伪,将往来信件装于木匣之内,用绳子系好,在绳结处放些许封泥,再用印章盖在封泥之上,呈现出完整印记。若印记开裂或损毁,则木匣内信件或其他物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存疑。台阶印,三瓣印,U型印等也多用于防伪。

现代印章以方形居多,其次是圆型,长条形印章多作为引首使用。在创作时,可根据印文内容对印章形制进行选择,进而更好的呈现印文。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19)

见玺堂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字号,斋号,他也不例外。斋号叫法很多,如斋、堂、馆、庐、精舍、草堂等等。曾用过“寸斋”,“六合堂”,现在斋号——见玺堂,大概已有十年之久。其有两层含义:“玺”,即古代印章,每天可以见到印章,向古人巅峰之作致敬;另一层寓意是抬头见喜,一种吉语。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0)

导师

2011年他考取美术学篆刻艺术创作方向硕士学位,现是美术学篆刻艺术创作方向博士在读。导师都是骆芃芃先生。骆芃芃先生对待学生细致耐心,使每个学生在学业上都有很大进步。在篆刻的学科建设上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作为篆刻学科的带头人,为篆刻艺术能走向世界无私的奉献着力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1)

由于对篆刻艺术的喜爱,创作过程给他带来的是沉静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能自生欢喜。在篆刻艺术这条路上,他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砥砺前行,完美诠释了匠人匠心的精神。只有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才能呈现更好的艺术作品。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2)

萧汉部分作品欣赏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3)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七章 恶还本身」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4)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5)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6)

「观音经-暮念观世音」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7)

「观音经-南无法」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8)

「观音经-南无观世音菩萨」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29)

「心经-究竟涅槃」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30)

「心经-乃至无意识界」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31)

「心经-无受想行识」

嗣妙独家福利:

留言集赞免费获得见玺堂✖️嗣妙独家福利

参与方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参与活动

福利:

书法作品或自提印拓一份(随机发)

活动截止时间:

2019.10.23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嗣妙所有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32)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33)

他的一张拓片轰动整个佛教界(他在仅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34)

合作/投稿/建议:ad@smiao.wang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

嗣妙(simiaovx)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