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期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隔离期间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应少说教少比较少限制)

隔离期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隔离期间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应少说教少比较少限制)(1)

连日来,“战疫心理援助”热线接到大量初中生家长的求助,称孩子在家学习态度不端正、总想玩手机、特别逆反等,因为管不住,亲子关系“剑拔弩张”。6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石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任静针对近期凸显的亲子关系矛盾激化问题,与家长们聊一聊疫情期间如何与孩子相处?

少说教,遇到矛盾冷处理

任静认为,中学生正处在情感最为激烈、动荡、敏感时期——青春期。希望家长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家长要意识到,虽然的确是你在供养孩子,但是孩子也有自主和公平的需要,且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强烈。请尽量用对待成年人的态度、方式来和孩子相处,孩子的诉求就算不认同也要用委婉的方式表达。

孩子身上发生的事,不要用道理说教,请站在您孩子的立场帮他一起分析:1.为什么会发生?2.、发生后的应对方法是否合适?3.对他有什么影响?4.今后该如何避免或应对?

如果疫情期间经常和孩子呈剑拔弩张态势,需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时候说教、着急,解决不了问题。难以交流时请冷处理!如孩子赌气不吃饭时,不要想法设法让他吃,一顿不吃饿不坏,饿了他自然会吃。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就想挑战权威,无所畏惧,遇到矛盾时,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距离、冷静应对,以期有效开解。

少比较,有效陪伴孩子

特殊隔离时期,24小时囿于一屋没有缓冲地带与时间,过度关注孩子学习容易导致交流步入“死胡同”。

孩子很聪明,知道家长最在意的是学习。你越是着急学习,他越是会借此来针对你。说教(包括请他人说教)批评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引发更强烈的抵制。动用家长权威施压,可能不仅无法解决眼前问题,还会导致日后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高压手段不要轻易使用。

其实,能自觉全情投入学习的孩子不多,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不一定时刻认真学习。若是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要求孩子,会处处看他不顺眼,开口没说两句就会发火,不利于交流。不要总拿自己孩子的短板和

其他孩子的长处比较,也不要总想着按自己的要求改造孩子,虽然他(她)是你的孩子,但是他(她)和你不同。

此外,请家长在孩子学习期间尽量不上网、不看手机。看看书、写写字,在孩子面前塑造注重提升素养的好家长形象,真正做到有效陪伴孩子,做孩子的好榜样。

少限制,正向积极引导

网络是现代人生活方式之一,尤其是长时间隔离家中,网络的诱惑更大。过度限制孩子接触网络不太合情理,不妨和孩子共同制定上网时间和时长。

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孩子,并不能靠说教、威胁去改变,家长需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引导,粗暴干涉只会导致两败俱伤。

和孩子发生矛盾时不要硬碰硬,尤其不要使用极端的语言刺激孩子,如“你活着有什么用?”“我还怕你去寻死?”“我告诉你怎样死得痛快!”诸如此类扎心窝的话永远不要说,以免发生意外。

任静提醒,隔离时间一再延长,难免令人焦躁不安,各位家长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切莫因为孩子忽略家庭其他成员,更不要在此期间互相指责。要相信国家和人民的力量,在孩子面前多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对于负面报道也不要简单评判,逐步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多样化和人性的复杂。

如果确实感到无力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可拨打战疫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东楚晚报记者 顾文娟 编辑 曹中江)

隔离期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隔离期间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应少说教少比较少限制)(2)

隔离期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隔离期间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应少说教少比较少限制)(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