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保供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陈德强)

【高质量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供电公司保供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陈德强)(1)

“别看陈工看起来文绉绉的,在‘田间地头’里干起扶贫工作可一点都不含糊!”

4月9日,陈德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光伏大棚附近,在勘查完光伏供电条件后,坐在大棚边上跟老乡唠着家常。

提起陈德强,人们想到是穿着正式、说话文文邹邹、做事一板一眼的形象,眼前“接地气”的他刷新了同事对他的认知。说起陈德强的改变,就要从他这几年的扶贫经历说起。

从“格子间”到“田间地头”

2021年2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陈德强荣获国家电网公司服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低调的他一下子就成了办公室热议的“红人”。格子间里每天埋头苦干的陈工在3年的“摸爬滚打”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8年,陈德强成为了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扶贫的工作的“总联络员”,一直在办公室工作的他“三农”经验偏少,扶贫工作队对来说压力很大、责任很重。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啃文件,反复琢磨如何依靠行业优势服务广大贫困户。要想将扶贫工作吃透,除了研究政策外,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陈德强决心走出办公室,到田间地头找思路。经过反复钻研,他拟定的《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及《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关于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立足长远、可行性强,指导了公司的整个扶贫工作。

“呼伦贝尔地区共有2个国贫县、4个区贫县,28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307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提起这些扶贫数据,陈德强张嘴就来,一些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他也摸得很详细。

虽然不能做到户户走访,但是陈德强从未把思维限制到办公室小小的格子间里。除了要汇总大量数据外,他每天都要打无数个电话,大到“一户一策”,小到家长里短,他都仔细询问,做到心中有数。

从“业务骨干”到“带货达人”

正是由于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陈德强一直是单位的业务能手。自从接手了扶贫工作,他结合自己负责的乡镇供电所管理工作仔细钻研,希望能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扶贫思路。

“要想贫困户生活好,就要让他们生产出好的产品,再想办法把产品销售出去。”在一次扶贫调研后,陈德强颇有体会地说。

2018年来,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大力助推“产业扶贫”,聚力贫困户用电清零达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保障贫困百姓生产、生活用电无忧。

为了更好地提供供电服务,掌握呼伦贝尔各地区的用电需求,陈德强组织各旗县单位对呼伦贝尔地区贫困户情况进行再梳理,建立扶贫项目绿色通道。行业帮扶贫的同时,他还主动当起了“带货达人”。

为了让产品有销路,陈德强充分发挥自己“总联络员”的作用,主动联络旗县供电公司,详细问询扶贫产品质量、数量、价格,积极向公司汇报,协调各单位、各部门,促使各地扶贫产品进直播间、进食堂、进工会、进职工家庭。

2018年至今,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帮扶贫困地区百姓销售农副产品20余种,消费扶贫100万余元。

从公司的“好员工”到百姓的“知心人”

“做就要做到最好。”是陈德强的工作准则。在乡镇供电所管理工作中,他总是追求“完美”。每次到供电所检查时,从营业厅的布置到内页资料的整理,他都仔细检查,对问题分类并落实整改,直至问题解决,做到事无巨细。

“我过去认为供电所管理无非就是把供电所建设好,服务工作做好,但这三年的扶贫工作让我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在一次对供电所检查的过程中他完成常规检查后,主动要求跟台区经理去用户家走走看看。“我认为真正了解百姓需求,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供电所。”陈德强说。

三年的扶贫工作,陈德强通过一次次走访、一点点调研、一场场沟通,让自己更加融入到基层工作中,在2019年海拉尔哈克地区2户贫困户通电项目中,他主动挑起大梁,上下沟通,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到现场勘查,研究出一套最可靠、便捷的供电方式。在2020年鄂伦春光伏生态温室产业扶贫捐赠项目中,他积极申请项目资金,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参与项目可研、初步设计,7次往返鄂伦春光伏项目施工现场,新能源农业项目的实施,扩展了农业生产增收思路。在他的积极协调下,2020年莫旗57个光伏村级扶贫电站提前并网,得到了政府的书面肯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