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号吗(笔记笑谈绰号)

撰稿:张瑞安

-

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号吗(笔记笑谈绰号)(1)

我们老家,属于穷乡僻壤那种。虽然民贫文乏,却盛产绰号。我出生的那个小村里,百十来口人,就像《水浒传》里的人物一样,几乎人人都有绰号。由于文乏,人们的绰号大都随口叫来,十分不雅。比如“大嘴蛤蟆”、“小头叫驴”、“秃尾巴鹌鹑”、“撂蛋老母鸡”,“歪把子葫芦”,还有“兔子”、“麻雀”、“夜壶”、“粪叉”等等。虽然俗不可耐,却又生动形象,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出其人的体貌特征或脾气禀性。当然也有一些稍微文气点的,如一个脾气特犟、说一不二的人,大家就送他个雅号叫“朝廷”,另一个头脑灵活办法多,人们便叫他作“参谋长”。

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号吗(笔记笑谈绰号)(2)

绰号又叫浑号或外号,用以区别人的正式字号。学者们经研究认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才开始有姓名,用以“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在中国,经商至周才形成比较固定的姓氏和姓名。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在名后加字。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管仲姓管名仲字夷吾;屈原姓屈名原字平。汉代以后,这种姓名字的命名法就基本程序化并被广泛使用了。需要指出的是,姓名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而字多用于亲友之间。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或平辈、同级之间,既可以直呼其名也可以只叫字以显亲近。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或学生对老师,则既不可呼名更不可叫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甚至大不敬。

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号吗(笔记笑谈绰号)(3)

汉代以后,文人雅士开始在自己的名、字之后又取个号以示高雅与志向。如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一个人的名和字一般由父母或家中长辈取,而号则多由自己取定或由他人赠予,且可多于一个。如北宋欧阳修就先后为自己起了三个号:达老、醉翁、六一居士;清初著名画家李耷,字雪个,号人屋、书平、八大山人等。蒲松龄的另一个号“聊斋先生”则是世人送与的。

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号吗(笔记笑谈绰号)(4)

由别人送与的名号自然就叫作别号,又叫外号、浑号、绰号等。好玩的是,这些名号或赠与或强加,一般都无须征求受者的意见,因为它们有褒有贬。赞褒的外号受者自然笑纳,如“及时雨”、“智多星”、“玉麒麟”、“神行太保”;诋贬的绰号受者心虽不满也不得不接受,如“母大虫”、“母夜叉”、“呆霸王”、“多浑虫”、“假洋鬼子”、“周扒皮”。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获得多个绰号。宋江的绰号就有三个: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绰号可以送给一个人,也可以送给一群人或一类人。民国时期,人们对外来侵略者统称“洋鬼子”。对日本侵略者则叫作“日本鬼子”,把汉奸叫“二鬼子”,伪军则称作“鬼变子”,以表示人民对他们的愤恨和蔑视。绰号有俗有雅。如麻脸,俗者叫他“窝窝”而雅者称其“广林”;对歪脖子,俗者喊人“歪把子”雅者呼为“六点零五分”。小时读过的小说,除《水浒传》里人物的绰号形象生动让人经久不忘外,《三里湾》里的“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也让人记忆深刻。主人公的姓名早已忘却,但他们的绰号至今仍记忆犹新。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过绰号。你的绰号叫什么?嘻嘻,不好说吧?

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号吗(笔记笑谈绰号)(5)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