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1)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2019年7月7日

农历六月初五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小暑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2)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

此时虽然能感觉到热,但还不是最热

所以称为“小暑”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

盛夏开始

民谚常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期间即将进入三伏天

高温天气来了!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3)

古人把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到来后,

广袤的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

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4)

赵春亮 摄

二候蟋蟀居宇

又五日后,由于天气炎热

蟋蟀离开了田野

跑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气

三候鹰始鸷

再过五日

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

更多地选择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5)

李靖海 摄

小暑之时

清凉与美食不可辜负

这时正是芒果的成熟生产期

人们往往喜欢吃一些甘甜的芒果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藕具有清热、养血等效果

适合夏天食用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6)

李晓春 摄

也是在小暑期间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了

俗话说,热在三伏

“伏”有伏藏的意思,应少外出以避暑气

民间也有度过伏天的办法

那就是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

刘玉桃 摄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这种吃法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

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据说徐州人入伏吃羊肉

称为“吃伏羊”

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8)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闷热的季节到了

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

调节情绪,少吃生冷食物

此外,也不妨读几首夏日小诗

来消消暑吧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9)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10)

鲍赣生 摄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11)

王苗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夏日》

清·乔远炳

熏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12)

韩苏原 摄

小暑节气,虽然天气炎热

但柳叶轻拂,满池荷花飘香

也自是一幅夏日小景

盛夏时节,万物生长

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云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13)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