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学习 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0年6月16日,小学数学组再次进入“千课万人 公益直播”平台,聆听了特级教师贲友林的“鸡兔同笼”一课,老师们对“学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有了深入认识,同时对“鸡兔同笼”的课堂实践引发了再次思考。

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1)

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2)

教学逻辑的再思考:学为中心

特级老师贲友林的著作《寻变――贲友林“学为中心”数学课》序一部分,“友林的哲学思考又演绎为他的教学改革行动。这就形成了寻变的结构:教改行动应有哲学思考而更有理性,更自觉。哲学思考应有教改行动而更丰富、更有切实的引领。这样,寻变的结构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形成了一种逻辑。因而有了充分的张力,寻变的过程也因此更加美丽,即充满了审美意义”

《鸡兔同笼》一课,贲老师一如既往地思考“学为中心”。云端分享时,他提到了,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必须直接面对现实。学生现在在哪里?学生将走向哪里?学生如何走向那里?

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3)

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4)

贲老师总结:“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是统一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例题学习过程中,问题是策略学习的载体;在应用练习中,策略是解决觉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有准备地学;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让学生在'研究性练习'中学;让学生在自我调节中学。

“鸡兔同笼”再思考

贲老师的学习单完全能够把学生思考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同时也着重地让学生分析和解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学习单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画图、假设、列举等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沟通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学生的分析解答和尝试以及解决问题的体会和疑问中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不让学生的汇报半途而废,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5)

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6)

数学一对一教学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7)

我们都知道,要想学游泳,必须先下水。学生的学习如此,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将会继续借力名师,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坚持学习研讨,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回归“真实”。

我们应该学习贲老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精准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课堂上明确教学的重心所在,懂得合理取舍,从容应对生成。

我们应该学习贲老师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是形式上的夸赞,更重要的是对其好奇心、求知欲的呵护,对其创新行为的理解和宽容。我们应该学习贲老师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教学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源:厦门五中

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