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专项题(古诗五首练习)

古诗五首练习长歌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诗专项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专项题(古诗五首练习)

古诗专项题

古诗五首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朝露待日晞 晞:

(2)焜黄华叶衰 华:

2.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前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3. 这首诗中历来被用于劝勉青年 奋发向上的两句是

4. 诗句“常恐秋节至”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5. 阅读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请你写出来。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徙倚()驱犊()采薇()

2.解释加点的字

(1)东皋薄暮望薄暮:

(2)山山唯落晖落晖:

(3)徙倚欲何依徙倚:

(4)相顾无相识相顾:

3.诗歌中间四句写了薄暮的景色,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请具体说说都写了什么?

4. 赏析诗歌尾联。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这首诗在写作上又什么特色?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诗中写写季节气候特点的诗句是

抒写思乡之情诗句是

2.诗歌第三联可谓是情景交融,试分析该联写作上的妙处。

3.诗句“迷津欲有问”中的“迷津”隐喻着什么?

4.下列有关诗歌内容,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B.诗歌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

C.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

D.羡慕田园生活,又想求官做事,这二者在使人身上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5.下面有关诗歌的写作技巧,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兴开头,借鸿雁南飞,北国风寒,引起诗人客居思归之情。

B.诗歌第二联写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孤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

C.这首诗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D.诗歌最后两句以情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之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可诗人没有直说,而是通过诗句曲折地表达了出来。你认为哪些诗句表达出了这种心境?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涵虚混太清涵虚:

(2)端居耻圣明端居:

(3)徒有羡鱼情徒:

3. 下面诗句中加点的字,在用法上有何妙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一个“平”字,道出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B.诗歌第二联概括了洞庭湖的典型特色,“气蒸云梦”“波撼岳阳”形象地再现了八百里洞庭广阔雄伟的气势。

C.孟浩然是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他无心为官,羡慕隐居。因此本诗纯属写景,没有什么政治目的。

D.诗歌后四句是诗人内心的表白,他希望能够得到张九龄的援引,以此步入仕途。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黄鹤一去不复返去:

(2)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

(3)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

2. 这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诗中的“吊古”句是

“怀乡”句是

3.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崔颢《黄鹤楼》,大为折服。说:

4.诗歌以一“愁”字作结,有什么作用?

5.下面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既令读者知道了黄鹤楼的来历,也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B诗歌颈联由虚幻的传说转为眼前所见,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C诗歌尾联展现出诗人真正写作意图: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D诗歌前四句叙仙人乘鹤传说,是想象,是传说,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个人情怀。

参考答案:

长歌行

1.(1)晒干 (2)同“花”。

2.借物比人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 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5.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愧。

野 望

1. gāo yì dú wēi

2. (1)傍晚(2)落日(3)徘徊(4)看

3. 层层树林染上秋色,重重山岭披着落日余光。牧人驱赶牛群返回,猎人骑马带着猎物回家。

4.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5.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抒情──写景──抒情的反复,抒发了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

早寒江上有怀

1.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2.本联中“乡泪”是情,“孤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感情。

3.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

4. D 二者是矛盾的

5.D, 最后两句以景作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1)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2)安居。(3)白白的。

3. 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蒸” “撼”二字,使湖泊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事物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

4. C本诗不是纯写景,而是诗人岌岌干进的心里表白。

黄鹤楼

1.(1)离开(2)清楚可数。(3)指草木茂盛。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3.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4. 诗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5.D前四句是虚写,后四句是实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