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少年的成长历程(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

最近,票圈最让人瞩目恐怕就是《天才枪手》这部电影了。

当然,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主角们的思维套路: 这个世界如此不公,再是个天才也只能给富人打工。

这种思维套路像极了国内的"读书无用论": 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一个卖煎饼的赚的多。

事实上,受教育程度与成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平庸的人各有各的平庸,而成功却有相似的套路。

这也是《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要给大家上的一课。

这部电影的剧情非常简单,它以泰国海苔大王伊提帕·柯彭温奇为原型,讲述了一个辍学少年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成功者究竟有哪些秘密呢?

亿万少年的成长历程(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1)

02

当你选择了一条自己想要走的路时,身边总会充满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比如少年的父母和女朋友,他们总是希望少年回到校园好好读书,毕业后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这在他们看来是最稳妥的人生。

少年是不同意的。他心里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所以,考试中手机铃声响起,他稍作犹豫便离开了考场去打理自己的生意。

唯一支持他的是唐叔。唐叔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他做生意,后来全部砸进去了也没有离开他。

在海苔生意又一次遇到挫折时,塔沮丧的说,如果我们走失败了怎么办?

唐叔说,别想那么多,没人知道以后的事。

塔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想清楚。

唐叔却说,那是好事。如果你想太多,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是啊,如果人总想要一个两全之法,找到最稳妥的一条路,那么行动一定是受限的。

如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伊帕提所说,

“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心态。你必须相信自己办得到,并愿意为它挣扎。假如等钱都到位才创业,也许我根本不会再有如此大好的机会。”

成功秘密二: 成功者都是敢于冒险,善于主动出击,勇于尝试的行动派。

亿万少年的成长历程(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2)

03

《天才枪手》里的穷学生只看到社会不公平的一面,但如果放到更大的一个时空纬度,他们会看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平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在《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里,塔给所有抱怨社会不公的人上了一课。

塔虽然是一个富二代,但是他的创业过程却未用过父亲一分钱。他是白手起家,资金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

塔做生意也是一个人慢慢摸索,一次次被欺骗,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自己站起来。父亲破产,欠下巨额债务,父母跑路,只有一个年老的唐叔陪他留下。

碰过多少壁,吃过多少苦,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挣扎了多少个日夜,才等到拨云见日的这一天。

恐怕这是那些平凡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艰辛。

所有人都嫉妒别人成功,但是人家来时走的路换他走一遍却不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苦难和挫折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能够承受这些风险和压力的人,才配享受成功的富足与荣耀。

塔的创业史十分艰辛,遇到的每一次打击足以让普通人半路放弃。

但是塔没有被击倒,他以失败与挫折为汲养,并从中涅槃成长,迅速成长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人,26岁即问鼎泰国顶级富豪。

成功秘密三 : 足够坚韧,经得起挫折磨难,等得起成功莅临。

亿万少年的成长历程(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3)

04

当然,成功是很多偶然与必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电影中,我们也能找出更多线索。总归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然而,这部电影要传授的顶级秘密却不是以上三点,而是一种创业思维。

想要做一个顶级的成功者,一定要有创业思维,而不是打工思维。

塔之所以年少成功,在于他放弃了学业,一头心思专注创业做生意,因此才能发现商机,走上致富之路。

《天才枪手》里BANK走上歪路,企图将作弊做成一门生意,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业思维。不过这生意却是不正当的。

在《从0到1开启商业于未来的秘密》这本书里提到,想要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就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创新,从0到1,从无到有。本书的作者彼得蒂尔讲的其实也是一种创业思维。

这种思维如此重要,以至于让其他因素都变成了成功路上的陪跑。

细数世界上的顶级富豪,无一不是具有创业思维的成功人格。

所以,如果我们一定要从成功者身上学习什么,那一定是先转化思维。

当你有了创业的想法,才能自动转换思维模式,不是吗?

亿万少年的成长历程(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4)

05

最后再说下这个电影。

这部电影其实有些细节演绎的并不完美,甚至有点烂尾。

电影的故事是倒叙模式,从主角在银行借贷开始回忆自己的创业过程,是倒叙。直到接上了借贷时的时间段,故事差不多已近尾声。

这一点如果放在现实中,却有点不现实,很突兀。

再者,讲塔的创业史时,前面的每一步都有讲清楚。而到了让塔功成名就的海苔事业时,就明显加快了进程,在卫生安全环节直接跳到了成功的结局。如果不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简直让人以为是主角光环加身,剧情硬凹成这样。

细节处理的不够好,导致前重后轻,故事走向疲软,甚至高潮来临时,让人没有一点期待感。

也可能是创作团队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够励志了呢。

佛曰,不可说。

-END-

*此文是清非原创作品,喜欢请关注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