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鸦片战争的了解(关于鸦片战争的再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资料都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而历史价值的挖掘,在于如何读懂历史事件所体现出的真正内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于鸦片战争的了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于鸦片战争的了解(关于鸦片战争的再认识)

对于鸦片战争的了解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资料都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而历史价值的挖掘,在于如何读懂历史事件所体现出的真正内涵。

如今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比较权威的解释是这样的:中国大批的丝绸、瓷器、茶叶出口到了英国,而英国方面则没有中国所需要的商品进口,因此,常年的对华贸易逆差,才导致英国为了平衡贸易,被迫另辟蹊径,大量出口鸦片。而由于鸦片对中国国民健康上的巨大负面影响,中国被迫开展了虎门销烟的抵制鸦片的运动。最后,英国用炮舰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这样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解释,表面上好像行得通。但是,它带给我们一个巨大的错觉,那就是中英之间的贸易冲突,中国方面才是主动方,而英国方面则是比较被动的一方。

众所周知,那个年代,英国早已是日不落帝国,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其成熟的工业品、工业设备、各种武器,都是落后国家所急需的,不可替代的。因此,从实质上分析,中英贸易,英国处于对中国降维打击的绝对优势地位。

可是,历史事实却是中国根本就对英国先进的各种商品不感兴趣,压根没有打算进口。如果放在今天,技术先进的各种商品,都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紧俏商品。从这个角度加以深入分析,只能说当年的大清政府目光相当的短视,鼠目寸光。

有许多的历史实例,都能够说明当年大清政府的短视。李鸿章当时看到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射击表演,之后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话,射速太快,子弹浪费太大,便没有了下文。

而正是这款马克沁重机枪,在中国旅顺爆发的日俄战争里,给日军造成了上万人的巨大伤亡。如果不是后来日军利用重炮,才勉强攻陷了俄军阵地,那么,马克沁重机枪很可能成为日俄战争的胜负手。

中日甲午海战之前,由于中国从欧洲进口了当时最先进的战舰,所以,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压制着日本海军。当年中国舰队访问日本横滨港,由于双方矛盾,中国海军甚至都脱下炮衣,将军舰上的大炮纷纷对准了日本海军基地。面对着强大的中国海军,日本方面被迫服软。

正是那次事件之后,给日本很大刺激,所以,包括天皇在内的所有国民从伙食费里挤出军费,从欧洲购买了最先进的军舰。

相反,中国海军不思进取,不仅停止了后续先进军舰的持续购买,甚至还挪用巨额军费修建颐和园,醉生梦死。

短短几年时间,日本海军的新式军舰便在舰炮射速、弹药库存量等方面超过了已经开始落后的中国海军,并在甲午海战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决定性作用。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如果当年的大清政府,不惜花费大把的银子,从英国大量进口武器、军舰、工业设备。这样一来,不仅贸易上平衡了,而且,更不至于在后来的战争中接连输给英国和日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