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最有文化(人间仙境七星岩)

七星岩最有文化(人间仙境七星岩)(1)

“星湖是广东省最早开发的旅游景点,星湖景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的一处摩崖石刻至今已近1300年历史,在全国绝无仅有……”近日,我市知名导游谈雅伦跟记者回味星湖景区的历史时,如数家珍。

谈雅伦介绍,星湖景区中的七星岩属喀斯特地貌。“广西桂林的七星岩、贵州织金洞也属喀斯特地貌,也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但肇庆的七星岩与众不同,它由7座独立的山峰组成,排列形状就跟天上的北斗星一样,古时传说肇庆七星岩是天上的北斗星化石降落人间。”

古人将肇庆七星岩当成人间仙境有据可查。七星岩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为《端州石室记》,它位于石室岩,作者是李邕,刻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邕曾担任北海太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当年他因才高气直,由京官贬为岭南钦州遵化尉,途经端州时慕名游览了七星岩。那时他觉得自己到了人间仙境,震撼之余写下了这篇《端州石室记》。”

《端州石室记》大意是,那些求仙访道的人苦思冥想,寻觅神仙洞府,可是有谁能找到?古往今来,也只是说说而已。哪像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人间仙境,洞外是如画的真山真水,洞内的石头千姿百态,那瑰丽的景象、神秘的氛围令人感到时空不复存在,一切世俗的念头都消失了……

谈雅伦认为,李邕文名满天下,连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崇拜和颂扬李邕,“李邕在《端州石室记》中称七星岩为人间仙境。从此之后,朝廷重臣、名人墨客只要南下广东、广西等地,都要慕名游览肇庆七星岩,不少人还在七星岩留下了珍贵的摩崖石刻。”

谈雅伦介绍,除了李邕的《端州石室记》,摩崖石刻里还有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代户部员外郎李绅被贬任端州司马后游览七星岩的手迹。“李绅创作的唐诗《悯农》,曾收入中学语文教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千古吟诵的绝句。”

唐代至清代,李邕、包拯、郭祥正、周敦颐、俞大猷、屈大均等许多历史名人,曾在肇庆旅游、为官,他们在肇庆七星岩留下了摩崖石刻,其中包拯的摩崖石刻是包拯唯一存世的手迹。

谈雅伦告诉记者,据星湖文物管理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七星岩摩崖石刻共有500多处,其中唐代至清代的摩崖石刻多达338处。它们反映出我市历代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是研究当时历史、地理、书法艺术、石刻工艺的重要史料。

谈雅伦说:“中国旅游有句名言,‘不见古端州,枉来广东游’。游客们游览肇庆星湖,不仅可以欣赏如画的山水风景,还可以品味如七星岩灵魂一般的历代摩崖石刻,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转自西江日报)

记者 李文华

图片来源 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