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1)

中国出人才,人才出国中。浩瀚的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能工巧匠。就在去年仲秋,在陇东庆阳召开的一次电商会上,乡贤会的同仁们认识了一位姓张的师傅,他在卖木制品——一种精制的可以枕着睡觉的小矮凳。张师傅介绍:这是一种折叠的小凳,打开后可以坐,合起来可以当枕头,这是我们木工的祖师爷鲁班发明的,名字叫“鲁班枕”。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2)

张师傅给我们演示了一下,合起来以后,它有三层;打开后,确实像一个小板凳。这是一整块木头做成的,没有任何接缝,也没有钉子和胶水。张师傅描述:制作这种鲁班凳,最能考验木工的技艺,需要锯、刨、磨、钻、凿、抠、打蜡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不是一般木工都能做出来的。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3)

一起来参加电商会的庆城乡贤文化研究会张晋荣会长,花200元将这种既能坐又能枕的鲁班凳买了一个,作为收藏品带了回来。经过一番摆弄探讨研究后,大家普遍认为这种鲁班凳,看似简单的结构却大有玄机:打开一看,里面既没用一个隼,也没有用一个眼,更谈不上用钉子的事了,非常稀奇;既可以当小板凳用,睡觉时又可以当枕头枕,便于携带,一物多用、方便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图案内容寓意丰富,制作巧妙,是古代民间木匠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象征,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4)

为挖掘“鲁班凳”这种频临失传的民间工艺,2020年12月19日由庆城县乡贤文化研究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庆阳支委、民进庆城总支等单位组成的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一行15人,走进镇原县城关镇东关村庙沟自然村张绥师傅家进行调研考察采访。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5)

现年72岁的张绥师傅,与新中国同年岁,出生于1949年,木匠世家。爷爷张玉杰是镇原县城有名的木匠,传艺父亲张君机。张绥从小耳濡目染,当帮手做零活,从爷爷和父亲跟前学到和掌握了许多木工工具的使用及基础农具、家具的制作方法,属门内传承,功底扎实深厚,临摹悟性极高,工艺技巧等要求拿捏把握到位,做出的活也很抢手,方圆很有名气。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6)

高中毕业后,在省建公司拜师郭庚玉学艺六年后,看到什么用得上的工具,能购买的就购买,不能购买的就回家自己做,一点点积累,总算把木工这门手艺彻底学会。

回到当时的城关镇人民公社,从做农具、生活家具、用品干起。由于工作出色被聘请为乡镇企业干部,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他的许多先进事迹和工作业绩被当地报刊杂志、电台报道,受到甘肃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被评为“乡镇企业家”,还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大力表彰奖励,为推动镇原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7)

2012年光荣退休后,开始重操旧业,做起了这种已经很少见的老玩意——鲁班凳。鲁班凳,俗名:"瞎掰",传说是2600年前鲁班发明的。是用一块整木板做成的、结构复杂、可折叠的木制生活用品,同时上面雕刻有各种图案与文字,可供欣赏。神奇之处:折起来时看上去只是个普通的木板,打开后却能当板凳使用,更绝的是它还能当睡觉的枕头。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8)

制造好的鲁班枕从侧面看是彼此相连的三部分,其实它由一整块木头经过反复的锯、刨、磨、钻等工序制作而成。制作原理基本上是靠"以缺补缺"的方法,一锯下去,两个面应相互蕴合,天衣无缝,或是一凿下去,一举两得。既是卯又是榫,看似其一,关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关连。张绥师傅说,小时候总听生产队的木匠们说,考验一个木匠的手法好不好,就可以让他做个鲁班枕来验证一下。

相传,鲁班年轻时技艺超群,玉皇大帝派特使考验鲁班:“如果你在三天内将我比划的动作制成一个东西,我就封你为木匠的祖师爷。”说着,他两手手指交叉,左右来回抽动了几下。鲁班左思右想,三天内还真琢磨出了一个物件,如约交付,特使十分佩服鲁班,给这个物件取名“鲁班枕”。因为这个东西要掰来掰去,所以民间就叫它“瞎掰”。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9)

鲁班枕制作工艺的基本特征:一是抽象与具象结合,与诸多具象的传统木制手工艺品不同,鲁班凳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细细品味仍可感到它的形象化特征;二是阴阳、动静互补。鲁班凳如同世间自然万物一样,是一个阴阳共存的统一体,静、动结合,静为阴,动为阳;卯为阴,榫为阳;张为阴,合为阳;折叠起来,又恰似阴阳合壁,继而循环往复,如日月交叠,寒暑变更。

鲁班凳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锯、刨光、磨、钻、凿、抠、上漆、打蜡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张绥师傅在他家的作坊现场,选料、画线、抠制……凭着对鲁班枕的记忆,开始动手制作起来。一凿一锯,一削一磨,精雕细琢……张绥师傅很想把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10)

传统手工艺需要有思想、有灵魂蕴涵在其中,作为匠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才能出精品,张绥师傅说“这凝聚了人类智慧和精华的手艺,说什么也不能丢在我辈的手中!”在张绥师傅家中的手工作坊,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张绥师傅心血和汗水的“瞎掰”终于亲手做出来了。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也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我们看到张绥师傅做的这个鲁班枕不用钉,不用胶,不用角铁,全靠一门中国自古就有的榫卯结构技术拼接而成。同行的考察调研采访团队对张绥师傅的手艺赞叹不已。

鲁班凳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文化遗产,它的开发利用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11)

最后我们参观了张绥师傅制作鲁班凳需要的几十种工具和柒代鲁班凳的三头鸟、四头鸟、五头鸟鲁班凳;几代、十几代各式各样的鲁班枕工艺品、作品。大家在惊叹手工艺绝伦的同时,也惊觉工匠的艰辛和劳作的不易,纷纷抢购了一些作品和工艺品作为收藏和留念。

考察结束回来,张绥师傅的话语犹在耳际:"人生在世,我们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变得更有意义。"

庆城县乡贤文化研究会供稿

文/何得鉎 周著铭

图/张晋荣 李 旭 林 海 张永万

校稿/陈万珍

编辑/张国宝

鲁班木工作品有哪些(鲁班瞎掰显陇原 )(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