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

最近几天,我国外交天团在与美国的对话中表现得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充分展现了大国风范。让全体中国人大呼过瘾,亢奋之余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1)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华夏历史五千年,英雄豪杰万万千。其中外交方面的人才更是让人敬佩,他们孤身深入外营。为了国家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以舌为剑,剑荡八荒!流传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今天,我要讲的是明朝的一位叫杨善的外交官,这哥们很传奇!

为什么要讲他呢?因为他的战绩实在太彪悍。到底彪悍到什么程度呢,且听我道来。

大明1399年,杨善考上了秀才,恰好这一年,发生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战”,朱棣起兵,当了皇帝。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2)

明成祖朱棣

因为守城有功,杨善被封了个从九品小官,在鸿胪寺任职。鸿胪寺大概相当于如今的外交部。在这个部门里,杨善为人圆滑,善于雄辩的才华得以充分施展。不过由于官职低微,他只能干些端盘子、送外卖的活,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他喜欢琢磨客人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外宾都对他印象深刻。领导也十分看好他。

但没办法,杨善的学历太低,秀才就辍学了。同事大多都是985名校本科毕业,他一个重点高中的优秀生能在皇城谋个差事已经很不错了,想升迁很难。

不过,历经三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千年的媳妇熬成了婆”,杨善总算从一名从九品小干事熬成了鸿胪寺大佬,也就是鸿胪寺卿,官居三品。这下,他的一身才华总算有了充分施展的舞台,在职业生涯中屡屡展现高光时刻,在谈判中施展“诡辩”绝技,数次为大明朝挽回了利益、荣誉和尊严。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3)

古代鸿胪寺礼宾壁画

大明1449年,杨善遭遇了职业生涯最大的一次危机!这一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打算灭了北方的瓦剌。

没想到这厮遇到了猪队友,就是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王振在大军开拔途中昏招频出,导致大军被围土木堡,死伤惨重,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虏了。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后,当时的大明王朝一团乱麻,王公大臣在那一场混战中也死了很多,已经六十几岁高龄的杨善当时也参战了,可他居然活着回来了。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4)

土木堡战役遗址,今河北境内

明英宗被俘虏后,大明朝立其弟郕王为皇帝,是为景泰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作为外交部一把手,杨善接到一个“死亡任务”,就是出差前往瓦剌。

去瓦剌干什么呢,自然是赔款、求和、接回太上皇这些任务了。

可是景泰帝作为新任皇帝,自然不希望太上皇回来找自己算账。可是不派人去,又显得自己太不仗义。所以就通知了一下杨善出差。

所以啊,杨善这次出差,没有经费,没有圣旨。就一封景帝写给瓦剌王的国书,然后意思性地给自己几个人,任务还一大堆!

要说这杨善也是个狠人,知道自己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果断变卖全部家产,自筹出差经费,然后前往瓦剌。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5)

当时的瓦剌大汗:也先

到了瓦剌的大帐中,瓦剌使者对杨善不屑一顾:这些年,大明的使者不知来了多少个,这个老头一看也是个渣渣,估计大汗不会让他活着回去。

吃饭间,瓦剌有个接待小弟在领导的示意下将宴席推进了瓦剌人喜闻乐见的羞辱环节,他傲慢说道:“土木之役,六师何怯也?”意思就是说:在土木堡的战役中,你们大明太弱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杨善正在啃鸡腿,闻言放下鸡腿,用袖子擦擦油嘴,假装懊恼说道:“当时我们主力部队都去南方了,再说了,当时王振那家伙带太上皇来北方玩的,没想到会有战争,防范不严。让你们得手了!”

见瓦剌人全体震惊,杨善再爆猛料:“现在,南征的二十万明朝大军已经回来了,又招了三十万新军,已经训练好了,而且全部标配火枪毒箭,还在附近地界下满了铁锥,实在是太可怕了。这简直是要赶尽杀绝了!”

要说这瓦剌使者毕竟见识短,竟信了杨善的鬼话连篇。冷汗当场就下来了,再加上暗中收了杨善的好处,当即就去向瓦剌太师,也就是大汗绰罗斯.也先去汇报了。

走向瓦剌太师大帐的路上,瓦剌使者心中暗想:“这大明憨货偷偷给我送礼,肯定是想让我在太师面前说些不利于他们的话,好让太师放松警惕去主动进攻他们,如果我真这么做了,就上他的当了,那我岂不是成了瓦剌的罪人?五十万明朝大军啊,还准备得那么充分,真是吓死宝宝了!不行,我得如实禀报!”

也先听了瓦剌使者的汇报也吓得不轻,连忙组织会见杨善。

路上,杨善的一个跟班神情激动,偷偷对杨善说:“大人,我们准备这么充分,还谈啥子,直接干他丫的。”

“傻啊你!”杨善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小声道:“方圆百里,就咱几个大明倒霉蛋!”

看人家这牛吹的,连自己人都信了。

见了瓦剌太师,杨善微微一笑,犹如老僧入定般坐了下来。

看着面前的杨善,瓦剌太师想到大明朝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不由得怒从心起,发出灵魂四连问:“何故削我马价?帛多剪裂?使人往多不归?减岁赐?”

意思就是说,你们大明朝为何降低我们马的价格?卖给我们的布匹都是次品?我们瓦剌人去大明的怎么大多没了音讯?而且大明给我们的赏赐为何每年都减少?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6)

谈判桌上,唇枪舌箭,力破苍穹

这种小问题,杨善眼珠一转就能有几百个答案,他一脸无奈说道:“哎,太师啊,实不相瞒,我们大明的马够多了,但是你们的马运来了,我们又不忍心不要,千里迢迢的也不容易,可是老百姓实在是没什么钱,只能降低马价了,因为马买回去还要喂养,不知道多少百姓已经为了养马倾家荡产了。可是,即使这么困难,我们依然对于你们运来的马照单全收,再苦,不能苦兄弟!”

“至于劣等布匹,已经严查了,确定是有人从中作梗,首犯已经被抓,一定严肃处理。而且大家将心比心。瓦剌卖给我们的马中也有病马次马,这肯定不是您的意思吧,同样,对劣等布匹这种事,我们之前也是不知情的。”

“瓦剌人失踪这件事,太师你是冤枉我们了,瓦剌在大明有三四千人,这些人中,难免会有人素质不高,违个法什么的。他们在大明违法,我们不好处理。只得在其脸上刻个字,让他们回来由你审判,可是素来听闻太师你秉公执法,这些人怕被定罪,估计都逃亡了!”

“至于减岁贡这件事,太师您仔细想想,实际上并没有减少。我们只是除去了其中虚报的人数以及核减了部分去世之人的份额。这两年战争多,损耗自然是有点大。”

就这样,杨善一通天花乱坠的胡侃,把瓦剌太师听得云里雾里。不过感觉他感觉杨善说得挺有道理,既说明了原因又给自己充分的面子。不由得连连点头,连说“善”!

见瓦剌太师进入状态,杨善乘胜追击:“太师,这次战争你也有损失,不如把太上皇让我带回去,我回去后跟大伙沟通下,提高咱们瓦剌的岁赐额度。这样皆大欢喜。”

瓦剌太师点点头,觉得有道理。杨善趁机拿出了景泰皇帝给的国书。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7)

国书不同于圣旨,类似于信件。交流谈判中常用

看完手中的国书,瓦剌太师眉头一皱:

“老头,你们大明皇帝的国书中也没提到要交还太上皇啊,你们没提,我为什么要交?”

杨善连忙说道:“太师啊,你想想,他要是在国书中提了,不就是命令你了吗?咱瓦剌这么厉害,为啥要奉命行事?咱是自己觉悟高,主动给的,这样恰好能显得咱瓦剌大度啊!”

瓦剌太师脸上的疑惑之色消失了,连连点头称是。对大明的好感一下子上来了。这大明,还挺为照顾自己的面子的。

这时,瓦剌太师提出了谈判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依你,但你得给钱!”

我把你们曾经的皇帝都还回去了,你大明怎么也得给个几马车金银财宝意思下吧。

杨善转过身,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不贪财物者,是男子汉,必当名垂青史,万世传颂!”

瓦剌太师听完这句话感觉振聋发聩!瞬间意识到自己的格局是如此之小!

大丈夫行走在天地之间,岂能在乎那些身外之物!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8)

大丈夫当坦荡世间,无欲无求!

钱不要了,人马上归还!

就这样,杨善成功超额完成了此次出差任务。带着明英宗回到大明!

后记:回大明后,朱祁镇被其弟景泰帝软禁七年,直到景泰八年,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再登皇位。改国号天顺,天顺八年正月十六,朱祁镇驾崩,留有遗诏,正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此举拯救冤魂无数,可当大功一件。

编者的话:俗话说,弱国无外交,杨善之所以能成功迎回明英宗,与他自己的巧言善辩自然离不开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那是他的祖国,他所热爱的山河。

明朝外交事例(皇帝被敌人掳走了)(9)

参考:《明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