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

在高温下或者剧烈运动后的出汗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调节方式,通过出汗的方式可以散热、可以散寒、也可以把身体里的湿气带出体外。但是,有些出汗却是不正常的,比如自汗、盗汗、多汗甚至无汗。

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1)

中医来讲,汗为五液之一,即“五脏化液,心为汗……”即汗为心之液,同时心主血,血汗同源,如果出汗异常,这可不是什么小事。那么对于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半夜醒来出一身汗,或者大夏天的再怎么剧烈运动都不太出汗的朋友们来说,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该用什么办法解决呢?今天就来说说这些出汗的事。

首先来看汗液是怎么形成的?《素问·阴阳别论》言:“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汗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正常的出汗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阳气昌盛,二是阴液充足。简单来说,阳气如火,阴气如水,火煮锅中之水,则水蒸腾为气,不出汗的时候毛孔也在散发水分只是肉眼看不到。但如果水液不足太少了(阴虚),火就特别容易把水蒸发成水蒸气,这就是阴虚火旺造成的盗汗。如果火力不足呢(阳虚),水液就不会被蒸发出来,就是阳虚导致的无汗。但如果是盖子没盖好,水蒸气都会跑出来,这就是气虚不固造成的汗多。

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2)

所以汗出异常缘于人体阴阳失衡,其表现一是不该出而出的多汗,二是该出而少出或不出的无汗、少汗。究其成因,这些都与邪气的性质与正气亏虚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根据上文所述,常年不出汗的原因有三种 。1、阳气不足2、津液亏虚3、经络不通

出汗的好处有很多前文也提到了,可以散热、散寒、去除湿气、疏通经络、排出毒素等等,常年不出汗的话就乎引起各种身体问题。

调理建议:无汗应养血,中医常会通过四物汤来补血养血,因为四物汤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对于无汗的人来说非常适合长期服用调养,其组成只有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味药,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量加减。

汗多,自汗多时是因为气虚不固,推荐两款中成药,生脉饮和玉屏风散。

玉屏风颗粒是益气、固表、止汗之经典方玉屏风散的新剂型,多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体虚易感风邪之人的治疗用药;生脉饮具有益气养阴、强心补肺之功。

盗汗是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中医认为引起盗汗主要原因是阴虚证,不同脏腑阴虚证均会引起盗汗,如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治疗主要以滋阴为主。

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3)

总之不管是自汗多汗还是盗汗,都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妙招,教大家怎么保留住津液:取中药玉珠和丹参,用水煮开15分钟后当茶饮用。

丹参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补益又不会堵,中医认为久病必淤久病必虚,不管是淤的还是虚的,丹参都能补虚化淤。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黄帝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脾胃是人体正气所在,脾强则正气强,则邪不可侵。

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4)

最后,通过按摩以下3个学位来调理汗症:阴郄穴、复溜穴、合谷穴。

1、复溜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复溜穴具有补肾益阴、温阳利水、发汗止汗的作用。

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5)

2、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表,外合皮毛,开腠理,复溜穴搭配合谷穴治疗汗症效果更好。

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6)

3、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主治心痛,惊悸,盗汗。具有清心滋阴、安神固表的作用。

自汗和盗汗都有的人怎么调理(经常盗汗多汗无汗)(7)

通过按摩这3个学位或者艾灸也行,艾灸的话每个穴位10-15分钟即可,5-7天为一周期。同时,晚上可以选择泡脚,并按摩三阴交、太溪、足底等穴位,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喜欢的话,就收藏了吧!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养小常识,养生小妙招,敬请关鲍大夫聊健康,定期为你们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