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最后的结局红楼梦(贾雨村红楼梦里最典型的)

自从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后,就成为风行全国的一个说辞。笔者理解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指那些有着高学历,有着体面而高大上的职业,掌握着某一行业权威或权力,谈吐不俗,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却缺乏社会公德,只要利我的事就去干,不关自己利益的事高高挂起的那类人。这类人假仁假义,危害甚于那些明着犯罪的人,因为他们在暗处行事,也够不上法律制裁的条条框框。让你耐若何?

如果对标笔者的理解,那么《红楼梦》中有个人物显然最符合这个标准,那就是贯穿整部书始终的贾雨村!贾雨村,一言以蔽之,可以用“本性贪婪,曲意迎逢,刻薄寡恩”十二个字概括他的一生。《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灵通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就写到此人,他比任何主要人物出场都早,可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精心设置。书中写贾雨村是湖州人氏,书香门第,读书做学问的底子很好,只因家道中落,穷困窘迫流落在葫芦庙卖文为生,平生抱负,心比天高想进京赶考,求取功名,无奈囊中羞涩始终不能成形,感叹中吟诵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最后的结局红楼梦(贾雨村红楼梦里最典型的)(1)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贾雨村剧照

要说贾雨村这人运气还是不错,遇到一生中的第一个大贵人——邻居乡宦甄士隐。一番接触,甄士隐很是欣赏贾雨村,于是主动资助他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让他进京求取功名,贾雨村什么反应呢?书中写“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可见此人的没心没肺,甚至认为是心安理得。

第二回接着写贾雨村的“事迹”。老贾得了甄士隐的银子和衣服,到帝都赶考中了进士,外放做了知府,哪知他本性显露,在任上大肆敛财却又瞧不上上司,恃才狂傲,被人参一本,说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而贾雨村心中虽十分残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嬉笑自若。参劾的内容虽有夸大之嫌,但仍不难看出贾雨村的为官之道,“嬉笑自若”则是反映此人的官品和人品,反正钱财捞够了,百姓死活跟我鸟关系?这不正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表现吗?

贾雨村最后的结局红楼梦(贾雨村红楼梦里最典型的)(2)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甄士隐宴请贾雨村桥段

任职不到一年的贾雨村,由于没有后台老板罩着被人参下台,却碰到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林如海。老贾仕途失意,被巡盐御史林大人聘为家庭教师。贾雨村在当了林黛玉的几年家庭教师后,终于再一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林母贾敏病亡,林如海托贾雨村送林黛玉进京城外婆家贾府,为表谢意,写推荐信给二舅哥贾政,举荐贾雨村。在贾府的暗箱操作下,老贾轻松如愿重新当上官,出任陪都金陵应天府知府(南京市市长),从此攀上了荣国府这颗大树。

贾雨村最后的结局红楼梦(贾雨村红楼梦里最典型的)(3)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门子叙说“护官符”片段

重点的是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本回将贾雨村的“曲意迎逢,刻薄寡恩”刻画得淋漓尽致。应天府知府贾大人刚上任,就接到一桩人命官司,乃是薛家和冯家争买一婢,冯家公子冯渊被呆霸王薛蟠打死了。贾大人开始还假模假式地大吼叫人一面拿人,一面发海捕文书,却被一门子制止了。门子是贾大人在葫芦庙时的故人,拿出所谓护官符让他知晓金陵盘根错节的豪强的势力。老贾经过当初的官场失意后,懂得了抱大腿的重要意义了,游走官场趋利避害的本性显现了。

如果本着正确的为官之道,一定是将薛蟠捉拿归案,按“杀人者偿命”的基本法则治罪。但在门子的“点拨”下,且看贾大人是怎么处理案件的?在公堂上散布消息说主犯薛蟠突发疾病死了,让薛家和地方政府出具假证明,而只把拐子治罪并让薛家给冯家赔几个钱了事。这样一来,法律也找不出判案的漏洞,既保全了自己的乌纱帽,又对背后主子贾家有个交待。贾大人还急忙修书二封与贾政与王子腾两个实权人物,特别说明“外甥之事已完,不必过滤”。

贾雨村最后的结局红楼梦(贾雨村红楼梦里最典型的)(4)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贾雨村与门子密谈片段

如果说贾雨村胡乱判案只是说明他“曲意迎逢,巴结上司”的丑恶嘴脸,那么他对待英莲和门子的态度,则是典型的“刻薄寡恩”。他在判案的过程中从门子那里知道了英莲就是他的大恩人甄士隐的女儿后,仅仅只是罕然道:“原来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这说明贾雨村早就知道英莲丢了,在他有能力的时候并没有积极去帮助恩人找回女儿,就是现在知道了也毫无半点怜悯之心,足见这个人的自私自利到了何种程度。判完案后,书中也没写贾雨村对英莲的关怀,更谈不上出手搭救,任由薛家强买了去。不说甄士隐,就是读者看了都觉得很寒心。

葫芦庙小沙弥出馊主意,也是洞察了人世间的丑恶做出的自以为是的“正确判断”。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巴结上司奔个好前程,因为他看出了贾知府原来是他的故人!但贾大人没给他这个机会,寻了个不是把他打发走了。从门子这个角度看,那就是贾大人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念完经打和尚,用完抹布就扔,丝毫不讲情面。从贾雨村角度看,我落魄的过去他都知晓,对我不利,要抹去历史的记忆!

贾雨村最后的结局红楼梦(贾雨村红楼梦里最典型的)(5)

87版电视剧《贾雨村》拜会贾政

这件事后,书中再很少记叙贾雨村的“事迹”,但时不时还穿插在故事情节里。从林黛玉和贾宝玉对他的态度仍可窥一斑而知全豹。贾雨村曾做过林黛玉几年的启蒙老师,林黛玉的高才情肯定有贾老师的几分功劳的,但林黛玉在贾府几乎不存提起她的这个老师,可见他在林黛玉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咋样。贾雨村来访贾府,也没见林黛玉这个学生去给老师行礼。好在林黛玉并没有受到这个老师不好人品的影响,读者的万幸。

男主人公贾宝玉对这个同姓的官僚更没有好感。贾雨村本是读书人出身,也有一定的水平,但却钻营做官,为贾宝玉不喜。第三十二回写贾雨村造访贾府,贾政命贾宝玉来陪坐,书中写道“宝玉听了,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

第三十三回写贾政训斥贾宝玉:“.......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不是一路人,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男女主人公都不待见他,可见他的性格和人品。

贾雨村最后的结局红楼梦(贾雨村红楼梦里最典型的)(6)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贾雨村协助忠顺王查抄贾府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多见风使舵,虽不致损人但一定利己。但贾雨村是既损人又利己,在贾家大厦将倾的时候,贾雨村急忙找到新的靠山忠顺王府,再也顾不得是否同姓同宗。按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改编的内容来说,贾雨村随忠顺王查抄贾府,一点情面也不顾的。而高鹗续书第一百二十回写贾雨村犯了婪索的案件(老毛病),审明定罪,遇到大赦,褫籍为民。兜兜转转一圈,最终南柯一梦。

贾雨村的经历,给了现代人启迪,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当权会是什么下场,真如《好了歌》所唱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做了嫁衣裳。“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才是我辈立世的基本准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