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

女性撑起“半边天”。我们欣赏平凡女性的别样风采,也铭记那些杰出女性的非凡事迹。她们满怀对科学的信仰,创造出诸多卓越的科研成果。说起女性科学家,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居里夫人,其实,世界科技史上还有很多伟大的女科学家。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伟大的科研女神们,向她们致敬!

Women's Day

埃达·洛夫莱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1)

埃达·洛夫莱斯(英语:Ada Lovelace,又译阿达·奥古斯塔),原名奥古斯塔·埃达·拜伦(英语:Augusta Ada Byron),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数学爱好者,被后人公认为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

在1842年与1843年期间,埃达花了9个月的时间翻译意大利数学家路易吉·米那比亚讲述查尔斯·巴贝奇计算机分析机的论文。在译文后面,她增加了许多注记,详细说明用该机器计算伯努利数的方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因此,埃达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埃达的文章创造出许多巴贝奇也未曾提到的新构想,比如埃达曾经预言道:这个机器未来可以用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她死后一百年,于1953年,埃达之前对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重新公布,并被认为对现代计算机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海蒂·拉玛:是好莱坞女神,也是发明家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2)

海蒂·拉玛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好莱坞最负盛名的影星,有“好莱坞花瓶”之称。她1914年出生于维也纳,是奥地利犹太人。连《乱世佳人》中的费雯·丽也因长得像她而自豪,肯尼迪成为总统前,还曾约她出去。她除了是美艳动人的好莱坞女星,还有个特殊的身份——科学家。她发明了保密通信系统,是技术的专利持有者,为后世的CDMA、Wi-Fi、蓝牙等技术奠定了基础,因此被称为“WiFi之母”。

海蒂五岁时就对电子产品很感兴趣,会把音乐盒拆了重新组装。她说,发明对我来说很容易,我不需要刻意去想创造什么,想法自然而然就来了。结束一天的拍摄工作,她就回到家里做发明,这是她的爱好,家里摆有完整的发明工作台。

基于在第一任丈夫那里学到的无线通信技术,加上从自动钢琴中得到的灵感,1941年,她发明了“跳频技术”,并申请了保密通信系统的专利,这项技术能控制鱼雷的走向,精准地打击目标。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3)

1985年,海蒂71岁的时候,高通公司在“跳频”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CDMA无线数字通信系统。直到海蒂83岁高龄的时候,世界通讯协会才承认了她在计算机通信方面的贡献,称她是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并追认她为CDMA技术的鼻祖。

2000年1月19日,海蒂·拉玛离世,享年86岁。2014年,被选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吴健雄:中国的居里夫人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4)

有这样一位美女科学家,解决美国“曼哈顿计划”难题,帮助杨振宁和李政道验证宇称不守恒理论,因为没获得诺贝尔奖令世人遗憾。一个美丽温婉的江南女子,却参与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被称为原子弹之母、中国的居里夫人。

这位著名女科学家就是吴健雄。她在11岁时考入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听过胡适的演讲后,专门投到胡适门下,被胡适视为自己的最得意门生。在国立中央大学读大二时转入物理系,师从居里夫人的学生施士元,在1936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物理理学并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她在学习期间就在导师赛格瑞的指导下接触原子弹物理实验并在实验中取得了成果,当她把自己的发现以博士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刊物《物理理论》上后,引起物理界的轰动。

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争当世界霸主,推出“曼哈顿计划”研发原子弹。虽然吴健雄在原子弹方面很有研究,但由于并非美国国籍,所以没有进入“曼哈顿计划”。在原子弹的研发中,美国科学家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奥本海默想到了吴健雄,他知道吴健雄在原子弹方面很有建树,于是让人将吴健雄找来,破例让其加入该计划。果然很快吴健雄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子弹顺利爆发,这也为二战的结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5)

在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对“宇称守恒理论”提出质疑并且共同发表了“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相关论文,但是科学家们却认为这只是空壳理论,缺乏必要的实验数据。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杨振宁和李政道找了不少物理学家合作实验,但由于该实验难度很大,所以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这时候杨振宁和李政道找到了吴健雄,因为她不仅是相关方面的权威科学家,而且还与他们一样都是华人科学家。最后在吴健雄的帮助下,杨振宁和李政道终于验证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设想。

而杨振宁和李政道也在1957年的10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传出后许多人觉得除了这两位科学家外,吴健雄也当得起诺贝尔奖的荣誉。

多萝西·霍奇金:为世界现代化学开创结晶学时代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6)

霍奇金夫人原名多萝西·玛丽·克拉福特,1937年与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霍奇金结婚后,人们称她为霍奇金夫人。多萝西生于1910年5月12日,父亲是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母亲也是英国很有名气的植物学家。当时英国著名化学家约瑟夫是她父亲的好朋友,她经常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到他家玩。她喜欢看约瑟夫叔叔做实验,爱听他讲那些有趣的化学知识。约瑟夫也非常喜欢这个爱动脑筋的小姑娘,经常拿给她一些基础的化学书籍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萝西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她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化学、离不开那些瓶瓶罐罐了。1928年,十八岁的多萝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萨莫维尔学院,她毅然选择了化学系。

1949年,霍奇金夫人用X射线成功地测定了青霉素的结构,为青霉素药品的合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56年,又成功地测定出了维生素B12的结构,为合成维生素及其他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提供了理论基础。1964年,霍奇金夫人因在结晶学研究上的巨大贡献,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霍奇金夫人为世界现代化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成为继居里夫人和伊雷娜·约里奥·居里之后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三位女性,也是第二个独享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第一位是居里夫人。一年之后,她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的功绩勋章,成为继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勋章的英国女性。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遗传学的天才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7)

1902年,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1923年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植物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20~30年代,麦克林托克主要在康奈尔大学从事玉米遗传学的研究。

麦克林托克是玉米细胞遗传学发展的领导者。她研究的是染色体和染色体在玉米繁殖过程中的变化,并研发了将玉米染色体可视化的显微分析技术。她制作了第一张玉米遗传图谱,将染色体区域与物理特性对接。她还证明了端粒和着丝粒在遗传信息保存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公认为是该领域最优秀的科学家。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麦克林托克发现了遗传转化。还发展出了用来解释遗传信息从一代玉米植物到下一代的抑制和表达的理论,由于出现太多对她的研究和影响的怀疑论,从1953年起,她中止了对她数据的发表。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她的研究才得到充分的理解,其他科学家证实了她在20年前就已经在玉米研究中证明了的遗传改变和基因调控机制。因此,她因发现基因转化而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在遗传学研究领域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位独立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第一位是波兰著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第二位是英格兰的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凯瑟琳·约翰逊:送人类登上月球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8)

1918年,凯瑟琳·约翰逊出生在美国西弗尼吉亚州。她自小就展现出很高的数学天赋,10岁进入中学,又因成绩好而跳级,14岁就进入西弗吉尼亚州立学院学习数学。1937年,18岁的她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数学和法语学位。随后,她到一所黑人公立学校任教。1939年,她与第一任丈夫詹姆斯·戈布尔结婚,之后在西弗吉尼亚大学短暂参加过研究生课程。

1952年,凯瑟琳得知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兰利实验室的西区计算机部门有职位空缺,这是一个全部由黑人组成的部门。1953年夏天,凯瑟琳加入兰利实验室,成为了一名用计算尺和日志表来计算飞行动力学的人工计算组成员。

在NASA期间,凯瑟琳从事着为航天飞行任务做轨道分析的计算。1962年,当NASA为约翰·格伦的轨道任务进行准备时,格伦亲自要求凯瑟琳通过重新计算和重新检查已经编入计算机的飞行轨迹,以确保他的安全。格伦的飞行取得了成功,扭转了太空竞赛的浪潮。她的计算也是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的关键。电影《隐藏人物》讲述的就是在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的大环境下,凯瑟琳在NASA奋斗的故事。

屠呦呦: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9)

中国药物化学家屠呦呦发现了一种新的疟疾治疗方法,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中草药的屠呦呦发现,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记载使用青蒿治疗间歇性发烧——疟疾的一种症状。

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能够从艾草中提取出一种抑制疟疾的物质——青蒿素。她甚至自愿成为第一个测试这种物质的人类受试者。自从她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青蒿素以来,以这种物质为基础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现在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她的这一发现被美国拉斯克医学基金会认为是“近半个世纪最重要的药物干预”,并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陈薇:与病毒共舞的人民英雄

顶级科学家为什么没有女性(妇女节不只是居里夫人)(10)

陈薇,1966年2月26日出生于浙江兰溪,是中共党员,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专业技术5级,少将军衔。陈薇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研制出中国军队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陈薇预判自己正在攻关的ω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判断,她主动请缨,身着厚重防护服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那一次,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2014年初,埃博拉疫情爆发引起全球恐慌,中国派出多批医疗队前往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当年12月,陈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同时也是首个冻干剂型埃博拉疫苗。

2020年7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I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论文。研究指出,该疫苗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诱发免疫反应。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授予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这些非凡的女性用她们的智慧和毅力

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激励和照亮了世界,

也树立了追求梦想、成就自我、造福人类的榜样

今天是三八女神节

我们祝福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女神节日快乐!

祝愿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女性能倾听内心,

坚定信念,勇敢追梦,

同时也呼吁世界摒弃固有的成见和偏见,

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发挥才能的空间!

来源:中国科普网综合报道

作者:吴桐

编辑:吴桐

审核:王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ID:kepuin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