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学和北大清华哪个好一些(报北大还是清华)

优秀的顶尖学生,似乎总面临着选北大还是选清华的问题。

看招生简章听招生宣讲,听到的都是优点,看了哪个觉得哪个好。

问学长,母校情节导致你听到的也多是赞美。

看知乎,有“捧”也有“黑”。

这两所top2学校,除了专业设置的不同,到底还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我们收集了两位老师的访谈内容。看看他们眼里的北大与清华有什么区别。

一位清华老师,在北京大学学习工作了十一年,在清华工作了十六年,算是对两所高校都比较了解。

另一位是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他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在清华教过两年的课。

985大学和北大清华哪个好一些(报北大还是清华)(1)

报北大还是清华?两所Top2高校到底有什么不同?

01 赵晓力谈清华与北大的区别

赵晓力 |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993年-1999年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博士

1999年-200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师

2004年至今 清华大学法学院 教师

▼ 您觉得北大清华有什么差别吗?

赵:清华是一个工业社会,纪律社会,清华非常的理性化;北大是一个农业社会。做学生在北大最好,农业社会无组织无纪律,没人管你。

▼ 您在北大给过最低分8分,但在清华为什么没有这种情况呢,是清华的学生好,还是您的风格变了?

赵:不客气的说,是清华的学生比较平庸一些。清华最差的学生比北大最差的学生要好,但清华最好的学生比北大最好的学生要差。

▼ 那您觉得学生的不同是入大学以后的不同,还是在入学前就有的不同?

赵:我觉得大概跟学校有一些关系。

清华是一个工业社会,所以把每个人都当作螺丝钉去看待。清华毕业的学生比较乖巧,用人单位会比较喜欢。

如果以后这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全是北大的学生,政策执行者全是清华的学生,那也没有什么不好。

▼ 您觉得到了清华之后,您的教学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什么改变吗?

赵:从教书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任何老师都要因材施教,要顺着材料的纹路来做。

比如说,我在北大给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新生开课,一学期读五篇文本,《1984》、《审判》、《局外人》、《云》、《苏格拉底的申辩》,觉得莫名其妙的学生也不会乍翅,你爱听不听,这就是北大的开课自由、听课自由。

在清华大概不能这样,学生会告到系里去,说我好不容易考上了法学院,你给我开中文系的课干嘛。

▼请您谈谈对清北同学的希望。

赵:清华学生的做事能力很强,行胜于言。

我跟王晨光老师带着学生下去搞法律援助,哇,订票啦,联系啦,安排这个,安排那个,学生分工明确、井井有条,你扛着个脑袋跟着学生走就是了。在北大,我跟着苏力老师搞调研,管账啦报票啦都是我的事。

但一到讨论问题,清华学生明显比不上北大学生,首先知识面就很窄,除了课本上的东西,读的闲书太少了。

法学不像工科,工科是不怎么需要念书,他们做做题、做做实验就行了。

工科的主要原理1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你不需要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你只要把那个内燃机怎么尽最大的效率给它设计出来就行了。

但社会科学不一样,中国社会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没有什么万古不变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你。事实上中国社会的热力学定律还需要我们去发现。

但是我们清华现在的学生似乎就没有为思考而读书的习惯。

我侧面打听过,你们说的读书就是指读教材。大部分人对知识没有兴趣,只是对成绩有兴趣。当然北大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但北大一个班上,总有那么一两个是例外。

清华学生做事能力很强,如果再形成好学深思、明辨审问的风气,那就能成为中国最好的学生。

中国现在仍然处于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里,仍然需要清华、北大为民族的崛起培养未来各方面的领袖:文化、道德、科技、政治、经济等等。

中国知识分子自古都有以天下为己任、当仁不让与人的传统。我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这样的传统薪传火继下去。

985大学和北大清华哪个好一些(报北大还是清华)(2)

报北大还是清华?两所Top2高校到底有什么不同?

02 温儒敏谈北大与清华的区别

温儒敏|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

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曾在清华教过两年面向全校的选修课,导师都是清华的,也等于是“师出”清华。

我今天要讲“大学文化与大学传统”,是很大的题目,不妨大题小做,比较一下清华、北大和人大三个学校的不同校风。

北大清华一墙之隔,可是彼此“性格”明显差异。

我来妄加评论,也算是有些“条件”的,我和两所大学都有密切的关联。

从1978年到现在,我在北大先当研究生,然后留校当老师,迄今 33年,是很地道的“北大人”了。

清华中文系建立之前,我被清华校方聘去教过两年的课,是面向全校的选修课。我还在清华南边的蓝旗营住了十年,买菜散步都去清华。我的导师王瑶先生,和导师的导师朱自清先生,原来都是清华的,我也等于是“师出”清华。

▼关于清华

清华的校训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用现在的话说,是既符合规律,又有良好的内涵修养。

老清华是综合性大学,文、理、工科并重,文科的影响更大一些,和当时的北大不相上下。但是后来1952年院校调整后,这个传统断了。它的文科和部分理科都移到北大等校,清华没有文科,完全成了一个工科的学校了。

不过五六十年代清华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新的传统,那是在蒋南翔校长的领导下形成的。这个传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务实、纪律”。清华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培养“听话出活”的人才,所谓纪律也就是“听话”,懂规矩。

清华强调的是“行胜于言”,你们看校园里现在还是到处插有这句口号的标语。记得1981年中日女排比赛,中国队大胜,全民欢腾。

北大学生当晚点起扫帚当火把游行,喊出的口号是“振兴中华”;而清华学生的口号则是“从我做起”,也可见两校之不同。

院系调整以后,清华以工科为主,清华的“务实”主要是和工程建设有关的。

五六十年代,每年在新生入学时,清华校园里挂起来的标语就是“清华——工程师的摇篮”。清华的培养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工程建设人才。

清华的学生很苦,做实验,做工程,参与老师的项目,扎扎实实干,动手能力比较强。老师就是“领导”和“老板”,令行禁止,团队精神格外看重。

清华也看重素质培养,比如重视体育,但目的还是很明确: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清华的学生比较受社会用人单位喜好,跟他们比较务实,听招呼,是有关系的。

除了务实,清华也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学校,是一个很有章法、很讲效率、讲纪律的学校。

上面有什么动静,清华总是立马跟进,往往出经验,出典型。

清华的工会、党组织都是很强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在全国都有名。

清华不仅培养工程实业人才,搞汽车、搞水利、搞建筑,还很注重培养干部

清华果然也培养了很多干部,很多高层官员。省部级以上的大官,清华出身的占了相当大比例。

难怪有一句话说:“大清天下”。有些人否认从政的必要,但从国际上看,名校毕业生从政并不稀罕。这当然也是一种贡献。

清华有它的优势,它的校风是务实的,纪律的,是强势的,甚至有点傲气和霸气的,但对比一下老清华,会发现现今的清华缺少某种东西,那是一流大学必须的自由的空气和独立的精神。

清华的工科很强,但文科比较弱,这些年凭着清华这招牌,不愁罗致人才,包括许多文科的拔尖人才。

我认识的不少北大的著名学者,为清华的条件吸引,都奔向清华去了。

清华正在恢复完全的综合性大学。但转去清华的一些学者又都抱怨,说清华受拘谨的工科思维统治,很难伸展个性,如果要发展文科,恢复老清华那种气度,恐怕还得费相当大大功夫的。

985大学和北大清华哪个好一些(报北大还是清华)(3)

报北大还是清华?两所Top2高校到底有什么不同?

▼关于北大

北大很奇怪,它没有校训。

以前大饭厅(现在是大讲堂)东侧写着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一般人以为这就是北大校训,其实不是;有时学校开会打出大标语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也不是校训。倒是有一个大家都知道,却场面上又不被承认的说法,那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大这个学校的确是比较自由,对于各种思潮学派都很兼容。北大是个多故事的地方,所以它的传统相对比较深厚。校风传统就积淀下来,形成了一种力量。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就比较宽容,它尽可能地给老师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不要以为北大没有矛盾,北大矛盾多着呢,来自社会、来自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矛盾,也有很多外界的压力。

但是比较多的人还是一心问学,还有比较多的人容易给他人空间。缝隙比较多,一般不会把人逼到墙角。

就是说,化解压力的可能性比较大,使人们能够专注于学问,能够抵御很多物质的诱惑。

我觉得北大自由也有另一面,就是管理薄弱,甚至有些混乱。

清华很注重管理有序,弄出许多规矩,不惜牺牲自由。北大人不屑于当官,有的教授有意见拿校长是问,校长也无奈。加上北大比较国际化,中外各种学派名家乐意在北大亮相,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比较能激发创新。

北大的学生往往心气很高,张扬个性,乐于批判性思维,容易被看做不合群,不“听话”。北大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往往被另眼看待。

北大是个奇妙的地方,这里的学术空气适合天才的发展,因为提供了较多自由的空间。但是对于一般实用人才的培养就不见是很适合。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在北大就学不到什么东西。北大如鲁迅所说,是“常为新的”。

985大学和北大清华哪个好一些(报北大还是清华)(4)

报北大还是清华?两所Top2高校到底有什么不同?

清华与北大,北大与清华,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难分伯仲。

正如两位老师所说,北大的自由与清华的严谨务实,都培养出了太多太多的中华脊梁。

所以在了解两校的区别后,最主要的是如何把高校的资源与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结合起来,并利用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