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是从何时开始的(历史文化10民间常说)

“晨钟暮鼓”和“暮鼓晨钟”,究竟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认为是一样的,将其混为一谈,其实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古代,撞钟和击鼓都是报时用的。鼓楼击鼓是定更,钟楼撞钟是报时。钟楼和鼓楼,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两者遥相呼应,一般位于城市中轴。

古时候将黑夜分为五个更次,每个更次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清朝乾隆之前,击鼓撞钟报时的方法比较复杂,乾隆后将其简化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分别为定更和亮更。

晨钟暮鼓是从何时开始的(历史文化10民间常说)(1)

每天定更的时间是一更,为19点到21点,先击鼓后撞钟,所以叫“暮鼓晨钟”。

每天亮更的时间是五更,为3点到5点,先撞钟再击鼓,所以叫“晨钟暮鼓”。

无论是定更还是亮更,都需要击鼓和撞钟的,只是先后顺序不同。由此,就有了“暮鼓晨钟”和“晨钟暮鼓”的区别了。这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早上撞钟,晚上击鼓。

看来这两个成语的用法,主要看当时的环境。如果在傍晚,听到定更就是“暮鼓晨钟”,如果在早上听到亮更,那就是“晨钟暮鼓”了。

晨钟暮鼓是从何时开始的(历史文化10民间常说)(2)

在古代,定更时钟响起,守城的官兵就会关闭城门,阻断城里与城外的交通;亮更时钟响起,官兵们会打开城门通衢开市,如今想来,这种生活也是十分向往的。

另外,击鼓和撞钟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两遍,共108下。”

晨钟暮鼓是从何时开始的(历史文化10民间常说)(3)

古人用108声代表了一年。一年有12个月,分为24节气,和72侯,这些数字相加,整好为108。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点赞、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