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师的心碎故事,一位奶奶笔下的小孙女

文:李素萍

本文是一位奶奶的点点滴滴记录,是一位老人对孙女无微不至的爱,这份真挚让小编读后感动得要哭!什么叫“有一种亲叫隔代亲”?

一位大师的心碎故事,一位奶奶笔下的小孙女(1)

我的孙女乳名叫笑笑,2010年4月诞生在新乡市中心医院。

小宝宝出生两小时后由她姑姥亲自交到我的手上。看着胖乎乎的宝宝,我高兴极了,因她妈妈产后出血过多的问题,姑姥姥又去产房照看了。

我的宝宝体重8斤4两,女,算是个超重儿吧。看着她稚嫩的小脸,多么乖巧可爱,圆圆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我,小嘴一张一合想说点什么。

从她姑姥姥刚交给我,我就给她数数,我给她背古诗,我用英语给她数数,等会儿,你等等,她能听得懂吗?能,回答是肯定的,她听得特认真。

在那难熬的两小时里,她姥姥和小姨怕有什么事在照顾她妈妈!这时我和宝宝才有机会“闲聊”,我俩见面两个小时,我给宝宝说了两个小时。她小眼不眨很认真地在“听”!那时候她爷爷看天太晚了,催我快回去休息,那难舍难分的我真想当天抱宝宝回家。‍

大约三个月大时,因天气热,宝宝不想睡,我就抱着她下楼哄她,我一边轻晃一边有节奏地“ 噢,噢”,她却纠正我“哎、哎”。

什么?你会发这音!再听还是这音。

我惊奇,就按她的节律很配合地“哎哎”着,随着她的节拍,她一会儿就睡熟了。

其实,这不奇怪,因我在她三个月时我就给她念拼音,给三个月大的孩子读拼音?效果怎样?能听得懂?能,效果不错,她认真听,我仔细教。

每天我都给她讲,就这样循环反复,我的启蒙教育已初显成效:

刚会说话,词句就接着往外蹦;

一岁半时古诗能背10多首;

再大点,我又给她买来了绕口令书;

上动物园我给她讲动物的故事,讲动物的习性,讲禽与兽的划分,讲食草类动物与食肉类动物的秉性;

这些她全记在心里,有时她还滔滔不绝地讲给我听。

一位大师的心碎故事,一位奶奶笔下的小孙女(2)

四、五个月大时,她只搂着我一人亲。

她像狗皮膏药一样一直粘在我的身上,我们家其他成员谁也不找!

有她的“赏识”,虽累我也很高兴!

我也有意识地给她玩土,给她玩米,玩豆,玩水,总之,她玩得可开心了,兴奋至极点,也开发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力及脑力和体力的配合,我把这些统称为“过年”。

我的宝宝机灵睿智,只要跟我在一起,我们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能寻找很多的乐。

我说过:要让她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我们在快乐中寻找知识的另一面,她也给了我很大的企盼,有时我竟忘了自己的年龄有多大,跟着她在地上爬,在床上翻滚,在家藏猫猫。

其实,她也很精明,我给她说过危险的事她就不再重复做,每天都与我玩得哈哈大笑,以至于梦里还多次喊奶奶。‍

笑笑出生在春夏之交,为了增加她的亲水性,我们家买来了“游泳池”,每天都要在水里“畅游长江”,看着她在水里的动作,我们可乐了,我们每天的话题是她的一言一行,随手而来是一张张的留念照。‍

一位大师的心碎故事,一位奶奶笔下的小孙女(3)

平时, 为了不让她看电视,一到傍晚我就让她坐在枕头上与我“说话”,一边是我一字一顿的非常清晰的话语,一边是她迫切说话的而发出的“联合国语”。

我不能说听不懂,还要装作很诚恳的样子,听明白的神情,让我的宝宝在交流中满意。在语言的交流中获得知识。

一岁时,她语言的基本功能早已具备,背诗词张口就来,阿拉伯数字能数到十,字也能认识一百多个。我也特有成就感!

我是不是教得太多了?邻居也夸我的宝宝将来不得了。将来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好。

幼儿园每次活动就有笑笑参加,就这我已知足了!

为了能让她认识阿拉伯数字,我把扑克中的2一一I0挑出,然后我俩 “打扑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她对数字的熟悉度,她也乐意玩这种方式 。看着她每次“win”后开心的样子,心花怒放的当然是我 。

我再给大家讲讲我可爱的小天使吧,她的一些好玩的事情真是让我永远忘不了。

2011年11月的一天,我陪她在床上玩儿,她突然看到我们的全家福就挣脱我要看,我递给了她后,她一看没有她,就大声嚷嚷着问:“为什麽没有我?”

看着她怒目圆睁地质问,我好笑,那会儿有你?不光没你连妍妍妹妹也没有呀。谁知她一脚竟把相框上的玻璃踩得粉碎。

你干嘛呀,至于吗?

为此,我们一家五口迅速地补照了全家福。

一位大师的心碎故事,一位奶奶笔下的小孙女(4)

2012年的盛夏,天气闷热,宝宝感冒发烧了,医生开的药吃下去无济于事,我们决定打点滴。

闷热的气候实在难熬,再加上医院儿科臊气的味道让人窒息,孩子们的哭闹声揪得家长心慌,每一个患儿身后都有一串家长,医生 、护士想必在那种环境中也会烦躁。

医生、护士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忙碌着,室外很热,不,心急更热。患儿怕挨针的哭闹声一声高过一声,医生、护士再烦也不好发作。

前边孩子的手臂被扎上针后护士说:去走廊吧。走廊里挤满了患儿。

下一个轮到笑笑 “领赏”,护士把注了液体的针头向上扬了扬,推出少许液后就向笑笑娇嫩的小手扎去,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宝宝一边挣扎一边哭喊着说“救命呀,救 …”,医生 、护士扑哧都笑了。

窒息的空气变异了:护士指了一个角落的位置,让我们在有空调的房间和他们共享凉爽。接下来是她们笑评“救命”的话题 。

2012年12月25号是西方的圣诞节,那天的天气冷得很,三九天滴水成冰的日子里,在屋子里还感觉很冷,那屋外是什么样子呢?屋外更冷!

我和两岁半的笑笑在家里玩儿,她的笑声、我们奔跑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然后是悦耳的大笑,再下来是我故意做错的动作,接着是更大声的笑,笑得合不拢嘴直不起腰。

她说太有意思了,还要我重复地再做一次,再笑。

我想去阳台拿东西,就在我的两腿交替着转换重心时,她突然用力把我关在了门外,唱“小兔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她把阳台的两扇门给关上了,而且上了保险。

门外的我着急万分,听着清脆的上保险的声,我急得跺脚也没用,这可怎么办?

手机没拿,无法与其它人联系,棉衣没穿,很冷,还穿着个棉拖鞋,又不方便,她在屋里笑我动作慢,我在屋外转圈。

怎么办?我怕时间一久她会哭,看看墙外,我迅速翻墙到一楼墙上,然后纵身一跳,跳下后又墩一下屁股,看着拖鞋一只还在脚上,没关系快穿上那一只,穿起就跑到大路上。

腿疼吗?屁股疼吗?什么感觉也没有,感觉和年青时差不多,这大冷天上哪?谁能帮我,都躲屋里暖和了。

我正忧郁时,看到有一女子在打电话,我把情况讲明,那人迅速把手机借给我打。

后来,我绕到前门启发她把门打开,门打开后,她带着哭腔说,你怎么在这,我在那门等你回来。

好险啊,我抱着她似三秋之隔。以后我再也不能这样了。

爷爷和妈妈回家后,我叙述了跳墙的经过,爷爷斥责我,你摔伤怎么办?妈妈讥讽我,以后让她哭会儿会怎样?别太宠她了!庆幸的是,我的腿没事,宠爱还在继续进行!

一位大师的心碎故事,一位奶奶笔下的小孙女(5)

2012年国庆期间,我小妹一家三口返新探亲,我们一大家子上公园游览。

全家人在公园浏览了一圈后,我们看到好多人围观一匹小矮马,我看矮小的小马很是温顺,感觉这世界真大无奇不有,外甥女骑过后笑笑也要坐。

刚一坐上她就马上伸出二个指头振臂高喊:我赢了!我马上赢!太有趣了。

她的妈妈立马抓拍了这惊人的瞬间。笑笑的照片在《新乡日报》2014年2月10日刊发,拿着报纸我高兴极了。

2013年国庆期间,我带着笑笑去公园玩,我们走到一鱼塘边看有小朋友在水里玩抓鱼的游戏,感觉很是有趣,我带着笑笑也下水抓鱼。

鱼群在宝宝们的胯下东躲西藏,孩子们在水里动作麻利欢快地捉鱼。这锻炼孩子们的机敏动作,也让突围的鱼跑得更快了。

有抓到鱼的亢奋,有逃掉鱼的呼喊,孩子们高兴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们抓了一桶鱼放掉再抓,抓了再放,循环往复玩了一上午。临近中午她还不想go home,这一天,我们是在欢乐中度过的。

2013年9月1日笑笑该上幼儿园了,我一半是高兴一半是害怕。

高兴什么呢?高兴我宝宝的人生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我们家的小舞台跨向社会的大舞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历练。

怕什么呢?怕她到幼儿园我们相离时那撕心裂肺的呼喊,怕她挣脱老师按捺不住的挣扎。

谁知那天笑笑特高兴,我的担心多余了,她一放学回家我就把她搂在怀里问长问短。

2014年3月2号,星期日,因笑笑上姥姥家了,我抽空去了我弟弟家,我们正聊得起劲,突然我的手机骤响。

“喂,您好,”笑笑电话那边大哭,泣不成声地说“奶奶,快来救我!”

我惊奇,我只教了她两遍电话号码她竟背会且用上了。

我想电话旁边一定有人,忙问:“怎么了?你不是在姥姥家吗?”

“她们没人跟我玩。”

“姥姥和小姨在吗?”电话那端说,“家没人,就我一人在家,没人跟我玩!您快来吧!”急促的声言中夹杂着愤怒。

“那我不认路啊。”

“你咋恁笨呀,不会看地图?” 小小年纪竟会想出这招。

可我该怎么办那,着急万分的我抓耳挠腮,坐卧不安,看表已是上午11点5分,电话那端她姥姥拿过电话解释说:刚下楼看到一邻居就闲聊两句,上楼就看到笑笑打电话。好尴尬。

我‍忙问:“我把她接走把?”

“别了,等下午和她妈一起走吧。中午就她和笑笑俩人。”

我由刚接笑笑电话时的漫不经心到听了电话后的非常揪心,在家都是我陪她玩,且不离我的视线。我不想让我的宝宝哭,也不想在那个时段上门抱走我的宝宝。我在忧郁中纠结着煎熬着。

弟弟弟妹看我无心再聊就催我回去。并赞美我的宝宝会打电话求助。我赶快离开弟弟家,奋力向家飞奔。

我惊喜笑笑有什么事就会给我打电话了,这让我放心了很多。这些全是每天潜移默化学习的结果!

一位大师的心碎故事,一位奶奶笔下的小孙女(6)

我也很是惊叹自己不如:

我第一次打电话是上初中,那会儿学校有一手摇电话,有一同学给家人打电话,三番五次怎么都打不通。

我拿过电话给我父亲一打就通,电话倒是通了,可毫无思想准备的我只是笑,父亲问我有事么?笑,还是笑。

最后把电话放下了,回家父亲问我为什么电话里总是笑,我把经过叙述一遍,父亲才知道原委。

上初中的我与4岁的宝宝年龄不相匹配,她竟知道让我按图索骥、竟知道求助于我,也佐证了现在人比老辈人聪明的说法。这让我惊喜、惊奇、惊叹!

笑笑以前的故事很多,我只摘取几个讲给您听,博您一笑。她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以后的故事可能很多很多 ……

让您见笑了,抱歉啊!

看完此文,有没有让您想起自己的奶奶?来留个言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