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晚年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百年前的北京之行)

“初秋的北京分外美丽。胡同里不像平日那样尘土飞扬。街上开张的店铺生动如画,来回兜售的小贩和乞丐的叫喊,听起来也很和谐。出殡队伍和迎亲队伍展示着其铺陈庞大的设计。透过明净的空气,远处的西山山色如黛,近处的景山则点缀着玲珑小亭。还有皇城那巨大的城门,金色屋顶的紫禁城。与这些相比毫不逊色的,是绿色琉璃屋顶的豫王府,那是我们的新医学院和医院。”

这段文字或出自1921年洛克菲勒医学会的年度报告,执笔者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董事会秘书。当年9月19日,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启用。至今,已是百年。

洛克菲勒晚年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百年前的北京之行)(1)

1921年协和医学院南门

乘游轮开启亚洲之行

尽管协和医学院的建筑早已于1919年落成,医学院本科与护校也已经开学,但开幕典礼至1921年9月才正式举办。

考虑到老洛克菲勒已经82岁高龄,远渡重洋对于老人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因此,出席这场盛大开幕活动的任务,便交给了独子小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Jr)。

小洛克菲勒时年47岁,已经成为洛克菲勒家族庞大商业帝国的掌舵者之一。对于东亚事务的开拓,以及中国、日本的艺术文化,小洛克菲勒有着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前往中国参加协和的开幕仪式,也让他有机会亲身感受大洋彼岸的世界。

洛克菲勒晚年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百年前的北京之行)(2)

洛克菲勒父子合影

8月16日,小洛克菲勒一行由温哥华启程,乘坐“亚洲皇后”号游轮前往中国。同行者除了小洛克菲勒的夫人及女儿外,还有George Edgar Vincent(1917年起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William Henry Welch(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院长),Théodore Tuffier(法国著名外科医生),R.T.Leiper(伦敦大学热带医学院蠕虫学教授),Sir William Smyly(著名妇科医生)等21人。

8月29日,小洛克菲勒一行抵达日本横滨,稍作停留后前往朝鲜。9月1日晚,代表团一行14人抵达汉城,并逗留三天。9月4日一早,小洛克菲勒一行启程前往沈阳。9月6日晚,小洛克菲勒一行到达北京。

最初小洛克菲勒一行本想由日本直至上海,再由津浦线北上,但最终选择由朝鲜至沈阳,再由京奉铁路进京。

在北京,小洛克菲勒的谦恭平易,给许多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到访协和医学院时,一位外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小洛克菲勒:

“他既没有穿漆皮鞋,也没有戴宽边的高呢帽,事实上,他穿着深灰色的西装,戴着柔软的草帽,看起来非常舒服。他身材矮小,瘦弱,头发是棕色的,但却很有光泽,看着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在精神上很松弛。”

洛克菲勒晚年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百年前的北京之行)(3)

1921年小洛克菲勒在协和医学院南门前

开幕前举办系列活动

9月15日,协和医学院开幕系列活动正式开始,直至22日结束,其间,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天在协和礼堂举办的学术演讲,以及在医院中的手术观摩活动,参加人数达280名。每场活动的主讲人,均为前来参加开幕典礼的著名医师、学者。整个系列活动,可以视作当时医学研究领域的高端论坛。

洛克菲勒晚年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百年前的北京之行)(4)

1921参加开幕典礼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成员及各国医学专家

专业的学术活动之外,协和医学院也打开大门向公众开放参观。仅15日当日,就有数千名北京市民和外籍人士来到协和,参观这座已经在北京开办数年的医学殿堂。宫殿般华丽壮美的建筑群,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都令参观者感到惊叹。参观活动从下午2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医院的病房、手术室、X光室、门诊部乃至厨房等都对外开放,小礼堂中还演奏了音乐,以招待来访嘉宾。

活动期间,风光游览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更何况协和医学院所在,是文化灿烂的故都北京。在1922年出版的纪念册中,人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为参会嘉宾提供的游览日程安排。游览地几乎囊括了北京城内外最负盛名的古迹名胜,由于大量的学术研讨需要进行,游览的时间多选在下午2时至5时之间。

游览活动中,有一项是徐世昌总统招待会。事实上,在9月15日,徐世昌便已经与此次活动产生联系。

9月15日晚,在总统府,来自上海市健康教育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向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放映了一些关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相关的影片,这或许是徐世昌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新鲜的呈现形式,其中一部名为“生命的起源”(How life begins)的影片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除此之外,还有如“征服中国的霍乱”,讲述了1920年在福州开展的抗击霍乱运动,以及关于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等影片。参加观影的除了徐世昌夫妇,总统府内的工作人员,还有许多被邀请来的小孩子。

9月17日下午,小洛克菲勒一行前往中南海,参加徐世昌为出席协和医学院开幕式的来宾举行的招待会。据当时媒体报道,此次招待会共邀请了490余人。宾客们从新华门进入中南海,后坐船至瀛台,欣赏这座曾经囚禁过光绪帝的孤岛。

洛克菲勒晚年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百年前的北京之行)(5)

1921年时任北洋政府大总统的徐世昌与小洛克菲勒

在其他宾客游览瀛台时,徐世昌会见了小洛克菲勒夫妇和女儿等人。小洛克菲勒向徐世昌转达了其父老洛克菲勒的致意,徐世昌也对洛克菲勒家族的慷慨奉献表示了感谢。

当日,徐世昌日记中有载:“……到延庆楼,美国资本家来华建设协和新医院,罗克斐勒第二偕其妻女诸人来谒,在福昌殿外照电影,到怀仁堂开茶会。中外男女医学家、慈善家数百人。”

协和礼堂举行开幕典礼

9月19日下午4点,正式的开幕仪式在协和礼堂举行。身着各式学院长袍的各国学者,在礼堂和校园间列队而行、鱼贯而出的场景,给参加典礼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洛克菲勒医学院的年度报告中,这样记述了当天的景象:

这个迷人的秋天,来自日本、英国、爪哇、朝鲜、菲律宾、加拿大、法国、美国和中国各重要省份的科学家和代表,一起来参观和庆祝协和医学院的诞生。9月19日,由这些著名来访者组成的学术阵容,更是引人注目。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家身穿西洋学院制服,列队前进。在绿色琉璃屋顶下,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上了年纪的大水车,有成队的西医医学生、街上晃悠的苦力小工、常常可见到的乞丐。街上手艺人的吆喝,混合着由新管风琴奏出的进行曲,它们送着队列缓缓进入美丽的协和礼堂。

礼堂中,先由司徒雷登(J.Leighton Stuart,D.D)进行祝祷,随后,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George E.Vincent,代表洛克菲勒基金会介绍医院和医学院的情况。时任协和医学院院长的胡恒德(Henry S.Houghton),代表协和医学院进行接收。

紧接着,颜惠庆(时任外交部总长)代表总统徐世昌致辞;齐耀珊(时任内务部总长)、陈祀邦(著名医师,时任内务部技正)代表内务部致辞;马邻翼(时任教育部次长,代理部务)代表教育部致辞;顾临(Roger S.Greene)和小洛克菲勒则分别代表中华医学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致辞。整个典礼简洁庄重,下午5时结束。

代表北京大学参加开幕仪式的胡适,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

三时,到协和医学校,代表北大,参与正式开幕典礼。是日典礼极严肃,颇似欧美大学行毕业式时。是日着学位制服参加列队者,约有一百余人,大多数皆博士服,欧洲各大学之博士服更浓丽壮观。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古代朝服上朝,不知视此如何?)

行礼时,颜惠庆代表徐世昌演说,尚一听;齐耀珊(内务)、马邻翼(教育)就不成 话 了 。 顾 临(R. S.Greene)代表罗克斐洛医社演说,最后罗克斐洛(Rockefeller,J.D.Jr)演说。罗氏演说甚好,演说词大概是此间有人代他做的。

此前,9月16日,小洛克菲勒曾拜会颜惠庆,在颜惠庆眼中,小洛克菲勒是位“举止文雅的人”。

洛克菲勒晚年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百年前的北京之行)(6)

1921年协和医学院全体成员在西门内合影

在开幕典礼的演讲中,颜惠庆感慨道:“在我们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有这样的仪式,将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各地的众多杰出的访问者、著名的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和著名的宗教领袖聚集在一起,聚集在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开幕仪式当天,在给胡适和颜惠庆留下深刻印象的演讲中,小洛克菲勒讲述了其父对于建立协和医学院倾注的心血、七年来的诸多工作,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在小洛克菲勒看来,只有中国人才能解决中国的医疗问题,作为西方人,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提供一条道路。他期待有朝一日,中国人可以完全掌握这所学校和医院,使“西方所能提供的最佳医学,永远扎根于中国的土壤”。

离开北京后,小洛克菲勒一行还游历了上海、马尼拉、香港和广州。在广州期间,小洛克菲勒还与孙中山会面。彼时孙中山正在筹备北伐,他要讨伐的对象,正是小洛克菲勒刚刚面见过的徐世昌等北洋势力。当时的孙中山或许无法预料,4年后(1925年),他会在协和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在小洛克菲勒夫人给儿子的信中,她记录下对北京的印象:“我们在这里如此地忙于招待和被招待,以至于一有时间我们便疲劳睡去……我发现北京是我去过的最有意思的城市之一。我热爱这里的人们……他们都那么友好、善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