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1)

作者:黎遇之,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今天是正月初二,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今天又称“迎婿日”,意为家中出嫁女儿携丈夫归宁。

这一习俗起源,据传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朱元璋次女安庆公主下嫁都尉欧阳伦后,因嫌弃丈夫家中不够豪奢,过年时便留在皇宫与父母共度新春。

安庆公主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马皇后对此多次劝诫公主回都尉府,马皇后认为女儿已经出嫁,就应该孝敬公婆、体贴丈夫。

第二天正月初一,安庆公主在未给公婆拜过年之前,便与丈夫一同给父亲朱元璋拜年,对此朱元璋大怒,于是下令安庆公主先给公婆拜年,次日再来给皇帝拜年。

自此,便有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2)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平日里为生活奔波,正月初二归宁,更多是许久不见的亲人们相聚的日子。

但是女子归宁这一习俗,并非只是从明朝开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便有女子归宁一说,归宁,意为已婚女子回家看望父母,心情往往是开心的。

诗经·葛覃

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国风·周南·葛覃》是《诗经》中的第二首,内容描写的是一位已婚女子准备回家看望父母,与《诗经》婚恋诗中部分幽怨,低落,郁闷等不同,这首诗虽是写婚后的女子,却无处不体现着女主人公的开心幸福。

女子在山间采葛制衣时,忽然看见黄雀聚鸣,这不禁让她想起了家中的父母,便萌生了想要回家探望亲人的念头。

于是女子便告知公婆和丈夫自己探亲的想法,得到应允之后便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回娘家探亲。

其实在古代,女子出嫁后想要回家探亲是不容易的,因为会有夫家苛待儿媳之嫌,加之当时社会对女子“勤、俭、敬、孝”等针对女子的品德要求,通常出嫁女无大事不会归宁。

在古时,人们把已婚的女儿视为特殊的外人,虽和普通意义上的外人相比,已婚女儿与本宗(即“娘家”)关系亲密,能彼此照应,但究其实质仍然是外人

站在娘家的角度,已婚女儿归宁叫作“来”——客人来家中做客;去夫家叫作“来归”“归”——回她自己家去。

上述古礼通俗一点说,就是:女儿,你在娘家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只是过客;今天你嫁给你的丈夫,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3)

虽然在今天也有无数人秉持这样的观点,但不论旧时习俗如何,现在人们怎么想,不可否认的是,归宁时,出嫁女的心情都如《诗经·葛覃》中一样,是充满期待,内心欢喜的。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漫步穿梭于山林间,寻找着可以制作葛衣的葛草,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葛草长满了山谷,它们有着茁壮的蔓藤,碧绿又繁盛的叶子,即使只是看着便心情极好。

呀!有一群黄鸟飞过来了,有几只还栖落在林间的灌木上,它们似在互相欢喜这阳光烂漫的季节,这交织错落的清脆啼鸣,就像一场曼妙的歌唱。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4)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这漫山遍野的葛草呀,繁郁地生长在山谷中,真想多收割一些回家,用热水煮一煮,将这些葛草做成葛丝,然后编织成葛布,做成葛衣,只是想一想就觉得开心极了。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好想快些回家告诉师姆,我想念家中的父母亲人了,哎呀,等我回家得到公婆和丈夫的应允之后,得赶紧先把衣服洗涤整理干净,然后再启程回家探亲,真期待见到家中的父母亲人呐~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5)

这首《诗经·葛覃》,虽是短短一首小诗,却蕴含了许多内容,写出了当时女子的勤、俭、敬、孝,含义可谓深长。

比如,收割葛草、制作葛丝,编织葛布,然后做成葛衣,指勤俭

做完手头日常的工作,即采葛制衣等,然后在征得夫家的应允后再回娘家,指敬

作为已经出嫁的女儿,时常惦记家中的父母亲人,并且对能够回家探亲十分开心,指孝;

总之,整首诗都体现着一种轻快、洋溢着幸福的感觉。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6)

每次读《诗经·葛覃》,都很容易想起另一句关于归宁的句子: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也会想起这句话背后那个同样洋溢着幸福的故事:

五代十国时候,吴越王钱镠(liú)的妻子庄穆夫人每年的寒食节都要回娘家一趟。

这对于庄穆夫人来说,自是开心的事情,但吴越王钱镠与妻子庄穆夫人感情甚笃,妻子又常常归宁之后住的太过高兴而忘记了回去。

于是吴越王钱镠便常常写信给庄穆夫人:或是想念,或是问候,总之就是期待妻子早日归家。

有一年庄穆夫人又回家探亲,吴越王在杭州理政,一日出门望见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而自家妻子还没有回来,心中十分想念,于是写下这封书信,虽是寥寥数语,却情真意切,信中便有这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7)

据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的时,听说了吴越王和庄穆夫人的故事后,颇有感触,还写下三首《陌上花》来表达自己的喜爱。

陌上花

苏轼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

若为留得堂堂在,且更从教缓缓归。

生前富贵 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8)

今天是2022农历虎年的正月初二,

也有称“迎婿日”,

习俗中是已婚女子回娘家的日子,

愿大家和诗中的人们一样,

在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

经典朗诵诗经葛覃(诗经葛覃两千多年前)(9)

【作者简介】黎遇之,愿在充满忙碌的生活里,寻一隅静处,清茶一盏,闲书一本,读一首诗给自己,聆听万物的声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