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

若论勇武,吕布当属三国第一人,可惜他只有猛将之资,却无统帅之能,像张辽之类的绝世名将在他麾下也只能黯然蒙尘,难有作为。尤其是他刚愎自用,不听忠言,也难怪他最终被亲信背叛,死在下邳。但即使如此,也有高顺这样的忠勇之士甘心追随于他,为他尽忠,连曹操也对高顺的才能颇为青睐,对他的死惋叹不已。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1)

吕布剧照

吕布出身并州,麾下众将也大多出身并州军营,骁勇善战,在这一干猛将中,高顺可谓是众将之首,深得吕布信任。高顺为人严于律己,不收贿,不徇私,众将士莫不威服于他,即使是后来的名将张辽,在这时也对高顺心服口服,言辞中颇为敬重。高顺手下的陷阵营更是吕布军中数一数二的精锐,陷阵之名更是名传中外,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军事历史中,也是有数的名军。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2)

陷阵营不过七百余人,却兵甲优良,精练整齐,再加上军事主官高顺以军纪严明著称,陷阵营战斗力强大,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次出战都能迅速击溃敌军,令人闻风丧胆。高顺并不以阵前斩将闻名于世,而是靠陷阵营的军团统帅之才立足,在他短短的几十年人生中,曾数次对上关羽、张飞、夏侯惇等当世猛将,然而凭借手中这七百余精锐,屡战屡胜,可见他练兵和统率的才能。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3)

高顺为人正直忠勇,这也让吕布深信不疑。建安元年,吕布的爱将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发动了叛乱。当时正值深夜,乱军冲击营寨,同僚的反叛让士卒们人心惶惶,不知谁是敌人。被惊醒的吕布也不知道是谁背叛了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却立刻前往了高顺所在的陷阵营,可见他对高顺忠诚的信任。高顺不但立刻率部护卫吕布,还迅速猜到了谋反的部将是谁,仅仅凭吕布听到的叛将口音,就能立马确定所有人中只有郝萌符合条件,有能力和理由谋反。于是当机立断,率陷阵营直接围住郝萌的部队,又动之以情理,劝降了郝萌的副将曹正,最后阵斩郝萌,仅仅用了半夜就轻松镇压了这场叛乱,将祸患消弭。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4)

然而高顺的忠义却没有得到回报。吕布常常反复无常,只有匹夫之勇,却无谋事之才,因此高顺多次忠义直言,向他进谏:“那些国破家亡的人,不是没有忠义贤能的臣子,而是他们不肯听取正确言论。将军您行事常常缺乏深思熟虑,不够慎重,总有各种差错发生,这种事怎么能一再发生呢?”吕布虽然明白高顺的忠义之心,却从不采纳这些逆耳之言,依然我行我素。多次被高顺进谏后,吕布心生不满,开始疏远高顺,但高顺忠心不改,哪怕被疏远,被夺走了兵权,也一如既往,忠心不负。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5)

吕布剧照

吕布宠幸自己的小舅子魏续,将高顺的陷阵营交由魏续统领,只有每到战时,才让高顺重新统率陷阵营出击,但高顺从无怨言,兢兢业业地为吕布浴血奋战。建安二年,臧霸劫掠了萧建的物资,而这批物资恰恰是萧建为吕布送上的礼品。吕布对臧霸的行为感到不满,撕破脸皮,亲自带领精锐想要攻打臧霸。这时高顺再次向吕布劝诫:“自从将军斩杀董贼以来,威名传扬四海,何人敢不服,有什么东西得不到,又何必为了这么点物资与臧霸相争,还亲自去抢夺。若是不能成功,岂不是更加丢脸。”但吕布再次拒绝了高顺的提议,继续进军。臧霸听闻吕布前来,想到吕布过去的强取豪夺之举,心中惧怕,立刻关闭城门,任凭吕布叫骂都坚守不出,吕布想尽办法都没能攻克,只好灰溜溜地无功而返。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6)

夏侯惇 截图

建安三年,吕布再次依附袁术,对刘备展开攻击,在此期间,高顺作为吕布手下大将,更是屡立功勋。刘备向曹操求援,曹操派出了麾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夏侯惇前往救援,却被高顺以陷阵营所阻,双方血战一场,却是夏侯惇败退在高顺手中,夏侯惇在交战中更是被流矢所伤,失去了一只眼睛。

高顺为吕布在前线英勇奋战,忠心耿耿却敌不过女人的一席话。曹操亲征吕布时,大军压境,吕布不得不困守下邳城中。这时,吕布的军师陈宫为他制定了一条御敌之计:由勇猛难挡的吕布率领并州狼骑在城外游击骚扰曹军,而陈宫则坐镇下邳城中,由高顺的陷阵营为主力,守卫城池,双方互为犄角,令曹军首尾难顾,下邳城可无忧。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7)

吕布与貂蝉剧照

吕布本已经听取了陈宫的计谋,但在临行前,吕布妻子的一番话让他犹豫不决:“将军您一人孤悬城外,此时若陈宫和高顺密谋不轨,那您就危险了。”结果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忠义之士还不如一个女人,吕布的犹豫不决错失战机,被曹操大军包围在下邳城中。十二月,吕布的亲信魏续,侯成,宋宪等人叛变,高顺和陈宫被擒,吕布兵败而降。

关羽杀吕布最后一战(七百精锐关羽也得暂避锋芒)(8)

曹操

面对高顺这样的忠勇之士,求贤若渴的曹操也对他青睐有加,多次诚心相邀,希望高顺能归顺于自己,与高顺同样被俘的其他将领大多归降与曹操,也同样向高顺劝慰,然而高顺面对曹操和往日同僚的劝降话语,自始至终都沉默不言,无动于衷。最终曹操不得不忍痛将高顺斩杀,而高顺始终刀斧加身也漠然不惧,视死如归,令无数人感叹。

高顺如流星般划过天空的短暂一生,便留下了陷阵营这样的军阵传说,只可惜被吕布这无谋莽夫所累,英年早逝。若他能如同张辽归降曹操,以他的才干,必能在这天下舞台上更进一步地展现自己的光芒,未必不能成就张辽那样的威名。不过,若是肯归降曹操,那就不是高顺了。他的忠义,他的正直,是比他的将帅之才更值得人们铭记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