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

《兰亭序》的精髓,就微观而言当然主要在用笔。虽然书圣挥写的《兰亭序》,是无意而就的神作,但是对《兰亭序》的笔法解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行书的用笔方法很多,以其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等特点著称。因此,想把行书写好,掌握行书的用笔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用笔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质量。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神龙本)

1、用毫得当

行书用笔,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锋的三分之一为度,最重的按笔也不宜超过二分之一。这样,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当然,这并不绝对,喜用短锋笔和长锋笔作书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锋、或用锋尖,只要掌握得当,做到梁《评书帖》中所要求的那样:“用笔宜着实,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捺在纸上。”若用小毫写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字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笔毫太过,则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

2、行笔迟速得宜

行书行笔速度,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或迟或速兼而有之,还须视通篇之需要,虽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风,又可迟同逆舟。因而,行书行笔之迟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论,更不可以加速急书为是,应静气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为佳。清人《书法秘诀》中提出:“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

3、笔笔送到

行书在用笔上必须作到“笔笔送到”,所谓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这是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楷书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2)

4、欲横先竖、欲竖先横

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竖画的落笔先要向右切入,再按转直入,以防过于尖刻之病。

5、牵丝不粗

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如果画与画、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

6.转锋如筋

转锋是以腕转动运笔,使锋毫环转写出不带棱角的线条,即“转以成圆”。如写“也”、“为”、“得”、“而”等字的主笔或钩笔,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3)

7、纵笔展放

即要大胆濡墨落纸,尽情挥洒纵横,这样可收到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古代祝允明、徐渭、陈道复及王铎、傅山、张瑞图等人善用此法。

8、搭锋变化

搭锋即上一字的尾笔紧接下一字首笔的笔画,要注意出锋的变化,一篇之中,尽量不能类同出现。搭锋在一幅行书作品中,能起着变换姿态、产生节奏增加变化的作用。

9、接笔轻捷

在字的结体布白中,各种笔画之间有的左右相接,有的上下相接,有的交叉相接,均具一定的“接缝”位置和写法,因为相接处不宜施重墨,多采用轻捷尖笔相接,所以又称“尖接”,用笔需轻捷灵巧。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4)

10、围笔流畅

在书写某些字时,采用小盘绕和大回环的笔法,如“帝”、“带”写成大小回环,将“国”的外包围结构写成大回环形,都称作围笔或回笔。写此笔画均须掌握锋毫的顺行变换,以求收到线条劲健、畅达流便的效果,此法多用于行草书。

11、翻笔生动

就是运笔过程中,按照体形所需改变前进方向,采用翻转笔锋继续疾行的一种动作。多用于方笔的转的处,并与折笔相互配合应用,以翻笔画出棱角,避免出现僵滞的笔病。翻笔法较难掌握,应多加练习、体会。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5)

12、顺应自然

即用笔不能故作抖颤。书法的高妙在于人力使然中体现自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自然就是人尽自己的本质力量顺应自然条件之性,所以技法运用的意义与价值正在于书法创造中体现的自然。用笔老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一种标志,并非故意造作可为。

1、起笔

起笔者不下,于腹内举,勿使露笔,起止取势,令不失节。起笔是不同下走笔,从笔画中部同上推,不要露笔锋,起止要考意结构。如托字的两短横。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6)

2、藏锋

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大,有粗的意思:或说藏锋的动作大,从笔画中部入笔;

如年字的中坚: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7)

3、侧笔

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侧锋乏力,但用中锋也不能太细。侧锋用于起笔,中锋用于行笔:竖画横起,横画竖起:开始八笔都是删锋,转八行笔时必用中锋侧

4、带笔

带笔就是笔画的连带。如矣字一横与二横之目的连带。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入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之势,法有轻重也。尽为其著而复反笔抽之。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8)

5、翻笔

翻笔者先然,翻转笔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翻笔是用在前面,急而快,不能写成长腰短项。如林字的两竖的头部,用的就是翻笔。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9)

6、打笔

打笔者广度,打广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打笔是与行笔方向垂直方同快速落笔,然后行笔稍细,不能慢也不要修补。如少字的竖的头,畅字申旁的中竖的头。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0)

7、押笔

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牵,押,即合也。押笔是写下一笔之前的连带,从下一画的中部(大概)入笔,即押入:连带与下一笔的前半部重台:如无字二横与三横的连带,与三横的前部分重台;贤字又横的前押。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1)

8、结笔

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结,有收束的意思。撮是聚合。把展开的笔毫收拢回来,笔锋如展笔以前一样尖挺:如竹字,右边一横。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2)

9、憩笔

憩笔者侯失.憩笔之势,视其长短,侯失,右脚须欠也。

憩,有休电的意思。俟,有大的意巴。意为写字时右下角的笔画象有大的缺失。缺失多少视笔画长短而定。

关于憩笔,看一下憩流的解释:在海峡,水道,河口或狭窄的港湾内,当涨落潮流交替时,出现短时间近乎停止流动的状态,称为憩流。若用水流比作行笔,憩笔就是突然停止行笔的意思。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3)

10、息笔

息笔者逼逐,息止之势向上,久久而紧抽也。息有休息、停止的意巴:指笔画结束时先要顿笔,然后迅连向上提抽:如左与至的最后一横。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4)

11、蹙笔

蹙笔者将,蹙,即撩角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宜短也。蹙有短促的意思,将有保养的意思:指撩角要写的短促,不要尽力写尽,写捺角时要慢点。王羲之写人字头的捺几乎全部用的蹙笔。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5)

12.战笔

战笔者合,战,阵也,合,叶也,缓不宜长及短也。战笔意为颤动笔法,如长蛇阵,与其它笔画配合协调:下笔稍慢,不能过长或过短。如曲和巨字的左竖,所字右竖。

13、厥笔

厥笔者或机,促抽上匆使伤长。厥,谓其美者:视形势成机,是临事而成最妙处。厩笔有逆笔的意巴,快速向上反抽笔,不能太长:用厩笔是说这一画很美。使其成为这一画最关键的妙笔。如及字撇的末笔,仰字右坚的末笔。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6)

14、叠笔

叠笔者时劣,缓不宜长。笔画叠垒时不能写成强势,要写的势缓细弱,笔画不能太长。有积弱或强的意思。如长字的三个横,集字的四个横。

兰亭序精华笔法(兰亭序的精髓涨知识)(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