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许是一口香酥薄脆的周村烧饼

一块松软甜蜜的景德东糕点

又或是一块清梅居香酥牛肉干

……

那些光阴沉淀的美味

在舌尖上留存

对于家乡的缱绻思念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

周村烧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2)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成于晚清,因产于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俗称“山东瓜拉叶子烧饼”。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3)

1873年左右,桓台人郭云龙开办烧饼铺“聚合斋”。改进大酥烧饼,克服了大酥烧饼“心薄、边厚”的弱点,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模样。1961年,“大酥烧饼”正式定名为“周村烧饼”。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4)

一片正宗的周村烧饼拥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回味无穷。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5)

博山四四席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6)

四四席,是集美食、美器、美地于一身的文化大宴,以崇礼仪、重观瞻、尊宾朋、倡吉祥为主要文化内涵,讲究宴席格局与菜品体系完美统一,食材丰富多样,烹调技法至善至美。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7)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8)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9)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0)

博山四四席是可以吃的博物馆~从美食角度讲,是为顺应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交替更迭的自然属性,使宴席中的肴馔用料及烹制技法随着季节时令产生不同变换;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1)

从美器角度看,蕴含菜品的器皿和酒具的使用规范,追求佐餐格调和宴席风格的统一和完美;而四四席同时充满了对称平衡的宴席审美情趣,将古代的天圆地方、四面八方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融入了宴席之中。

博山景德东糕点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2)

景德东糕点制作技艺与博山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积淀着博山人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于1939年投产上市。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3)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4)

近百年来,景德东传统糕点始终坚持以优质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加工制成。酥松绵软,入口酥松适中,香味纯正,制作精细层多均匀,馅儿柔软起沙,果料香味纯厚,坚持手工制作,花式繁多形意,历史悠久。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5)

景德东糕点制作技艺已于2019年被列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知味斋肴鸡制作技艺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6)

知味斋肴鸡制作工艺:知味肴鸡制作工艺独特,据记载,知味肴鸡其工艺来源于淄博市博山区伊家扒鸡,光绪年间,颜神镇青年刘绪楷拜伊慧勤为师,到其店中学习制作肴鸡。出徒后,刘绪楷来周村谋生,于1915年在兴隆门里三义街北首路东营业,立号德盛斋,专门制作肴鸡,时称五香肴鸡。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7)

知味斋肴鸡现被评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制作技艺已经有百年历史,知味斋总经理杨军为知味斋肴鸡第五代传承人,秉承知味斋“以味为魂”的宗旨,潜心研发菜品。逐渐形成“皮脆肉嫩,汁鲜味香”的独特风味,受到广大食客的青睐。

淄川肉烧饼制作技艺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8)

淄川肉烧饼是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的一种汉族传统美食,做法简单,它的特点是饼皮香脆、馅味鲜美。淄川肉烧饼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用火烤,而是用热气炙,所以特别酥嫩,刚出炉的烧饼即有芝麻和面的香味,更有肉馅的鲜味。并且由于肉馅的原因,它是一边酥嫩,一边却软。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19)

王村醋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20)

王村醋是有名的地方特产,据《嘉靖淄川县志》记载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王村就有“春分酿酒拌醋”之说,王村的酿造业,兴起于明朝中叶,清末发展较快,颇具规模,从民间到官府,“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迄今已有400多年酿造生产历史。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21)

王村醋主要原料为小米、麦曲,同时又以黄酒曲为辅料,经加工过滤、高温发酵等工艺酿造而成。其外观呈褐色,酸度适宜、味美香甜、醉厚柔和,食之令人胃口大开。2013年,王村醋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梅居香酥牛肉干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22)

据史料记载,天津回民王万起出身于烹饪世家,祖上曾在清宫御膳房从厨多年,师承嫡传的西域(今宁夏一带)牛羊肉烹制技法,擅长清真大菜的制作。不久创立了以经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熟食店——“清梅居”。其制作的香酥牛肉干等熟食以其风味独特、制作精细、品质优良而享誉山东省内外。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23)

香酥牛肉干是“清梅居”的主导产品,原料精选鲁中黄牛肉,配以几十种名贵中药材浸渍,加佐料煮至七、八成熟,手工切片,经油炸、凉干、包装、灭菌等多道工序制成。突出薄、香、酥三大特点,片薄香酥,回味绵长,咸甜适口,老少皆宜,以风味别具一格而成为山城特色食品,享有“山东一绝”之美誉。2013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强恕堂白酒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24)

话说这强恕堂白酒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清光绪六年(1880年),山东省桓台县名士王开祯创办酿酒作坊,并将儒家文化“强已恕人、戒欺戒躁、仁义诚信”融入酒坊当中,通过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

强恕堂白酒采用纯粮固态发酵,技艺独特,工序多为手工操作,关键环节凭眼观、手摸、经验判断。其传统酿造技艺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桓台作为齐国腹地源远流长的酿造历史,作为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2013年,强恕堂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扳倒井白酒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味道才是最美的滋味(每当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25)

扳倒井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又称“井窖工艺”,其酿制的“扳倒井酒”是山东省传统名酒之一,创发于淄博市高青县,其工艺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井窖工艺酿造的扳倒井酒风味独特,别具一格,具有多香韵、多层次、多滋味的特点。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光阴书写淄博舌尖记忆

这一次,就让味蕾带我们

追寻时光里的味道

每当炊烟升起,香气弥漫,

熟悉的味道涌上舌尖,

“家乡”也就不再遥远了。

来源:文旅淄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